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话题
6月18日,由《农资导报》主办的2023(第三届)果蔬小虫抗性治理暨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大会在海口成功召开,来自行业的抗性小虫权威实战专家、优势企业、农资平台,以及现场300多位参会代表共同相聚,就以蓟马、介壳虫、粉虱等为代表的抗性小虫防治难题进行了现场探讨和分析。
本次会议由石家庄农信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冠名,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禾天呈农业发展(武汉)有限公司、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日晟源作物营养有限公司协办,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邦农达(潍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山东锡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得福农业有限公司、海南棹耀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富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泓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会上,《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和石家庄农信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丽进行了会议致辞。
防治抗性小虫四点建议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
在农业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抗性问题的产生,始终是悬在农药产品头上的一把利剑。而在果蔬等经济作物上,农业小型害虫由于体型微小、活动隐蔽、繁殖速度快,导致抗性问题突出、危害性极大。抗性小虫防控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争相布局的蓝海。
走访中发现,在海南省,以蓟马、蚜虫、蚧壳虫、白粉虱等为代表的抗性小虫,已经成为生产上的老大难。尤其是豇豆蓟马,在倍硫磷等农药产品被禁用后,由于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几乎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不仅给果蔬安全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是近年来我国农药减施增效所必须攻克的痛点。
在抗性小虫的防治上,建议相关企业及经销商朋友,一是要关注纳米农药及微胶囊等缓释长效剂型的开发与应用,提升防效和控虫期;二是做好综合防治,提倡预防为主的防治方针,降低小虫田间基数,将害虫扼杀在萌芽阶段;三是关注桶混助剂的应用,在新型特效农药产品问世之前,具有特殊功能的桶混助剂,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四是做好农药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害虫的生活习性相结合起来。
农信集团:专注研发创新,破解种植难题
石家庄农信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 梁伟丽
近年来,蓟马、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小虫危害逐渐加重,为农业种植带来了较大困扰。农信集团在产品创新上,以“少打药,提质增产”为方向,每年持续投入6%销量占比,用于新产品的立项研发,持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和新化合物的创制。如针对抗性鳞翅目害虫,投入费用于新型消抗助剂、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双酰胺等长效杀虫剂方面;针对抗性小虫,加大资金投入于生物源农药、创制助剂等方面。在技术推广上,依托专业的团队资源,广泛宣传“聚焦作物、服务农户、深耕客户”理念的同时,扎实开展3327营销落地、技术服务落地,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不合理用量,从而推动农药减施,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农资导报》副总编辑蒋善军主持会议
果蔬农药登记主要品种及趋势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处 林荣华 处长
从蔬菜用药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底,我国在蔬菜上登记的农药产品数量有10125个,其中单剂7086个,混剂3039个,以杀虫剂和杀菌剂数量占绝对优势。在蔬菜上登记的农药品种有391个,其中杀虫剂128个,杀菌剂183个,除草剂34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8个。目前,蔬菜用农药低毒化程度越来越高,微毒/低毒农药占比近84%,中等毒农药占比约16%。从剂型来看,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逐年增加,环境友好型剂型占比约48%。蔬菜上杀虫剂以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菊酯类,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农药为主要品种。杀虫剂登记防治对象涵盖55种,防治对象前五的是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甜菜夜蛾、蓟马,占比约80%。
从果树用药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底,果树上登记的农药产品数量8244个,其中单剂数量5618个,混剂数量2626个。果树用农药登记作物范围目前已覆盖32种果蔬,主要集中在柑橘树(含柑橘园)、苹果树上,登记产品数量约占果树登记产品总数的79%。杀虫剂登记防治对象涵盖84种,防治对象前五的是红蜘蛛、蚜虫、桃小食心虫、介壳虫、潜叶蛾,占比约69%。从果树用药的趋势来看,微毒/低毒农药占比持续增加,剂型优化趋势明显,农药制剂技术朝着水基化、超微化、无粉尘和控制释放的方向发展。在果蔬上登记的生物农药新品种明显增加,近年蔬菜上的新农药品种有38种,微生物、植物源和生物化学农药20个,占蔬菜上新农药品种约53%。
我国果蔬小型害虫发生现状及主流防控措施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永平
从我国蔬菜小型害虫的发生情况来看,粉虱年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次,蚜虫年发生约6000万亩次,叶螨年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次,蓟马每年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次,潜叶蝇年发生约1500万亩次。
果树小型害虫方面,粉虱年发生约1000万亩次,蚜虫年发生面积约6000万亩次,叶螨年发生面积约1亿亩次,蓟马保守估计每年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以上,木虱年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次,介壳虫年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次;叶蝉年发生面积100万亩次以上。
要做好果树小型害虫的药剂防治,要 倡导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引诱剂(趋避剂)+助剂“四合一”的用药模式,其对于延缓抗药性上升,做好农药减量大有助益。
在生产中为提高防治效果避免产生抗药性,常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毒杀方式的农药混合使用。例如对于蚜虫、飞虱、叶蝉、蚧壳虫、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用药组合建议是内吸性农药+触杀性农药;对于蓟马类锉吸式口器害虫建议的用药组合是内吸性农药+触杀性农药;对于双翅目蝇类舐吸式口器害虫,其中成虫组合建议用药组合是胃毒性农药+触杀性农药,幼虫为蛆如斑潜蝇建议用内吸性农药。
海南省农药管理政策即将改变
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 陈剑山
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省有8家农药批发企业,1638家农药零售经营企业,298家限制农药经营企业。海南是农药使用的试验点,是农药管理的试验田。海南地理位置特殊,从质量安全角度出发要求从严管理农药,重点需要把好关口、抓住源头。
把好关口,即自2022年9月15日,海南对入岛农药实行“白名单制度”管理。获得海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才能自行或者委托运输企业将农药原药运入海南经济特区;只有通过海南省农药监督平台备案审核的农药产品才能进入海南经济特区销售、储存、使用。抓住源头,即从严管理农药,2010年修订了若干规定,提出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农药管理。
海南农药管理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经营层面参照烟草专营实行农药特许专营,分为批发和零售环节,批发为特许经营,零售为许可经营;二是实行农药总量控制,农药数量制定规划,进行合理布局;三是经营许可,省里进行农药批发经营许可审批,市县负责农药零售经营许可审批;四是对外公布生产、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名录会有所区别,对于限制使用农药进行禁用,如毒死蜱、三唑磷禁止销售和使用;五是海南实行农药备案制,所有进入海南的农药证件、标签、检测报告都要经过备案,备案制在海南也取得实质效果;六是现有体制下,所有零售企业只能从批发企业进货,农民购买农药只能到取得经营许可的零售店购买;七是海南农药经营,所有批发企业都有专营标识。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2003年出台,从质量安全角度出发要求从严管理农药。近期,《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海南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农药批发企业经营许可、县级审批部门负责农药零售经营的许可制度即将迎来改变。
《草案》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取消农药批发专营特许制度;二是优化农药出口贸易营商环境;三是下放使用高剧毒成份农药的审批权限;四是实行农药经营电子台账和销售实名制。根据公开消息,《草案》的起草历经成立起草小组、收集资料、深入调研、初稿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六个阶段,目前已经通过第八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随着新政的即将颁布,海南农药管理又将迈出实质一步。
农信领导者® :新一代长效杀卵剂!
石家庄农信集团市场总监唐彩乐
“蚧壳虫等小虫,往往造成大危害大减产。果蔬小虫防治难的原因,一是缺乏新的成分,90%防治药剂为常规成分;二是小虫隐蔽性强,大多药剂是触杀型,在打药上很难做到全覆盖,世代重叠严重,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三是农户大部分都是见虫打药,防虫意识差;四是小虫繁殖速度快,7天千头虫。”石家庄农信集团市场总监唐彩乐表示,农信集团一直尝试从长效杀卵的角度,来破解小虫防治难题。
农信领导者由农信集团董事长王杰亲自带队研发,成立项目组,历经5年潜心研发、配方筛选、增效助剂升级,荣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最终获得了成功,力争从三个维度来解决抗性小虫的危害:一是从杀卵的角度,来延缓抗性的产生;二是从虫卵双杀的角度,来提升药剂的持效期;三是从提质的角度,帮助种植户解决小虫带来的煤污果等的危害,提升表光和种植收益。
农信领导者产品特点主要包括:1、杀卵广谱:全面控杀大虫卵(如青虫、潜叶蛾等),小虫卵(如粉虱、木虱、蓟马、蚧壳虫等)。2、T3增效防虫技术:杀卵+绝育+诛幼,让普通杀虫剂变成特种杀虫剂。3、螯合传导技术:360度传导技术+螯合吸附搭载普通药剂,实现跨层穿透,耐雨水冲刷、持久保护新生组织长达30天以上。4、独创消抗技术:耐低温,是毒死蜱、螺虫乙酯等升级替代产品。5、黄钻悬浮、耐温度和PH值变化,引诱杀虫更彻底。6、修复受损叶片,抗病提质,果靓叶绿。
在生产上,农信领导者一是选用国内含量最高的顺式螺虫乙酯和S-吡丙醚,其药效分别是反式螺虫乙酯和R-吡丙醚的2倍和8.9倍;二是选用进口助剂,攻克了螺虫乙酯、吡丙醚高反差熔点难以复配的难题,质量更稳定、渗透性更强,螺虫乙酯进入作物体内后加速水解成酸,速效性大大提高;三是黄钻配方,特殊色素添加增加了药剂对小虫诱杀性能;四是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悬浮率高达98%,平均粒径2.8μm,,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耐雨水冲刷,更容易被作物吸收。
海南省小虫防控三策略
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高级农艺师 李涛
豇豆蓟马对海南省豇豆的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可减产20%-70%。要防治住豇豆蓟马,首先就要理清几个问题:一是蓟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二是蓟马的飞翔能力有多强?三是蓟马对常规药剂抗性如何?四是蓟马是不是一定要到土壤中才能完成世代?而具体防控策略,第一,要从单一的防治手段向多元防治手段转变,第二,从化学防治为主向物理防控转变,第三,更要关注未来生物防治是解决蓟马可持续主要措施。
为解决斑潜蝇和蓟马等虫害为害豇豆而推出的“防虫网+”绿色种植技术。“防虫网+”豇豆害虫防治技术就是在田间四周搭建高2米左右的防虫网,网外铺上防草布,整地起垄后,覆盖双色地膜,豇豆种植7天后,在田间悬挂黄色、蓝色诱虫板诱杀成虫。此前试验成果表明,采用“防虫网+”豇豆绿色种植技术,有效防控蓟马、斑潜蝇的发生危害,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和残留率、农药减施效果显著。同时,亩产比普通种植高600多公斤,每亩收益比普通种植多1万余元左右。
海南贯彻“绿色防控”思想,通过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相结合的用药组合,如防治蓟马,1000倍液绿僵菌加上5.7%的甲维盐2000倍液,除了杀虫再增加杀卵剂,成虫和卵同时控制,以此延长防控效果,节约施药频率,达到化学农药减量的目的。通过集成推广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植物诱导免疫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技术的综合防控方法,能够有效延长防控时效,减少施药频次,从而达到化学农药减量,提升作物质量的目的。
介壳虫的防控要点
华南农业大学岑伊静
介壳虫包含多种,从龟蜡蚧来看,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孵化盛期的温湿度,雨水多、湿度大则存活率高,其天敌为寄生蜂、瓢虫等,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盛孵期,主要在 6月中、下旬。 介壳虫的防治包括农艺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喷药防治。
农艺措施包括:增施生物有机肥增强树势;适当疏植,合理修剪,改善果树林木的通风透光条件(防治盾蚧);剪除受害严重的枝叶(如堆蜡粉蚧);在甘蔗粉蚧盛发期适时进行剥叶,或在严重发生的蔗田开展合理轮作;防治吹绵蚧—清除落叶、杂草、苔藓、地衣并集中烧毁;控制冬梢抽发防治堆蜡粉蚧。
物理防治包括: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雄虫盛发期,用四周涂胶的纱笼罩住雌虫,诱杀雄虫;用黄色黏胶板或黄盘诱杀成虫(如矢尖蚧);用爬虫诱捕器诱杀扩散期的盾蚧。
生物防治方式包括保护利用天敌,释放天敌,引进天敌,助迁天敌。在喷药防治方面,矿物油是防治介壳虫首选农药,还可以选择松脂合剂、石硫合剂,喹硫磷等有机磷类,噻虫嗪等烟碱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以及植物源农药。
具体来看介壳虫的防控策略首先要把冬季清园放在首位,可喷施高浓度矿物油( 1%,即 100倍液)、松脂合剂、石硫合剂、植物精油等。其次要在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施药。同时可以施化学农药应加入可渗透 “介壳 ”的助剂,例如化学杀虫剂 +矿物油( 300~ 400倍液)。
“及落”防治抗性粉虱成效显著
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广部经理王宏年(左)/瀚生集团开发中心制剂主任任西财(右)
近些年,随着用药的增加,白粉虱对药物的抗性越来越强,应对抗性粉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药液损失;二是使用抑制害虫解毒酶活性的化合物;三是换用无交互抗性的药剂;四是限制农药使用量,降低药剂对抗性产生的选择压;五是药剂合理混用,延缓抗性产生。
对于白粉虱的药剂有多种类型,每个类型的产品都各有优缺点,但配方可以弥补剂型的先天不足。滨海瀚生经过配方的筛选,选择了两种成分 ——呋虫胺和哒螨灵。通过两种产品的配方组合,滨海瀚生推出了产品 “及落 ”——35%呋虫 ·哒螨灵水分散粒剂。
滨海瀚生一方面通过外增效剂的添加来提高利用率。首先, 35%呋虫 ·哒螨灵具有较高的分散度,能够减少稀释环节损失;其次,通过特种助剂的添加,能够是使雾滴分布更均匀,减少喷雾环节损失;同时通过降张力、增黏附,减少界面损失以及通过促吸渗,减少吸收传导损失,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的药液进入叶片、小虫体内,提高杀虫效果。另一方面,从内增效剂 ——体内解毒酶活性抑制剂来增加药效的活动。
经过五年的探索,滨海瀚生摸索了一套白粉虱的综合防治方法:一是要根据优势虫态选择合适药剂;二是在作物苗期根部用药性价比最高;三是保护地蔬菜设置防虫网可以增加持效期;四是用药要用对时间,要在早晚,避免成虫逃逸,并需要细致施药;五是要连续用药,可间隔 3天进行用药;六是要轮换用药,减缓抗性。
槟榔主要害虫的药剂防控策略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芮凯 研究员
槟榔是海南省第一大特色经济作物,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233.7万亩,种植及初加工产值约287.3亿元,是海南省230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从2001的44.8万亩到2022年的233.7万亩,二十年之间,槟榔的种植面积翻了两翻。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虫害发生逐年严重,主要有椰心叶甲、红脉穗螟、红棕象甲、黑刺粉虱、双钩巢粉虱、椰圆蚧、粉蚧 、矢尖蚧、无花果蜡蚧等。双条拂粉蚧、柑橘棘粉蚧、甘蔗斑袖蜡蝉是黄化病的传播媒介。而槟榔作为小宗作物,农药登记上却没有合适防治品种。
红脉穗螟在幼虫盛发期,可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可以有效减低虫口密度。红棕象甲是一种外来高危性检疫害虫,喷药时操作难度大,灌药防治难度更大,很难渗透到虫茧并浸泡虫蛹,下一代又造成危害。通过病原微生物对槟榔重要害虫控制作用研究,昆虫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具有一定的致死效果,且线虫接种剂量的增加,红棕象甲的死亡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椰心叶甲虫害防治时,可采用喷灌防治法,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还可使用挂包防治法,防效高、防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小、操作方便。在生物防治方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引进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2种,并在海南椰子椰心叶甲防治上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黑刺粉虱药剂防控可选用52.25%农地乐乳油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治白盾蚧、椰圆蚧、黄绿绵蚧,可在若虫盛发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治。
允芯科技:制剂创新 制胜小虫
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高威
通过农药产品的微胶囊制剂创新,是解决小虫抗性治理的重要手段。明德立达微胶囊制剂品牌允芯系列产品的特性主要有:1、采用改性NCO多元亲核加聚技术生产工艺,缓慢释放;2、微囊包覆,绿色可降解,弥补化合物本身的缺陷;3、智能可控的囊材,释放速度可调控;4、有效成分包覆率高>99%以上,已申请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剂体系稳定;5、行业微胶囊标准制定者,10年全球累计应用作物20余种,服务面积超3亿亩,为种植者创收超150亿元。
允芯在杀虫剂领域的应用价值,就是 “让药等虫、杀虫更持久 ”。第一,零级释放保证一定浓度的有效成分游离,杀虫快速。第二,缓慢释放,害虫碰触时即发挥作用,持效期更长。通过德亮 5%阿维菌素 CS与 5%阿维菌素 EC在黄瓜叶片的消解动态试验中,在同等含量同等使用倍数的情况下,德亮 5%阿维菌素 CS的半衰期是乳油剂型的 4.4倍。第三,屏蔽外界 PH、紫外光、微生物等环境影响,利用率提高,减少用药次数及成本 4、大大降低药与施药者的接触面积与时间,对用户更安全。
新德立卡( 25%高氯氟 ·噻虫胺微囊悬浮 -悬浮剂)步入微囊新时代,全新 “少痒德立卡 ”具备三大升级:一是全新德立卡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采用纳米技术包裹,有效阻断对人体皮肤的刺激,且不影响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速效性和趋避性;二是采用全新囊材,以深海蓝藻为原料,囊球在完全释放后,极易被作物叶片或根系吸收,更加环保;三是采用进口芳香烃脂类溶剂,即便是高温密闭的环境下使用,当雾滴拂过时不会感觉刺激且大大优化施药环境。
花王助剂提升抗性小虫防治效率
中禾天呈农业发展(武汉)有限公司华南部部长 阮长福
中禾天呈致力于推动“药剂+器械+权润”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即通过选择有效的成分、合适的喷雾器械和“权润”喷雾助剂来提高防效。目前中禾天呈主要代理花王的四类产品,其中“权润”和“优若派”是通用型的桶混助剂,“初音”是小虫专用的助剂,“迈若安”是专用飞防的助剂。
全球的农药助剂市场容量达30亿美金,其中,中国的农药助剂市场有2亿美金,预计未来仍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在日本的农药助剂市场中,花王产品占比达20%,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处于第一位。由于花王在农业助剂中的表现效果突出,目前中禾天呈在国内的销量也屡攀新高。
花王助剂在着陆前主要表现为降硬度、强兼溶、促沉降,在着陆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强湿润、强渗透、强附着、耐冲刷、长持效。花王对农药的增效技术主要是提升农药的湿润性、附着性、渗透性和固着性。以上功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且可以随意组合,可实现农药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花王两大核心技术:一是油包水的高分子技术,这种特性,可以将溶液包裹成微小油珠,从而增效最大化;二是独有的气孔渗透功能,通过气孔渗透增加农药的利用效率是是更高效和安全的。
蓟马、叶螨、粉虱的发生为害与抗药性治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谢文研究员
蔬菜作物产值高,种植户对害虫为害的容忍度低,生产上用药频率也较高。蓟马、螨类、粉虱等小型害虫为害严重,又较难防治,应引起特别重视。一是常年发生为害普遍,防不胜防;二是部分种类区域性、年度性加重;三是害虫、害螨抗药性成为重大问题。
蓟马化学防控用药,成虫可选用噻虫嗪、溴虫腈、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等,卵和若虫可选用螺虫乙酯、溴氰虫酰胺等。粉虱防控,成虫可选择阿维菌素、噻虫嗪、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氟吡呋喃酮、啶虫脒等,卵和若虫可选用噻嗪酮、吡丙醚、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叶螨成螨可选用乙唑螨腈、丁氟螨酯、溴虫腈、联苯肼酯、腈吡螨酯、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卵可用乙螨唑、联苯肼酯、联肼⋅乙螨唑等。
而豇豆蓟马科学用药技术,开展统一防治,减少害虫迁移。苗期及爬蔓期(采收前)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唑虫酰胺、吡虫啉·虫螨腈、虫螨·噻虫嗪等药剂。开花结荚期(采收期)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苦参碱、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啶虫脒、茚虫威、多杀霉素、双丙环虫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氟啶等安全间隔期3天以内的药剂。此外,使用无人机、一体化施药器械等进行统一防治,可减少害虫迁移,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在设施栽培上,可采用防虫网、畦面覆膜、蓝板诱杀、苗期灌根、熏烟处理等多种综合防控技术。
橙让:食品级植物源农药,破解小虫抗性难题
海南泓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陆宗向
D-柠檬烯是以橙皮为原料,经过粉碎、减压、蒸馏等工艺萃取,通过独创手性配体、过渡金属催化剂、特制的溶剂体系等专利提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洗涤及农业领域的一种食品级超化学植物源提取物。青岛日晟源作物营养有限公司目前已通过生物源农药的生产定点审核,并成功取得植物源农药——d-柠檬烯的原药(93%含量)和制剂(橙让:18%可溶液剂)登记,成为国内唯一的且最高含量的d-柠檬烯原药和制剂登记企业。
D-柠檬烯农业应用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全生长季多次使用降低害虫种群基数;二是独特的物理作用机理可用于抗性管理;三是无残留,对天敌和蜜蜂安全;四是安全间隔期短,24小时便可再次进入用药区继续农事活动;五是无残留限量要求,可持续使用至收获;六是显著抑制卵的孵化和卵孵化后幼虫存活率。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表明,d-柠檬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接触昆虫体表,破坏几丁质,昆虫体液外流,气孔阻塞,导致昆虫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呈现快速击倒、窒息、明显失水的状态。与此同时,d-柠檬烯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进入昆虫体内,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阻断和干扰神经传导,引起害虫麻痹,从而快速击倒和杀死害虫。
精准防控,提升蓟马打药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宋坚利教授
豇豆农残超标问题严重,最重要的问题来源就是蓟马。研究发现,白板是蓟马最喜欢的颜色,反而不是黄板和蓝板。唯一能够寄托的就是化学农药和网棚。
一是豇豆苗期喷施化学农药与半围网、双色地膜覆盖等物理防控手段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防效;二是豇豆花期的有效防控时间为闭花前(10点),最佳防控时间6:30~9:00,最佳防控时长2~3小时;三是需要有效控制外源迁入蓟马,建议采用统防统治;四是靶向风送喷雾能够显著提高花瓣正反面沉积,从而显著提高防效;五是添加铺展性与渗透性助剂能够显著提高防效;食诱剂对豇豆蓟马防控基本无增效(仅限本次研究);六是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能够显著提高防效;七是植保无人机可以用于芒果蓟马防控;八是铺展性助剂和食诱剂能够提高芒果蓟马防控效果,食诱剂效果更显著。
筛选低残留施药方案可选用绿僵菌/白僵菌+化学农药,绿僵菌和白僵菌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能够增效33.3%,绿僵菌+半衰期短的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残留,绿僵菌持效期比白僵菌长。如白僵菌/绿僵菌+溴氰虫酰胺(有效成分含量10%)40毫升/亩+乙基多杀菌素(有效成分含量60克/升)60毫升/亩,绿僵菌+乙基多杀菌素(半衰期0.75天)+苦参碱(植物源农药)+助剂。此外,还有研究结果表明,食诱剂对芒果蓟马防治的增效作用更为显著,能够提高药效25%左右。
对
话
同时,会议就“掘金海南,抗性小虫防控蛋糕如何切?”为主题组织了座谈对话。来自海南省农资集团技术部长卿春华、海南得福农业总经理林道福、海南富绿海农业总经理陈琼园、 海南泓羽农业总经理陆宗向,共同就海南省农药市场概括、蓟马防治解决方案、当下重点区域和作物、农药减肥增效趋势等话题进行了对话分享。
............................................................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本期编辑:刘琴
本期审核:翟怡婷
本期监制:蒋善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家里的花又招小飞虫,一招教你,不用药,杀死小虫很管用
小虫难防问题突出,11种小虫防治用药登记现状与趋势
花长白色的小虫怎么办
花有小虫快速消灭的方法
养花“生小虫”?3个笨方法,消灭小飞虫,养花一级棒
养花虫子多?5个“笨方法”,室内不喷药,小虫消灭光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小虫大用”推动生物防治蚜虫破局发展
花盆里的白色线形小虫,是蚯蚓吗?(有图)?
不打农药也能防虫?以虫治虫崛起“天敌工厂”
苹果全生育期病虫防控及农药使用技术
网址: 话题关注:海南省农药管理政策将变,抗性小虫防控还有哪些招?(小虫会干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681.html
上一篇: 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怎么防?3类生 |
下一篇: 新时期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