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世界
大豆“症青”现象由来已久,本世纪以来,各地普遍发生,造成商品性极差,严重的地块颗粒无收,日趋严重,是大豆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已成为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上的“癌症”。最近几年研究结果证明了症青的“凶手”是点蜂缘蝽。
点蜂缘蝽1~5龄若虫
点蜂缘蝽成虫
● 危害特点●
点蜂缘蝽 1年发生 2~3 代,成虫在枯枝落叶和草丛中越冬。点蜂缘蝽食性杂,寄主范围广, 成虫和若虫均可危害,低龄若虫形似“蚂蚁”,其成虫为害尤为严重。该虫在豆类蔬菜开始开花结实时,往往群集为害,刺吸叶片、嫩梢及果实汁液,引起刺吸点以上叶脉变黑,叶肉组织颜色变暗枯死,致使蕾、花凋落,生育期延长,形成畸形果、果荚不实或瘪粒;严重时全株瘪荚,颗粒无收。
● 防控技术●
密切监测点蜂缘蝽田间种群动态,在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以上的地块,应采用农业、生物、化学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发生程度偏轻的地块,可结合防治其它害虫进行兼治。
01
农业防治
(1)首先冬前清理地边秸秆、枯枝落叶,可于地边收集,用土填埋,拍实越冬腐熟,作为来翌年田有机质,并可清除躲避越冬成虫,压低越冬虫源基数。
(2)其次,及时铲除田边早花早实的野生植物,避免其作为早春过度寄主,减少部分虫源。
(3)实行轮作,在大豆地块实行至少1年以上轮作期。
(4)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大豆机体抵抗力。
0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捕食性天敌有球腹蛛、长螳螂和蜻蜓,以及寄生性天敌黑卵蜂等对控制点蜂缘蝽的发生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03
化学防治
(1)防治适期:大豆开花盛期开始防治。
(2)防治指标:田间可见成虫开始防治。
(3)防治策略:大豆植株开花期、初荚期,也是点蜂缘蝽成虫产卵、若虫为害盛期,开始药剂喷雾防治,间隔10-15天,连续施药2~3次。鉴于点蜂缘蝽的飞行、移动能力较强、寄主较多,建议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
(4)药剂及用量(常量喷雾):亩用药液40~50千克,药剂搅拌均匀,喷雾周到细致,重点喷雾部位是大豆花、荚和嫩尖儿。
方案一: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甲维盐) 20~30毫升/亩;
方案二: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25毫升/亩;
方案三: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毫升/亩+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甲维盐) 15毫升/亩。
方案四: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克/亩。
● 注意事项●
1、施药作业人员要穿戴防护设施,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和抽烟。
2、施药时要注意天气情况,一般雨天、雨前、大风天气、气温高时不要喷药。应顺风喷药,以免施药人员中毒。
3、药剂防控随大豆生长发育适当加大亩用药液量,保证喷雾质量。
4、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直接加到喷雾器中不容易溶解均匀,所以需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把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再根据用药量添加到药桶中,加水后搅拌均匀。
5、操作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及时送医院治疗。
作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土肥团队 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袁立兵、毕秋燕、李秀花
相关知识
大豆症青防治技术
孟津区大豆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王二涛研究组通过微生物组多组学方法鉴定到大豆重大病害“症青”发生的“真凶”
大豆栽培六项稳产增产技术
商州:大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中国大豆病虫害现状及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大豆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网址: 权威发布:综合防治大豆“症青”的凶手——点蜂缘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6465.html
上一篇: 花肥其实自己就能做,省钱又好用, |
下一篇: 生物有机肥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