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分类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多分类任务,目标是通过已知样本的特征(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来预测鸢尾花的类别(Iris-setosa、Iris-versicolor、Iris-virginica)。该问题使用决策树算法,基于六折交叉验证,完成分类任务并分析结果。
总体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与预处理:加载并理解鸢尾花数据集,提取特征和标签。转换数据集格式以便于后续模型训练和验证。 算法设计与实现:使用决策树分类器(Decision Tree Classifier)作为主要算法。采用六折交叉验证策略,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保证类别比例平衡。 性能评估与优化:在每次交叉验证中,记录分类的准确率。计算所有折叠的准确率均值与方差,分析数据划分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 改进:通过调整树的深度、剪枝、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模型与使用网格搜索优化模型参数,提高分类准确率。 二、算法原理 1. 决策树算法原理:(1)基本思想:决策树是一种递归分割数据的分类模型,通过构建分裂规则将数据分为不同的子集,直至满足停止条件。分裂规则通常基于特征的某个阈值,选择能最大化信息增益或基尼指数减少的分割方式。
(2)构造过程:
根节点:从整个数据集开始,计算所有特征的分裂点。 分裂规则:使用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或基尼指数(Gini Index)选择最优分裂特征和分裂点。 递归分裂:对每个子节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停止条件(如最大深度、最小样本数)。 叶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