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该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采用隔离种植,适时分期播种,机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提高鲜食玉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二、配套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及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糯玉米品种如垦粘1 号、金糯262 、万糯2000 、京科糯2000 、小黄粘等;甜玉米品种如脆王、奥弗兰和米哥等。
2.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等肥力以上地块。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豆茬、小麦、马铃薯等肥沃的茬口,不易在低洼、盐碱地块种植。
3.设置隔离区
为防止串粉,保证鲜食玉米品种固有的品质,必须设置隔离区,可进行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一般空间隔离方圆300 米内不能种植其它玉米品种。障碍物隔离种植150 米以上,时间隔离20 天以上。
4.适时播种
( 1 )精选种子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选粒大、饱满、纯度高、籽粒大小均匀一致、无病粒的种子,净度在98% 以上的种子。
(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15 天,选择明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面或席上,晾晒2 ~3 天。然后做发芽试验,芽率90% 以上。
( 3 )播种时期
当5 ~10 厘米地温稳定在10 ~12 ℃时适时播种。为早上市可采用覆膜和移栽的方法,覆膜播种可比直播提前一周进行。出苗或移栽后,最好是以错开当地的终霜为原则。根据当地积温的高低及选择的品种可错期播种,每隔7 ~10 天播种一批,最后一批不晚于6 月中旬。
( 4 )播种机械及播深
垄上机械精量播种。糯玉米播深3 ~5 厘米;甜玉米播深3 厘米,最好别超过4 厘米。保持播深一致,防治出现大小苗,造成熟期不一致。
( 5 )种植方式
65 ~70 厘米垄上单行种植或130 ~140 厘米大垄双行,垄上小行距40 厘米。还可与耐阴矮秆作物的合理间作,与黄豆、红小豆、芸豆等矮秆作物的间作。最好是6 :6 或6 :12 等方式,间作比根据玉米播种和中耕机械方便而定。这种高矮秆作物间作方式,既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又能通风透光,防止玉米的倒伏,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成穗率。
5.科学施肥
为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防止土壤肥力下降,应遵循有机与无机结合的原则。
( 1 )基肥
有机肥可作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 千克。
( 2 )种肥
每亩施磷酸二铵10 ~15 千克,硫酸钾5 ~7 千克。
( 3 )追肥
玉米追尿素每亩20 千克,最好在拔节前和大喇叭口前分两次进行,也可在7 ~9 叶期追一次,要根据土质肥沃程度、基肥、种肥量多少灵活掌握。玉米追肥要看天气,看墒情,看苗情。
6.播种密度
糯玉米的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 ~3300 株。甜玉米密度一般为每亩3200 ~3500 株。
7.田间管理
( 1 )定苗及去杂株
玉米出苗后及时定苗,以利培养壮苗,可在3 ~5 叶定苗。
( 2 )中耕
一般是二铲三趟。玉米定苗后要及时进行第一次深松,深15 ~20 厘米,不宜太浅。第二次中耕在拔节初期结合第一次追肥进行,中耕要培土有垄形,以不压苗为原则。第三次中耕在小喇叭口期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多培土,有利于提高地温和防涝。覆膜玉米在8 ~10 叶期要深松一次,以不损坏地膜为原则,在小喇叭口期把地膜去掉,结合追肥上土封垄。移栽玉米成活后要及时中耕,比直播要多中耕1 ~2 遍,以提高地温,促进幼苗发育。
( 3 )化学除草
根据田间的草相选择安全高效除草剂配方。播后苗前封闭处理,每亩96% 精异丙甲草胺60 ~80 毫升+40% 阿特拉津200 ~300 毫升。苗后茎叶处理可用30% 苞卫。
( 4 )病虫害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较重的地块,用戊唑醇拌种。
玉米螟的防治:以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为主。加强预测预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共放蜂3 次,每亩放蜂总量1.5 万头;BT 乳剂,每亩用100 ~150 毫升拌5 千克细沙心叶点施。
8.适时采收,及时加工
糯玉米适宜收获期为50% 植株吐丝期后22 ~28 天,玉米浆液近似粘糊状,手指一掐,浆液往脸上溅为略早,出水或不出浆都已过了最佳采收期。玉米下棒后应尽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脱水影响口感。
甜玉米适宜收获期为50% 植株吐丝期后16 ~22 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品尝一下,吃到嘴里脆甜,皮薄无渣,即为正好,否则为不适宜。
9.经济效益
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300 棒,每棒平均按0.5 元计算,亩产值1650 元。亩成本500 元,亩效益1150 元。
《帮忙》节目热线电话:
0451—82890011
《帮忙》栏目播出时间:
每天19:30—20:15
来源: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农业专班
责编:张立
审核:袁帅
监制:翟波涛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极光新闻
相关知识
西兰花论文范文 鲜食玉米—西兰花—菠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有关论文写作资料
日光温室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与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花青素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鲜食加工型白糯玉米石糯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鲜食玉米鲜食花生带状复合种植双季栽培”试验取得成功
甜玉米为什么甜?糖尿病患者能吃玉米吗……上海市农科院优质鲜食玉米进社区
鲜食玉米栽培与加工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网址: 农业科普 | 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1998.html
上一篇: 种植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要领是什么 |
下一篇: 玉米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