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óng dòu shēng nán guó , qiū lái fā gù zhī 。
yuàn jūn duō cǎi xié , cǐ wù zuì xiāng sī 。
唐诗三百首咏物抒情思念唐诗三百首的错误
相思
—— 王維
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óng dòu shēng nán guó , qiū lái fā gù zhī 。
yuàn jūn duō cǎi xié , cǐ wù zuì xiāng sī 。
译文上移复位附到原文右边译文下移
唐诗三百首的错误之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秋天来了,红豆在旧的枝叶上结出红色的果子。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愿君多采撷: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采摘。
相思:想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秋来发故枝”,秋天的时候,红豆又从旧的枝条上结出。故可能还含有故人之意。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时间一到想起友人,一语双关。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背景
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注意:文中分词不一定准确,请自行分辨。
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相思
1. 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 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南朝 宋 鲍照《代春日行》:“两相思,两不知。”宋 刘过《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客里归鞯须早发,怕天寒,风急相思苦。”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三:“相思只有甜味,单思完全是苦的。”
2. 指相思病。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天来好事里头藏,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个专治相思的圣惠方。”清 李渔《风筝误・鹞误》:“他若来讨,我只说二小姐为他害了相思,约他来会。”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别是发生了恋爱,犯了相思吧。”
3. 树名。又名红豆树。
唐 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原野无凡树,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辈。”
4. 果名。
宋 无名氏《采兰杂志》:“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
红豆
1. 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其色鲜红,文学作品中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前蜀 牛希济《生查子》词:“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清 孔尚任《桃花扇・传歌》:“莫将红豆轻抛弃,学就晓风残月坠。”宗璞《红豆》:“江玫坐在床边,用发颤的手揭开了盒盖。盒中露出来血点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
2. 指赤小豆。见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三・赤小豆》。
南国
1. 古指江 汉一带的诸侯国。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国语・周语上》:“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韦昭注:“南国,江 汉之间也。”
2. 泛指我国南方。
《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三国 魏 曹植《杂诗》之五:“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南唐 李煜《望江南》词:“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梼杌闲评》第三十回:“只见南国猩唇烧豹,北来熊掌驼蹄。”巴金《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小车飞驰着,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
3. 指南方国家。
《南史・齐本纪上》:“先是魏地谣言,‘赤火南流丧南国’。”此指南朝 齐。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中》:“近者沈约《晋书》,喜造奇说。称元帝 牛金之子以应牛继马后之征……而魏收深嫉南国,幸书其短,著《司马叡传》,遂具录休文所言。”此指南朝 梁。宋 张孝祥《二郎神・七夕》词:“南国,都会繁盛,依然似昔。”此指南宋。
4. 南国社的省称。
田汉《贺周信芳同志演剧生活六十年》诗之一:“手创移风肝胆壮,扶持南国意图新。”原注:“一九二七年信芳曾参加南国社,支持初期话剧运动。”详“南国社”。
故枝
旧的枝条。亦喻旧时栖居之处。
汉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薄援助者,不能追参于高妙,复敛翼于故枝。”唐 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诗:“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宋 秦观《春日偶题呈钱尚书》诗:“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元 陈基《秋怀》诗之六:“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
采撷
1. 摘取。
南朝 齐 谢朓《杂咏・席》:“遇君时采撷,玉座奉金卮。”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宋 苏轼《元修菜》诗:“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清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左爵相创设书局》:“爵帅于赈济之外,发银万两,购买茶笋,俾百姓得采撷于深山穷谷以为资。”
2. 选录。
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稽神录》,铉所著也。每欲采撷,不敢自专,辄示宋白,使问李昉。”明 文征明《<何氏语林>叙》:“刘义庆氏采撷汉 晋以来理言遗事,论次为书。”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戴子 高望以书一纸见示,采撷略备。”
采撷
犹采摘。
南朝 梁 沈约《咏杜若》:“不顾逢采撷,本欲芳幽人。”唐 王维《相思子》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宋 李彭老《摸鱼儿》词:“湘湖外,看采撷,芳条际晓随鱼市,旧游漫记。”参见“采摘”。
相思
1. 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 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南朝 宋 鲍照《代春日行》:“两相思,两不知。”宋 刘过《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客里归鞯须早发,怕天寒,风急相思苦。”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三:“相思只有甜味,单思完全是苦的。”
2. 指相思病。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天来好事里头藏,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个专治相思的圣惠方。”清 李渔《风筝误・鹞误》:“他若来讨,我只说二小姐为他害了相思,约他来会。”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别是发生了恋爱,犯了相思吧。”
3. 树名。又名红豆树。
唐 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原野无凡树,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辈。”
4. 果名。
宋 无名氏《采兰杂志》:“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於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於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於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 查看更多>>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鵰。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
笳鸣马嘶乱,争渡金河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鸣马嘶乱,...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
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相和歌辞 班倢伃三首 一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秋夜守罗帏,...
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相和歌辞 班倢伃三首 二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疎。那堪闻凤吹,...
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相和歌辞 班倢伃三首 三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
吹洞箫,望极浦。坎坎击鼓,渔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
来不言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来不言兮...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
王维诗全集>>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愿君多采撷,...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南歌子词二首 二— 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棊。玲珑...
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长相忆。罗囊绣两凤皇,玉合雕双鸂鶒。中有兰膏...
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
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宫词 十七— 花蕊夫人徐氏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却被...
世情世界愁杀人,锦绣谷中归舍去。">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 二— 贯休红豆树间滴红雨,恋师不得依师住。世情...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
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天仙子 一— 和凝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
相关知识
相思(xiāng s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雨中海棠(yǔ zhōng hǎi táng)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含笑花(hán xiào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初夏(chū xià)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雪中梅花(xuě zhōng méi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三衢道中(sān qú dào zhōng)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紫荆花(zǐ jīng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姚黄(yáo huáng)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花(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桑树(sāng shù)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网址: 相思(xiāng s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9241.html
上一篇: 王维《相思》“赠”予谁——名诗深 |
下一篇: 红豆生南国的红豆是什么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