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茬种植产量低
咱们山东青州这一带,拱棚里种菜的节奏太快,就像赶火车似的,年年早春都把西瓜和豇豆捆在一起种,一捆就是十多年。最常见的套路有两种:一种是给西瓜浇第二遍或第三遍水的时候,顺手把豇豆籽撒进去;另一种是等西瓜摘完了,再把豇豆苗补进去;还有人卡在西瓜坐果以后动手。不管哪一种,都是把时间排得满满当当,棚里几乎没有喘口气的空档,更别说给土壤放个假、消个毒。这么一轮又一轮,地根本没歇过,重茬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重茬到底长什么样?简单说,就是地累坏了。西瓜已经算娇气,可还能靠嫁接续命;豇豆就惨了,没法嫁接,老在同一块地里打滚,根子越扎越弱,病菌越攒越多。最常见的画面是:苗子刚长起来就发黄,杆子细得像筷子,根上疙瘩一串,早衰得比谁都快,产量一年不如一年。菜农一看急眼,化肥农药猛往里砸,结果越治越乱,地更伤,苗更弱,恶性循环。
要想让豇豆重新抖擞,第一步就得把重茬这堵墙推倒。最干脆的法子是轮作——今年不种豇豆,改种西红柿、茄子、辣椒这些“亲戚关系”远一点的作物,让病菌找不到老窝。可青州的市场就爱吃西瓜和豇豆,换个品种怕卖不动,那就得在土壤上下功夫。先把石灰氮或棉隆撒进去,闷棚十来天,把土里的病菌、线虫烤个半熟;接着别急着栽苗,先给地吃点“益生菌”——生物菌肥、腐熟的鸡粪、牛粪轮番上,让好菌把坏菌的地盘抢回来;最后再补点海藻酸、腐殖酸,让土松、透气、有劲,这样下一茬豇豆才能站得稳、长得壮。咱们种菜就像跑长跑,不是百米冲刺,稳住节奏,地才能年年有劲,豇豆才能节节高。
二、肥料选择不当产量低
张师傅这几天直挠头:头茬豇豆刚摘完,第二茬却像打了蔫,豆荚又短又弯,收购商一看就摇头,价格直接腰斩,心疼得他直跺脚。我跟他在棚里蹲了一上午,东翻西看,最后把问题锁在“喝”的肥料上——从苗期到现在,他一直用氨基酸和黄腐酸钾兑水冲,棚里一股子酱油味,可就是不见豆荚长精神。
氨基酸和黄腐酸钾确实好东西,就像给菜苗喝“老母鸡汤”,根系立马支棱起来,叶片黑绿黑绿的。但这俩宝贝里氮磷钾钙镁这些硬货太少,好比天天喝汤不吃干粮,肚子再暖也长不了肉。豇豆一进入结荚盛期,就像小伙子长个儿,钙钾得跟上,不然豆荚里子粒不齐,外壳就弯成月牙。
张师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苗不争气,是“口粮”配错了。
那到底怎么喂才管用?我跟他掰着指头算:苗期根系弱,可以喝点“开胃汤”——腐植酸、甲壳素、海胆素这些带劲的小分子,先把根毛哄出来;一见花蕾,就得换成“正餐”——有机无机复混的高钾高钙水溶肥,比如嘉美海力宝、嘉美赢利来之类,钾让籽粒鼓,钙让壳直;中后期秧子累了,再掺点嘉美红利,既补矿质又提根劲,就像人累了喝点电解质饮料。
特别提醒,别图便宜拿硫酸钾冲,那玩意儿遇上豺豆爱鼓粒,鼓着鼓着就畸形。
还有一样常被忽视的“小料”——钼、硼。豇豆开花坐荚全靠它俩,就像炒菜最后撒盐,少了就寡淡。我的笨办法是,蕾期先喷一次1000倍嘉美脑白金,隔半个月再来两遍,叶背打湿就行,省工省钱,花多荚直,张师傅听完直点头,说明天就兑药桶。
说到底,肥料不是万能灵药,得按阶段点菜下饭。苗期哄根,蕾期供花,结荚期壮籽,后期防衰,一环扣一环。张师傅最后感慨:种地跟养孩子一个理,光给糖吃不行,还得荤素搭配,才能长得又高又壮。咱菜农不怕吃苦,就怕走弯路,今天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下一茬豇豆就能挺直腰杆进市场,多卖一毛是一毛,积少成多,日子才有奔头。
三、整枝不当产量低
王师傅这两天老叹气,说棚里豇豆“疯长”了,人钻进去连头都抬不起来,上面一层茎蔓像乱麻一样缠在钢丝上,活脱脱一个大草帽,底下黑咕隆咚,别说花了,连叶子都开始发黄。我跟着他钻进棚里,一抬头就明白怎么回事:种得太密,后期又没舍得剪,枝枝蔓蔓全往高处窜,阳光透不进来,白天光合作用攒的“粮食”不够,晚上温度又高,温差小,营养全被茎叶抢走,花芽自然就少了,产量直线往下掉。
其实道理很简单,豇豆天生爱“生娃”,分枝又多又旺,第一茬摘完以后,它还在长个子,如果没人管,枝条就像爆米花一样炸开。王师傅这棚里,行距本来就窄,一棵挨一棵,再一疯长,别说风了,连人都插不进脚。套种的棚还好点,西瓜占了地方,豇豆稀稀拉拉,通风透光,问题不明显;可像他这样单种又密植的,一旦偷懒不整枝,就像给病菌和闷热搭了个安乐窝,花越来越少,叶子越来越厚,最后光长棵不结荚。
那咋办?说白了,就是勤动手。主枝一冒头超过钢丝,立刻掐尖,让它别再往上窜,把劲儿分给侧枝;侧枝坐住荚后,再把顶端的“群尖”剪掉,省得它们继续打结。有些品种脾气倔,掐了头还冒一堆新叉,这些叉子看着热闹,其实光吃粮不干活,得狠心掰掉,留三四根健壮的就行。到了后期,老枝子开始发黄、结荚稀,干脆剪掉,让底下新抽的蔓子接班,养分集中,后劲才足。
剪的时候别怕,豇豆皮实,剪口两三天就收口,反倒通风了,病虫害也少了。剪下来的枝叶顺手带出棚,别堆在沟里沤,省得招虫。整完枝,顺手把老叶、病叶撸一把,阳光一下子透进来,花芽见光就精神,再过十来天,新花一串一串,荚子也就齐刷刷地挂下来。
最后提醒一句,整枝不是一锤子买卖,得隔三差五进棚巡视,哪枝旺了掐哪枝,哪片叶子挡光了就摘哪片,像理发一样,常修常新。王师傅听完咧嘴笑,说明天就去拿剪刀,说宁可现在累点,也不愿到收秤的时候再拍大腿。种地就是得这么细,枝蔓听话了,产量自然说话。
四、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产量低
这两天跑棚,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年的豇豆怎么越种越抽巴?”根上全是疙瘩,顶上又缩又黄,一看就知道老冤家——根结线虫和螨虫——又出来折腾了。先说根结线虫,这玩意儿在青州这种连茬老棚里简直成了钉子户,年年治年年有。它躲在根里鼓包,把根当成自己的公寓,水肥上不去,苗就瘦得像豆芽,中午太阳一晒就蔫头耷脑,后期连荚都懒得结。今年天又旱,地干得裂口,线虫更欢实,根上疙瘩一串一串,看着都替豆秧憋屈。
对付它其实也有套路,只是好多人嫌麻烦,非得等到减产了才下手。我常用的法子是在生长期用噻唑膦+嘉美红利+乙蒜素直接灌根,药水顺着水沟慢慢渗,根吃饱药,线虫想钻也钻不动。要是赶上歇棚期,干脆把棚膜捂严,地面浇透,再加噻唑膦颗粒,焖它个十来天,地表温度噌噌往上窜,线虫、卵、病菌一锅端,省得明年再折腾。
再说螨虫,这小东西比线虫还鬼精,针尖大,藏在顶芽叶背,一抬头全是灰扑扑的小点。它不像菜青虫那样大口吃叶,而是用针管子扎细胞,吸干了就缩头,嫩头直接秃顶,看上去像被火燎过。今年放风口附近最严重,风一吹,螨虫顺着气流往里冲,三五天就爬满棚。很多人一看叶子卷了就猛打杀虫剂,成虫死一层,卵还在,温度一上来又孵一波,白忙活。
要想打住,就得虫卵一起灭。我习惯把联苯肼酯+嘉美红利+噻螨酮兑在一起喷,或者换丁氟螨酯+嘉美红利+宝卓也行,一遍下去,成虫掉叶,卵也发不出芽。关键是别等见虫才动手,平时清园得勤快,把杂草、枯枝、烂叶统统清出去,螨虫没地方躲,自然难成气候。
另外说句题外话,很多豇豆棚紧挨着麦田、玉米地,风一刮,除草剂飘进来,嫩叶立马皱边、黄尖,像被开水烫过。这时候别慌,赶紧用碧护、芸薹素、赤霉素喷雾救急,再用嘉美红利1000倍液淋一遍根,三五天就缓过劲来。记住,豆类药罐子轻,除草剂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提前跟邻居打声招呼,让他们下午三点以后打药,风小漂移少,咱也能少受点罪。
说到底,病虫害不是洪水猛兽,就怕懒。勤下地、勤观察,发现苗头就动手,虫少了、线虫蔫了,豇豆才能挺直腰杆结满荚。别等减产了拍大腿,钱袋子瘪了再心疼,那就真晚了。
相关知识
豆角花那一抹淡淡的紫
“东北油豆角之父”这两项研究很“出彩”!
油豆角:东北“硬菜”靠它撑场子,黑龙江为它起了21个花名
怎么种豆角才能产量高(种豆角的方法和步骤)
黑大冯国军教授:油豆角酸黄瓜研究“出彩”
介绍两个豆角品种
油豆角落花落荚原因及防治措施
豆角种类
油豆角种植时间和方法
豆角什么季节种植合适
网址: 油豆角紫豆角产量上不去,有没有好办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6274.html
上一篇: 打瓜和西瓜的区别 |
下一篇: 南方西瓜种植全攻略(掌握南方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