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土地“黑色越冬”筑来年丰收之基

土地“黑色越冬”筑来年丰收之基

从秋日的金黄到立冬的雪白,榆树市八号镇晨辉合作社理事长刘臣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将秋收与秋冬整地同步进行——秋墒春用,保护黑土地,为来年的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在合作社的农田里,大型机械所过之处秸秆归行,粉碎、深松、浅翻、镇压、起垄等多道工序依次完成,松软的黑色土壤翻滚而出,随即,待耕区整齐划一,整备完成。

连日来,全市农民齐心协力,抢抓封冻前的最佳时机,高标准推进秋收和整地工作,技术与机械并重,确保了土地在封冻前达到待耕状态,为土地的长期保育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明年春耕生产的主动权。

“秋收与整地并举好处多,能够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破除板结,又能够提高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的抗旱防涝能力。”刘臣称赞道。

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孟家村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秸秆经过机械粉碎后,被打包成捆。

“在春季墒情较差的地区选择条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秋季或第二年春季进行作业,利用条带耕整机,通过秸秆归行、深松浅耕、浅压覆盖、同步镇压等步骤完成播种带耕整地工作。”今年,我省发布了《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除了条耕整地,我市推出多种整地方式保护黑土地,那么,农民又将如何因地施策,实现丰产增收呢?

深翻地—— 为土壤舒筋松骨

今年,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其中之一就是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将秸秆资源利用好,让农民受益?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众一合作社给出的答案是实施秸秆深翻还田。

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日前,合作社的整地工作即将结束,经过深翻的土壤在初雪的映衬下油黑发亮。“我们的农机具都配备了卫星导航系统,参与整地作业比普通机具更精准高效。”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说。

过去,陈家店村农田以旋耕为主,土壤板结比较严重。“现在,板结问题解决了,村里的农田每一至两年深松深翻一次,让秸秆还田到更深的土壤中,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陈忠国说。

与深松让土地透气不同,深翻是把深处没用过的土层全部翻出来“呼吸”。“用一般的农机具旋耕,耕作层有15厘米就不错了,而深翻耕作层能达到40厘米左右,作物根部抓得更深,长势也更好!”陈忠国说,经过深翻最大的改变就是实现了还田的秸秆深层腐熟,处理效率更高。

“深耕细耙、旱涝不怕。”榆树市东方红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明浔对深翻整地同样深有体会,2022年秋收后,合作社进行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并增施有机肥的农田达5100亩,每亩地保守估算少用10%的化肥,而且作物根系更发达,抗病虫害能力持续提高,今年,粮食增产有望达10%以上。

作为我省首批黑土地保护试点项目县之一,榆树市将黑土地保护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建立起3个千亩示范基地,不断探索和推广黑土地保护良方,总结出了“增施有机肥与秸秆全量深翻还田相结合”等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为丰产提供了保障。

规模化—— 打好秸秆综合利用牌

秋收的尘土刚刚散落,但农田上的活力却丝毫未减。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孟家村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秸秆经过机械粉碎后,农机具几个来回便完成了打包成捆、装车离田作业。

合作社利用农机具进行大面积整地,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劳作。为了提高整地质量,合作社制订了整地方案,宜翻则翻、宜旋则旋,将整地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管理人员深入田间,确保整地到头到边,不留死角。

“以前秸秆不能烧、不能堆放,现在好了,合作社帮咱把秸秆打捆离田,特省心!”村民李泽胜感慨地说。今年秋收中,范家屯镇组织协调收割机68台,搂草机、打捆机等农机75台,并组织孟家村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田油坊村顺民农民农业合作社出动3台(套)深翻犁机械,深翻农田达8500亩。

做好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农民参与是关键。范家屯镇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已签订离田告知书1万份,同时,采取大喇叭播报、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实现全镇18个行政村、1.2万余户村民宣传全覆盖,增强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秸秆离田的自觉性、主动性。

今年,公主岭市落实黑土地保护、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3.2%,耕层厚度平均增加10厘米,每亩实现增产玉米26.4公斤以上。

稻田秋打浆—— 激发土地潜能

玉米、水稻作为我市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秸秆已实现了肥料化利用,而水稻秸秆的综合利用则一直进展不明显。为了克服传统整地埋茬不深、秸秆腐烂不彻底等问题,我市于今年10月中旬举办了全市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秋季打浆整地技术培训演示会,着力推广水稻秸秆还田,并为农民提供了相关实用技术。

“我们合作社连续秸秆全量还田五年了,效果非常好,化肥用量每年减少200到300斤左右。”榆树市大岭镇爱民水稻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爱民兴奋地说,现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次数减少了,生产出的绿色有机水稻更优质。

榆树市大岭镇爱民水稻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运用了水稻秸秆秋季打浆还田技术

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推广水稻秸秆秋季打浆还田技术,对全量覆盖的秸秆进行一次性旋耕碎土、搅浆、埋秸秆、平地作业,从而实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在提升水田整地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提升了水稻品质,挖掘了粮食增产潜能,拓展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为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贡献了长春力量。

水稻秸秆秋季打浆还田在榆树市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2014年,泗河镇就开始推广水稻秸秆秋季打浆还田技术,有效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农业综合收益。今年,榆树市整合资金,对水田秋季打浆作业每亩补贴50元,对农户购置水田打浆机每台补贴2200元,从而解决了秸秆还田作业机械费用问题,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粮农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来源:长春日报

相关知识

垦地合作 共获丰收金秋
农坝镇:冬种羊肚菌 来年好丰收
农田“舒筋活络” 黑土“养精蓄锐”——长春市土地深翻筑牢丰产之基一线实录
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第134章 一门九筑基!逝世三十周年
罗山府林场多管齐下 筑牢苗木安全越冬防线
多措并举,筑牢绿植安全越冬防线
云南个旧首个秋葵示范种植基地迎丰收
汶川:加强甜樱桃果树冬季管理 来年增产丰收有保障
关于开展“秉承学术之道,共筑诚信之基”专题教育的通知

网址: 土地“黑色越冬”筑来年丰收之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63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3省农业主推技术】玉米秸
下一篇: 果园的土地应该怎样去改良?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