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抗争的“女性艺术家”:奥基弗“花卉”系列

抗争的“女性艺术家”:奥基弗“花卉”系列

我甚至要让最忙碌的纽约客,也不得不看到我眼中的花到底是什么样。

——乔治亚·奥基弗

奥基弗《Jack-in-the-Pulpit No. IV》1930年

1943年,20世纪最传奇的女藏家、古根海姆博物馆创始人佩吉·古根海姆组织了一场“31位女性的展览”,她有着强烈展示女性艺术家的愿望。然而,被誉为“美国现代艺术之母”的乔治亚·奥基弗,拒绝了参加这一展览。

她拒绝的理由,和今天许多女性艺术家的理由相同:我是艺术家,也是女性;但不是“女性艺术家”——前者意味着,女性可以作为个体,对世界作出贡献;后者似乎因为“女性”标签,将女性从真正的艺术家行列中除名。

奥基弗半生男装示人、坚持女性参政,却坚称,“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她的这种敏感与焦虑,正是体现出女性性别在艺术成就中的他者地位:女性艺术家并不是艺术家。——这样的“绑架”与抗争,持续至今。

乔治亚·奥基弗(Georgia O’Keeffe,1887-1986)肖像

“我不是一个女性画家”

奥基弗是20世纪美国最知名,也是最具争议的艺术家,她是个性独立的先锋女性,以具有传奇色彩的抽象花卉画闻名于世。

奥基弗不仅以艺术家的身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更是着迷于她巨大的个人魅力。她嫁给年长23岁的丈夫,也找了年轻60岁的情人,她将“忠于自己”四个字刻在了人生履历最显著的位置。

奥基弗与他年轻的情人

1914年,奥基弗来到纽约,结识了大她23岁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艺术家间的惺惺相惜,使得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成为她人生最重要的伴侣之一。

奥基弗与施蒂格利茨

对艺术市场具有敏锐嗅觉的施蒂格利茨,说服奥基弗,展出她的裸照和艺术作品,将其塑造成美国独立女性精神的代表和先锋,“花卉”系列便是这一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奥基弗在路边花朵中发现美丽的微观世界,将他们放至无限大,用自己独有的构图和色彩,融合音乐旋律的协调性,在画布上呈现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这就是她的“花卉”系列。

奥基弗笔下那些巨大花朵,卷曲柔美的花瓣、深邃的花心曾长期被认为是女性性器的象征,世人也给她的作品打上了“性象征”的标签。

1926年创作的《黑色鸢尾花》就被视为最典型的代表。

画中鸢尾花所具有的感性色彩,充满了女性气质和摩登的现代感,隐喻性的构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隐晦的性感在画面静静绽放,隐秘却让人不敢直视。

画作正好出现在20世纪“女性主义”盛行之时,女权主义的狂热份子,一厢情愿地从生理和情色角度解读奥基弗的作品。

有人认为,奥基弗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气息”,她大胆且坦诚地面对女性的身体和身份;有人则认为,她以女性的身份和身体,沽名钓誉。

历史学家兰德尔·格里芬直言,奥基弗有意让“花卉”看起来像女人的下体,尽管她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她的目的是把自己从当代男性艺术家中区别开来,她凭借的就是创作那些近乎充斥着厚颜无耻的性暗示,以及完完全全散发女性气质的作品。”

对于这些把她的“花卉”比作女性生殖器的说法,奥基弗只是冷淡地反驳道:“当人们用色情的眼光看我的画作时,其实想到的是自己的风流韵事。”

奥基弗的“花卉”系列

尽管如此,当人们提及奥基弗,想到的就是她具有“性暗示”的花卉。这样的标签违背了奥基弗的本意,愤怒的她停止绘制花卉作品,并言辞声明“性象征”是他人附加的,随后,奥基弗毅然与丈夫分道扬镳,创作题材也转向都市和沙漠。

奥基弗对卫道者赋予的道德和精神绑架,予以最愤怒也最直白的声明:“我不是一个女性画家!”

“男人们总是把我贬低为最好的女性画家,而我认为我是最好的画家之一。”对她而言,“女性画家”本就带着性别歧视,是让她成为一名真正、独立的艺术家的绊脚石。

然而,这种情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这些巨大的花瓣过于醒目、绚丽,人们甚至选择性地忽视了她笔下的其他作品。

奥基弗的“花卉”系列

一直是花,展现生命最美妙的样子

奥基弗用微妙的曲线和丰富的色彩,创作出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不管是鸢尾花、曼陀罗,还是玫瑰、牵牛花、康乃馨,这些花朵,有时甚至只是一朵花的局部,都被放大到观者无法忽视的程度,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们存在的意义。

每一朵花,传递出的感觉都不一样,它们自成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她想要的,是赋予微观生命以广袤壮观的生命。

1918年完成的《音乐,粉色和蓝色 Ⅱ》,凸显了奥基弗“花卉”作品的典型特点。画中的花朵以局部式构图为骨架,柔和的曲线,概括的线条,饱满对称的渐色层互相交融成血肉,将赏心悦目的花中世界铺开在整个画布上。

她说:“如果将一朵花拿在手里,认真地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奥基弗特意放大的花卉或者局部,在画中释放出宁静而又蓬勃的生命力,展现生命最美妙的样子。

他的花卉,吸引着步履匆匆的都市人,抓住他们的眼球,使其驻足观赏,静心凝神,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构图上,虽然花朵的外形并不完整,但独具匠心的局部式构图将花朵的纯净、简洁和神秘跃然纸上,在这一刻,抽象和具象将生命的美妙与唯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奥基弗的人生,也像施蒂格利茨情书中写道的那样:“……一直是花,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奥基弗的一生,与她的画作一样,特立独行,多姿多彩,就是20世纪艺术史上那朵“永不凋零的花”。

施蒂格利茨拍摄的奥基弗

关于奥基弗“花卉”系列

抽象花卉是奥基弗最具标志性的作品;

无限放大的花卉或者局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花卉”被视为独立女性精神的代表作,也被认为具有“性象征”;

“花卉”系列作品被视为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气息”,也引发巨大争议;

画家借花卉,赋予微观生命以广袤壮观的生命;

画家以花卉表达的内心情感,展现生命最美妙的样子。

2014年,奥基弗的《白色花朵No.1》以4440万美元价格拍出,缔造了当时女艺术家作品拍价的最高世界纪录。

相关知识

格莱斯顿代理艺术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大展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
花朵是艺术家对欲望的隐秘表达
张少婷携《夏花姑娘》绽放2018女性艺术节
这位19世纪的女性,用画笔“收藏地球上所有的花”
线上读书会|女性写作与我们时代的生活
花卉艺术家装饰布鲁塞尔市政厅
弗洛花园——首创“自助花店”的鲜花服务品牌
绽放于拍卖场上的花姿百态 | 华艺国际·现当代艺术拍品回顾
勇敢的心冯大眼珠子扮演者
舒莱轻养护|想女性所想,为女性提供夏日一站式护理

网址: 抗争的“女性艺术家”:奥基弗“花卉”系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福州“古琴之魅”艺术展“琴韵流芳
下一篇: 《中国花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