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不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稳步推进集优质花卉种源研发、种苗繁育、鲜切花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高效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实现了鲜花采后快速处理;智能的水肥自控系统,实现了大棚的无人化管理……以数字赋能高效农业,正在为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工人在监测花卉情况(摄于1月22日)。新华网发(姚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姚安县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10多名工人们正忙着对各色玫瑰进行采摘。这些看似普通的温室大棚,里面大有玄机。在大棚的各个角落,分布着不同用途的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实现了温室数据信息自动化收集、远程互联网操控,管理员可以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控及操作基地水肥运转情况,做到精确、定量、科学施肥,保障鲜切花生长需求的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花卉数据的实时监测,完全可以做到花卉‘饿了’施肥、‘渴了’浇水、‘热了’通风、‘冷了’加温,工人只需要根据指令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据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员谢芸介绍,花卉实时数据和生产设备的配合,就像“保姆”一样,时刻都在照顾着鲜花的“日常起居”,可以使花卉在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达到理想的开放状态。
玫瑰花(摄于1月22日)。新华网发(姚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云秀花卉34个种植区里共有170多个传感器充当“花保姆”,全天24小时对200亩鲜花进行全方位智能精细化管控,在为鲜花创造优质生长环境的同时,也使大棚里的水肥利用率接近百分之百,实现灌溉零排放,环境和土壤零污染。除了这些优势,通过智慧无土栽培的鲜切花,A级花的级别比例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每亩的产量也比传统栽种的方式提高了近百分之三十。
除了为鲜切花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鲜切花的品质也体现在采后处理环节,从大棚里采摘后的鲜花需要经过标准的采后处理流程,确保鲜切花在分拣、定级、包装后达到最优品质。
就近务工群众在采摘玫瑰(摄于1月22日)。新华网发(姚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云秀花卉分拣车间的鲜切花自动分拣流水线上,工人正在快速整理打包分拣出来的鲜切花。这套鲜切花智能分拣设备通过花朵开放度、花朵大小、颜色、花梗长度等要素,把进入机器的花分成了28个等级。据姚安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云晟介绍,鲜切花智能分拣设备每小时可以分拣1.1万枝,通过高速成像识别技术对鲜切花进行精准分拣。之前工人分拣,最多每小时一千多枝花,且分拣品质与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关,通过这台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对花朵级别识别的精准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无土化花卉基地(摄于1月22日)。新华网发(姚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高科技数字设备的引入,如今,工人每天包装鲜花从300扎增加到了500扎,务工群众的收入得到增加。据务工群众陈丽娟介绍,之前新机器没有来时,她一个月赚3200元,现在新机器来了,可以赚4000多元。
同时,姚安的花卉种植企业还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无土栽培实验,把玫瑰生长周期由每年5至6茬提升到每年8至9茬,有效提升了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段云晟说,公司自投产到现在,生产月季鲜切花250万枝,实现产值500多万,现在每天鲜花产量6万枝,预计到2022年4至5月份,每天鲜花产量将达到8万枝。
鲜切花自动分拣流水线(摄于1月22日)。新华网发(姚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姚安地势平坦,有非常适宜花卉生长的气候、土壤等优质条件。近三年时间,姚安鲜切花产业从小、散、弱到种苗培育、花卉种植,以及包装、冷链、物流等产业链不断延伸,直至引领产业设施化、智能化、数字化新业态发展,花卉产业跑出“加速度”,产业聚集效益不断凸显。截至目前,全县花卉种植面积1.12万亩,培育经营主体52个,从业人员达3700多人。(完)(姚安县融媒体中心 王劲锋 何祥)
责编:鄢婕
相关知识
风过姚安带花香——姚安县聚力高质量发展花卉产业
云南姚安:鲜花朵朵绽放 产业步步发展
楚雄姚安:发展花卉产业 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专家热议数字金融如何赋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云南姚安:鲜花朵朵绽放 产业步步发展
乡村振兴|云南姚安:鲜花朵朵绽放 产业步步发展
数字金融赋能花卉产业发展 丰台“花乡”将“提档升级”
姚安云秀——滇中花海的一抹金辉 | “云花产业”专题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姚安:发展花卉产业 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楚雄州全面推进花卉产业发展——让“美丽产业”变身“富民产业”
网址: 视频揭秘姚安鲜切花生产全流程 数字赋能为花卉产业发展添“活”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5888.html
上一篇: 淳化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举办家庭花卉 |
下一篇: 室内盆栽 绿植花卉 花卉苗木 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