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审慎、精细,这是对徐文治先生所著的《瓶花六讲——中国传统插花史略谈》最让我心动之处。徐文治先生的书里处处体现着对文化传统、对世间生灵的尊重态度,敬畏文化、敬畏生命的慈悲精神体现在字里行间,对所感所悟所得所著细细审辨力求准确无误,这种精细入微的严肃态度,丝毫不敷衍的特质,成就了这部著作的经典魅力。
一个看似普通的瓦罐,古朴之余灵动不足,但徐文治先生仅将一株含 苞的野枝梅斜斜插入,如燕飞长空,霎时带给观者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昂扬姿态,于平淡中见隽永,让观者在平凡里体味出独特。徐文治先生从六个方面系统的将中国历代瓶花艺术对民众心智的提升娓娓道来。
生活实苦,若再少了这些艺术的美好感悟,确然会堕入阿鼻地狱而不可自拔。 一枝一瓶,偷得半日闲雅,一花一木,唯求此生逍遥。这份洒脱与豁达通透,必历经世间沧桑方可获真悟,就如弘一法师、仓央嘉错般留下诸多传世之美。
第一讲,瓶花的诗画之趣,重在营造一个如诗画般的艺术空间,从第一份由唐代流传下来的瓶花文献到如今已逾数千年,数千年的艺术沉淀,可借鉴的精髓太多,人与物的愉悦交流始终是主题。
第二讲,盛朝花事与传世之器,道尽器与花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花艺离不开合适器物的渲染与烘托,正如绿叶衬鲜花般的依存关系。花器不仅是花艺的基石,花器的演变也成为时代变化最好的体现。睿智霸气的武则天偏爱雍容的牡丹,牡丹便成为盛唐时的珍贵国花。以一已之力定国之大器,左右时代发展的是人,是如此被后人所尊崇。
第三讲,日常花事与滋养之法,偏重于瓶花的保养。为了让瓶花更加持久与富有活力,对瓶花之美的执着追求,使得文人雅士对花卉保养多加关注。北宋未年有骨气的温豫专门写了部《分门琐碎录》详细讲述各类鲜花保养,温豫为了不与北宋降金将领刘豫同名, 特意改为温革。文人的骨气往往对时代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而这部《分门琐碎录》也是中国中古近世农学发展进程中,上承《齐民要术》《四时篡要》,下续《种艺必用》《农桑辑要》的重要著作,特别是在花卉栽培方面有许多珍贵的实践经验。
第四讲,二十四节气与品第三则,在这一讲里,徐文治先生将瓶花与文人雅士紧密关系运用史料、时节展现,瓶花成为风雅的象征,在此讲里尽情呈现。
第五讲士庶好尚与插贮之技。徐文治先生用时间线来将瓶花的艺术完整著述,丝毫纰漏都挑不出的清代插花艺术体现出中式文化的美和深刻的感染力。
第六讲,佛前供花与瓶花之别。在信仰的众佛之前,供奉莲花,适其景,庄严肃穆,修身悟性。
徐文治先生将对瓶花的研究通过六讲,以丰富的史料典故及典雅静美的实物图片让读者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感受,生活由此而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瓶花艺术历史传承在今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将其丰厚艺术底蕴不断融合创新,并将赋予时代的活力。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 宫廷插花&文人插花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展
中国传统插花六大容器
海天社推出国内首部《中国花文化史》
中国传统插花的六大花器
中国传统插花花艺
中国传统插花欣赏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夏、秋、冬三季插花
中国传统插花设计与创作——筒花设计与创作(25页)
网址: 中国传统插花文化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05.html
上一篇: 【历史文化】张商英:北宋晚期政治 |
下一篇: 线上读书会|女性写作与我们时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