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甘薯嫁接与杂交育种,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甘薯(ipomoeabatatas(l.)lam.)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有性杂交是培育甘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但甘薯属短日照植物,在我国北纬23°以南地区一般品种能够自然开花,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夏秋季日照较长,大部分品种不能自然开花。甘薯的这一习性成为杂交育种的主要障碍。
2、目前,育种家们主要采用“嫁接法”、“二次嫁接法”和“重复法”等来诱导甘薯现蕾开花,且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些方法中,均需将甘薯品种作为接穗嫁接到自然开花且无块根的砧木上。这种采用嫁接的方式既可以阻止大量养分向地下部运转,改变原本的“源-库”关系,促进生殖生长,又有利于“成花物质”的生成,促进花芽分化。育种实践中常用的嫁接砧木主要有圆叶茑萝、本地牵牛、月光花、蕹菜和巴西牵牛等旋花科近缘植物。其中,圆叶茑萝因与大多数甘薯品种的嫁接亲和性好而被广泛利用。
3、在现有的嫁接技术中,常采用“劈接”的方式来嫁接(如图1a所示),且接穗使用幼嫩的顶芽(如图1b所示),往往存在以下弊端:(1)劈接的位置位于主茎基部一段茎节的中间,嫁接口处没有枝叶,不能进行光合和蒸腾作用,进而不能为伤口愈合提供充足营养和水分,导致嫁接口处的砧木枝条失水干枯,嫁接口愈合困难,愈合效果差(如图1c所示);(2)接穗使用幼嫩顶芽,其木质化程度较低,在嫁接后易失水失活,且接穗不含成熟的真叶,又难以为伤口愈合提供光合养分,往往导致接穗和砧木死亡,嫁接成活率降低(如图1d所示)。虽然常规劈接技术操作简单,但其嫁接成活率较低(通常在40%-60%),在育种实践中为了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嫁接亲本,则需进行大量的嫁接操作。同时,对于嫁接成活的植株,由于其嫁接口愈合面积小,愈合效果差,砧穗间的水分和养分交流不畅,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杂交制种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穗不耐失水、活性差、劈接伤口愈合困难、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砧木的选择与培育
4、砧木选择与甘薯品种嫁接亲和性好的近缘植物圆叶茑萝,其种子经催芽后,在温室内播种于育苗穴盘内,待苗长出3片及以上真叶时,移栽至定植用的花盆中进行培育,待砧木主茎出现有效分枝时,进行打顶挂蔓;当侧分枝出现3片及以上真叶时,再次对侧分枝进行打顶,同时摘除砧木出现的花蕾;不断通过以上措施来促进砧木主茎的增粗与根系发育,待砧木基部主茎直径达到4-8mm时,即可与甘薯品种进行嫁接;
5、(2)接穗选择与培育
6、根据育种目标选择适宜的甘薯品种作为接穗,选择长20-30cm,含有顶芽,具有本品种特性的健康薯苗定植到花盆中,定植成活后,待接穗品种主茎直径达到4-8mm时,进行打顶,保留盆土以上的3-5个茎节,以促进侧芽萌发;待茎节处的侧芽萌发出1-2个真叶时,截取长3-6cm、含有1个侧芽并且去除茎节处主叶片的茎蔓作为接穗;
7、(3)“节点斜切”嫁接法与嫁接后管理
8、砧木和接穗培育好后,在盆土以上5-10cm处的砧木主茎上,采用“节点斜切”嫁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盆口套上透明塑料薄膜,搭盖遮阳网,进行保湿和伤口愈合培养,待嫁接苗的嫁接口完全愈合且接穗有新叶长出时,逐渐去除塑料薄膜;待嫁接植株适应外界环境后,去除遮阳网,并在愈合伤口上端处剪除砧木主枝,同时保留嫁接口以下节点处1-2个的砧木芽,用于养根。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育苗穴盘设有32孔,单穴容积120ml。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定植用的花盆选择口径30-35cm,高40-50cm为宜,每盆定植2-4株。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花盆选择口径20-25cm,高25-30cm为宜,每盆定植10-15株。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节点斜切”嫁接法步骤如下:
13、1)剪去砧木所有侧枝,只保留一根主枝,且主枝至少含有2片真叶;
14、2)在盆土以上5-10cm处寻找一个主枝与侧枝连接的节点处作为嫁接点,该嫁接点的茎直径与选择的接穗主茎直径相等或接近,然后在该节点处使用消毒的刀片向下斜切,直至髓心,斜面长1-2cm;
15、3)对选择的接穗主茎下端两侧各斜削一刀,呈“v”形,斜面长1-2cm,以接穗的一侧的形成层与砧木一侧形成层对齐插入;
16、4)使用糯米纸嫁接膜固定包扎。
1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中待砧木含有3片及以上真叶时就进行定植养根,有利于砧木的旺盛生长;通过不断打顶、摘除花蕾等措施,获得的砧木根系发达,基部茎蔓粗壮,木质化程度较高,活性好,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同时,嫁接成活的植株在定植盆中生长,不用再次移栽,避免了伤根,有利于嫁接植株的旺盛生长;使用盆栽亦方便根据嫁接苗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肥水需求来控制浇水施肥量和施肥种类,利于嫁接苗的生长发育、现蕾开花。
19、2、本发明中通过对接穗进行二次定植培育、打顶促芽,获得的接穗主茎木质化程度较高,离体状态下耐失水。同时,接穗自带的真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伤口愈合提供养分,促进嫁接口快速愈合,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20、3、本发明的“节点斜切”嫁接法,一方面选择主枝与侧枝连接的茎节处为嫁接点,由于该处养分充足,细胞分裂活跃,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由于砧木枝条亦保留了真叶,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和蒸腾作用,砧木伤口处有营养和水分流,使得嫁接口处的砧木不脱水、不干枯,嫁接口愈合快,愈合紧密,嫁接成活率高。
21、4、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从砧木与接穗的培育、嫁接和嫁接后管理形成了完整的详细操作流程,可将甘薯品种与近缘植物圆叶茑萝的嫁接成活率大幅提至100%(常规劈接成活率一般在40%-60%)。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育苗穴盘设有32孔,单穴容积120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定植用的花盆选择口径30-35cm,高40-50cm为宜,每盆定植2-4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花盆选择口径20-25cm,高25-30cm为宜,每盆定植10-15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节点斜切”嫁接法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甘薯嫁接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选择近缘植物圆叶茑萝作为砧木,待砧木含有3片及以上真叶时就进行定植养根,有利于砧木的旺盛生长,通过不断打顶、摘除花蕾等措施,获得的砧木根系发达,基部茎蔓粗壮,木质化程度较高,对接穗进行二次定植培育、打顶促芽,获得的接穗主茎木质化程度较高,采用“节点斜切”嫁接法,选择主枝与侧枝连接的茎节处为嫁接点,该处养分充足,细胞分裂活跃,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砧木枝条保留的真叶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和蒸腾作用,嫁接口愈合快,愈合紧密,可将甘薯品种与近缘植物圆叶茑萝的嫁接成活率大幅提至100%。
技术研发人员:贾礼聪,张欢,辛国胜,张磊,商丽丽,李旭,杨子桐,王翠娟,韩俊杰,邱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烟台市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相关知识
一种诱导甘薯开花的暗室及提高甘薯杂交效率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诱导甘薯开花的暗室及提高甘薯杂交效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山茶花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提高云南无忧花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一种提高月季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旋花科植物一览表(旋花科的花)
2、甘薯属于旋花科,是一年生植物。甘薯病毒旺旺呈复合侵染。()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
一种提高西红柿嫁接成活率的育苗方法.pdf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北美冬青嫁接成活率的后期管理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提高甘薯与旋花科近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59918.html
上一篇: 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 荔枝高成活率嫁接技巧解析(掌握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