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走进基地看发展】“星海”边的科技小院

【走进基地看发展】“星海”边的科技小院

“中国火龙果看广西,广西火龙果看隆安”,火龙果是隆安农产品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每一个红彤彤的火龙果背后都凝结着大量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种植与管理、病虫害防治、补光催花、土壤改善、品种改良升级、技术应用推广……他们在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上作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推进了隆安火龙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隆安县那桐镇金穗火龙果产业示范区。

在隆安县那桐镇的金穗火龙果产业示范区,每当夜幕降临,数万盏补光灯同时被点亮,一片辉煌灿烂的“星海”瞬间落进了火龙果田里。这片壮丽的“星海”,已经伴随贾子颖度过了七百多个日夜。

贾子颖在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实验台前忙碌。黄熙 摄

今年就读研究生二年级的贾子颖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每天早上,她都会来到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在实验台前开启新一天的忙碌。称重、搅拌、高温灭菌、密封保存……贾子颖一边轻车熟路地调配试剂,一边给观摩的师妹讲解相关知识。

贾子颖给观摩的师妹讲解相关知识。黄熙 摄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也是贾子颖正在身体力行的理念。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河南的北方人,回忆起刚到隆安的时光,贾子颖感慨颇多。一开始来到隆安,炎热潮湿的天气让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家中父母也表示疑惑:以前都是在实验室做研究,为什么读研了反而跑到乡下?但是贾子颖认为,广西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农学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她仍然坚持留在科技小院,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的“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贾子颖还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与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一起举办培训班,向农户们推介种植技术,“零距离”帮助他们增产增收。

在向父母解释了自己的工作后,他们也逐渐转变了态度,理解并支持女儿的决定。深入基层的日子不仅让贾子颖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村民的淳朴热情也使她感到分外暖心亲切。试验地的承包户夫妇听说贾子颖是外地人,千里迢迢到广西搞农业,都十分关心她的生活,过节时还会特地请她到家里吃饭。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明白了肩上负担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片“星海”更加璀璨夺目。

中国农业大学驻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硕士研究生 贾子颖:我看到科技小院对当地的企业,还有农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我在这边儿跟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和知识,这些对我的这个论文,包括以后的职业规划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据了解,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成立于2019年12月,其前身为创建于2012年2月的广西金穗科技小院,是广西首批成立的7家科技小院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与企业合作,旨在解决火龙果产业发展问题的科技小院。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采用“高校+农业种植企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香蕉和火龙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累累硕果。2023年4月,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小院”,是广西上榜的3家科技小院之一。科技小院建立以来,已累计进驻和培养研究生23人,成功申报51项农业技术发明专利,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驻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博士 迟志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累计服务种植基地大概有30万亩,这十年间举办了这个100多场的农民培训,累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也是在当地这个农业的种植合作社,还有种植基地农户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农业技术推广成绩。

文图/ 黄熙 摄/ 邓荣村

编辑/ 韦小妹

审核/隆佳丽

监制/黄艳英

隆安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

本微信号所发表的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版权属隆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如有侵权,隆安县融媒体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相关知识

科技小院助力国家标准研制,生态茶园建设促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扎根一线、实干思变!看这个科技小院助推“云花”发展
春耕时节专家“智囊团”走进科技小院
“云花”遇见科技小院——
常州科技小院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海南周刊丨海南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学院院长段耀威:果园里开出“最美的花”
海南周刊丨海南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学生院长段耀威:果园里开出“最美的花”
科技小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米”,新乡两家科技小院获评全省优秀科技小院
从“白花花”到“绿油油”——走进大安看盐碱地综合利用

网址: 【走进基地看发展】“星海”边的科技小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05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联播一瞬丨在夜晚的火龙果基地 遇
下一篇: 昙花跟火龙果花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