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黄金花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黄金花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在怀宁县石牌镇的同发村,一片片金黄色的黄蜀葵花田如织锦般铺展开来,不仅美化了乡村景观,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同发村依托特色农业发展机遇,种植黄蜀葵花350亩,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黄蜀葵作为一种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近年来在市场上需求日益增长。石牌镇濒临皖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水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黄蜀葵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走进同发村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弯腰除草,或仔细检查植株健康状况,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种植大户国新华介绍道:“别看这花娇嫩,管理好了效益很不错。一亩地大约能种900棵,盛花期时,每天都要抓紧时间采摘,才能保证花朵的品质。”据了解,黄蜀葵的花可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加工,其根茎则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市场前景广阔。黄蜀葵不仅以其艳丽的色彩装点着乡村的风景,更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采摘只是第一步。为保证药材品质,村民们将采摘下来的鲜花迅速送往位于烘干厂进行集中加工处理。由于黄蜀葵鲜花极易变质,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烘干处理,整个烘干过程严谨而高效。这些烘制好的优质干花,并非盲目投向市场,而是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统一供应给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这条从田间地头直达大型药企的产销链条,极大地解决了同发村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确保了销路和价格的稳定,让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种植黄蜀葵的最大受益者是当地村民。在采摘高峰期,每天需要130余名工人同时进行采摘,吸引了本村及周边大量闲置劳动力前来务工,有效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据测算,黄蜀葵亩产7000斤左右,可制成干花约600斤,按照当前市场行情,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农作物,增收效果明显。一亩地约6000元的产值,年产值约200万元,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叶梓建)

相关知识

桃花节引领沂蒙乡村旅游新风尚
湖南:振兴之路,花海之“Da”
党建引领树标杆 乡村振兴奔小康
河南省商城县:“花海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绿化美化人居环境
种下黄金贡柚,助力乡村振兴
“赏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泗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别样红
“一羊一花”漫山野 “黄金”产业促振兴——农发行巴中市分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成效显著
安徽明光:党建引领花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网址: “黄金花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74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讲解天然色素存在的若干个误区
下一篇: 天然食用色素也会有危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