公开

真的有“ 不洋 ”的中国水仙吗?
将水仙开花等同于过年的人,应该不少。
水仙虽然有着极其中国范的名字
却实实在在是个外来物种
水仙何时来?
如果中国水仙是外来客
又是何时而来的呢?
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翻阅晚唐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时,发现了一种来自拂林国(东罗马帝国及西亚地中海沿岸)的花——“ 捺祗(nài zhī)”。
美国汉学者劳费尔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 祗”是波斯语Nargi(水仙)的音译。或许在唐代,地中海沿岸的水仙,曾以祗花的名义,“海淘”到中国。
水仙花的传入,应在晚唐五代时期。直到北宋以后,水仙花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北宋人钱易在《南部新书》中写道:“孙光宪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衰。”
孙光宪为唐末段公路的《北户录》做注时提到,因为能在水器中生长,水仙被孙光宪误以为是睡莲的一种。但其“如橘”的根部球茎,与睡莲截然不同。自孙光宪以后,水仙花频繁出现于宋人的诗集和绘画中。
南宋画家赵孟坚绘《水仙图》
#CFA注册蓝色东方短毛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