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记者李荣)上海市气象局3日发布最新研究结果称,由于绿化面积扩大及规划合理,上海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近年来已得到较大幅度的缓解,热中心范围已缩小。2003年以后上海城市“热岛”出现了负增长现象。
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高级工程师周红妹说,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由于大规模建设绿地,夏季高温范围和强度明显降低,其中绿地的温度比中心城区的热中心区域低2摄氏度以上、比周边高温区域低1至2摄氏度。
卫星监测分析表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上海城市的迅速发展,其热力分布范围也随着城市扩展而递增。但中心城区的热岛强度却在逐年下降和改善,尤其是2003年以后,上海整体热力分布范围也有所缩减,城市热岛出现了负增长现象。
据分析,这与上海近年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大规模建设绿地和多方面环境治理密切相关。仅在2004年,上海全年就新建绿地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内环线内,基本消除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初步做到“市民出家门500米就有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绿地”。这对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专家介绍,城市热岛的形成与城市下垫面介质关系密切。城市的高温区除了特有热源之外,主要由建筑、交通、工业区组成;低温区主要由农田、耕地等介质组成。绿化能起到生态环境改善作用。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绿化,这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起到良好效果。
专家特别提醒,上海中心城区周边的近郊地区目前发展较快,已成为上海新的热中心,极端温度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强度也在加强,应大力加强前瞻性的生态建设规划。目前从全市来看,崇明县的夏季气温始终处于全市相对较低的水平,其气温比上海中心城区低1.32至3.2摄氏度,表明崇明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相关知识
热岛效应
屋顶绿化可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城市热场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驱动力分析
关注三明热岛效应
【备考干货】什么是热岛效应?有哪些常见考点?附专题设计
热岛效应了解一下?
垂直绿化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创造宜人的微环境
热岛效应的意思
视频讲解|热岛效应
缓解热岛效应: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
网址: 上海城市“热岛”呈现负增长现象 绿化建设有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318.html
上一篇: 热岛效应的影响 |
下一篇: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热岛效应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