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东亚山水画交流的文化史考量——读石守谦的《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东亚山水画交流的文化史考量——读石守谦的《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美育学刊》 2016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东亚山水画交流的文化史考量——读石守谦的《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王利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在东亚文化研究中,以往的研究思路往往强调同中求异,着重寻求某国文化的独特性,如周作人所言:"我们如看日本文化……应当于日本文化中忽略其东洋民族共有之同,而寻求其日本民族所独有之异,特别以中国民族所无或少有者为准。"与该思路相异的是,随着现代资讯的发达,在全球一体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国际政治下,企图抗衡欧美所代表的西方文化,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梦云;赛博朋克动画电影中的东方元素解析[D];成都大学;2023年 2 杨雪;《秋实》系列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实践[D];河南师范大学;202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东亚山水画交流的文化史考量——读石守谦的《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J];美育学刊;2016年05期 2 赵京华周作人与日本文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3 胡令远;周作人日本文化研究方法刍议[J];日本学刊;2012年01期 4 刘伟,柴红梅周作人的日本文化研究理论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权鋆;浅议外来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12期 6 逄增玉;张树武;沦陷时期东北作家与五四作家对日本文化、文学的态度[J];日本研究;1993年04期 7 高增杰关于日本文化研究及其借鉴意义的探讨[J];日本问题;1986年03期 8 叶渭渠日本文化创造的主体——日本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J];日本问题;1989年05期 9 王小齐;透过生活习俗看日本文化的兼容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5年06期 10 谢忠宇试论日本文化的构成要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丹阳;手帕和日本文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刘江永;平山书画与日本文化祭[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3 王玲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文化人眼中的伪满——以岛木健作的《满洲纪行》为中心[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4 彭曦;文学视角下日本文化论的“光”与“影”——评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5 王兴中;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7年度报告 展望[A];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7年度报告[C];2017年 7 衷尔钜;中日文化交融的先驱——陈元赟对日本文化的贡献[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8 赵银亮;欧盟地区一体化与冲突管理机制相关性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吴玲;论西田几多郎的文化观[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蔡文姣;作为日本文化符号的色彩词汇——以“青”的文化语义为考察对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武晨明;仇英《桃花源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年 2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3 石坚;周作人:“士大夫”的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那迅川;希腊文学译介与周作人文艺思想体系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6 石圆圆;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D];复旦大学;2011年 7 段春锦;CAFTA背景下中国边界地区一体化效应[D];山东大学;2014年 8 傅玉娟;木下杢太郎日本文化论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怡;《日本文化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演讲汉英同传反思性报告[D];吉林大学;2018年 2 肖鹏展;从“歌留多”看日本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云薇;《日本文化財保護法》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大学;2017年 4 孙宇乾;[D];延边大学;2017年 5 佟明勇;通过经典解读日本文化的特点[D];延边大学;2013年 6 张媛媛;一位美国作家视角下的日本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段春春;加藤周一与二战后日本文化认同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毅;近代以来日本文化的变迁[D];西南大学;2012年 9 管延滨;周作人散文中的日本形象[D];延边大学;2009年 10 钱国栋;日本文化与其战后“普通国家”的战略追求[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陈洋;东京奥运传递哪些日本文化[N];环球时报;2021年 2 记者 王觅;《樱花乱》:在花落与刀霜中感受日本文化[N];文艺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郑周明;李长声: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日本文化[N];文学报;2013年 4 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李殿勋会见多米尼加左派团结运动总书记、地区一体化政策部部长米格尔·梅希亚[N];湖南日报;2024年 5 记者 彭琰;推动莞惠临深地区一体化发展[N];深圳商报;2022年 6 本报评论员;扩大有效投资 抓好项目建设[N];乌海日报;2017年 7 记者 赵永强;领会精神谋发展 突出重点抓落实 全力谱写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乌海新篇章[N];乌海日报;2017年 8 本报评论员;扩大开放协作 增强发展活力[N];乌海日报;2017年 9 记者 闫高乐;“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专题座谈会在我市召开[N];乌海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陈恒 曹元龙;共促经贸繁荣[N];光明日报;2017年

相关知识

洞天寻隐纪丨《第一届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汉学家艾朗诺眼里的中国文化与汉学研究
青绿山水画风格、青花瓷风格、木青铜器风格……湖北自然资源主题文化地图出版
一种植物新属以我校生态与环境学院周守标教授命名
七日之约 | 一个时代文化史的峥嵘岁月、走进西南联大
《中国花文化史》
【向两会报告】满城书香点亮文明之光 ——“读城·书香常德”全民阅读品牌建设综述
中国文明为何没有失落?
海天社推出国内首部《中国花文化史》
瑰丽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鄞州可移动文物特色解读

网址: 东亚山水画交流的文化史考量——读石守谦的《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花文化史
下一篇: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