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的禾科植物
生活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秆” gǎn,形声字,‘稈’的简体字,从禾旱声,‘稈’字目前最早见于东汉《说文》小篆。禾,与禾科植物有关;干,丫字形树杈,此处引用‘没有水分’的引申义。 造字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的禾科植物,后泛指草类植物的茎。
古文释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旱切,音笴。同稈。
【左傳·昭二十七年】或取一秉秆焉。【註】秉,把也。秆,槀也。
【集韻】古旱切,音笴。與杆同。
【博雅】稻穰謂之稈。
【說文】禾莖也。引春秋傳:或投一秉稈。今左傳昭二十七年作或取一秉秆。
来源:汉字历史
相关知识
每日一字丨自然篇(榕)
每日一字丨自然篇(樱)
每日一字 | 花
花(099)|“每日一字”经典小楷硬笔练习,分享练习模板
【每周一字】 “华”字的演变
[每日一记]怎样制作昆虫标本每日一记篇二
花艺篇丨帝王花的森林诱惑
【每日一字】(8)教你巧学“花”字
【提醒】番茄茎秆生根,到底咋回事?
每日分享创意插花和DIY教程
网址: 每日一字丨生活篇(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5866.html
上一篇: 九江市科学技术局,我国科学家揭示 |
下一篇: 古重复、新基因与“雨后春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