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华安:三地同耕农忙季,共绘乡村好“丰”景

华安:三地同耕农忙季,共绘乡村好“丰”景

高安镇

农技赋能创丰收,携手共筑致富梦

近日,县残联联合高安镇和马坑乡,组织开展了一期以茄子种植技术为主题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35名残疾人齐聚一堂参与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现代农业种植技能,增强致富信心。

课堂上,参训学员到残疾人种植户的种植现场,了解农作物种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程内容紧贴高安种植现状,重点针对残疾人群体体力受限的特点,推广轻简化、节水节肥的种植模式。理论课程则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学员纷纷提出自家农田遇到的具体问题,专家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同时,还通过常见病虫害的科普,让学员们详细掌握农作物病虫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效提高知识业务水平。

此次培训是县残联“助力乡村振兴·赋能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既让学员掌握“接地气”的种植技能,也增强其致富信心,成为联结农技赋能与残疾人增收的桥梁。

马坑乡

高山杨梅“梅”好丰收

夏日炎炎,正是马坑乡和春村高海拔东魁杨梅的采摘季。走进和春高山杨梅基地,成片的杨梅树层层叠叠,青红相间的果实挂满枝丫,酸甜香气随风飘散,令人垂涎欲滴。

在高山杨梅基地里,数十名工人穿梭林间,手挎篮子,指尖翻飞,一颗颗饱满的杨梅落入篮中,奏响夏日丰收的协奏曲。新摘下的杨梅堆成小山,工人们快速剔除残次果,按大小、色泽分类装箱。采摘季期间,基地每日吸纳周边村民参与采摘、分拣工作,人均日收入可达120元左右,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和春高山杨梅基地坐落于马坑乡和春村牛古仑杜鹃花风景区旁,海拔1200多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东魁杨梅生长的上佳区域。基地现有高标准杨梅示范园120亩,采取“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村民种植高山杨梅1200多亩。

据基地负责人邹碧灯介绍,基地种植1000多棵杨梅树,一天可以采摘三四千斤杨梅。这里的东魁杨梅品质好,口感酸甜,目前市场价格12-25元/斤。

小小的杨梅不仅扮靓了乡村环境,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马坑乡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杨梅附加值,同时结合杨梅采摘与乡村观光,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让杨梅产业成为马坑乡的亮丽名片。

湖林乡

千亩梯田施肥忙

近日,湖林乡石井村千亩梯田迎来施肥关键期,村民们抢抓农时,为茁壮成长的秧苗补充养分。

田间地头,村民头戴斗笠、身披晨露,背着肥料穿梭于层层叠叠的梯田之间。他们俯身匀撒肥料,娴熟的动作与青绿的稻苗、连绵的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劳作图。

春赏插秧入画,秋观稻浪翻金,眼下的辛勤耕作,不仅为今秋丰收夯实根基,更厚植了乡村振兴的底气。

作者:陈晓洋 李帅潼 罗泽焘 邹淑青

编辑:林巧妹 责编:林丽碧

相关知识

华安:三地同耕农忙季,共绘乡村好“丰”景
广西灵川:稻鱼共生绘就乡村好“丰”景
当涂:深耕农业产业,绘就乡村“好丰景”
新津好“丰”景
秋收秋种正当时 绘就田间好“丰”景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网站 工作动态 如皋:税惠助农 绘就乡村好“丰”景
走基层 看振兴丨思茅区:千亩火龙果绘就乡村好“丰”景
金秋九月希望的田野处处好“丰”景 乡村发展尽显蓬勃生机
蓝山:小草莓“映红”致富路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清凉避暑季】钟山区保华镇:农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网址: 华安:三地同耕农忙季,共绘乡村好“丰”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562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贵州罗甸: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高位
下一篇: 始兴县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