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作为全球重要的蔬菜作物,包括白菜、甘蓝、油菜、花椰菜、萝卜等,在农业生产和人类饮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侵染引起的根肿病(Clubroot disease)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对十字花科作物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该病害导致植株根部形成肿瘤,阻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最终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效果有限且对环境不友好,因此,挖掘抗性基因并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成为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策略。本文将系统阐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挖掘策略、已克隆的重要基因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根肿病的危害与抗性遗传基础
芸苔根肿菌是一种专性寄生生物,其休眠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使得病害防控极为困难。作物对根肿病的抗性通常表现为质量性状或数量性状遗传。目前已鉴定出的多个抗性基因座(QTL)和主效抗性基因,为理解抗性机制和开展育种奠定了基础。下表汇总了在十字花科主要作物中已定位或克隆的部分重要抗性基因。
抗性基因/位点名称物种(拉丁名)染色置抗性生理小种基因类型/功能 CRa芜菁(Brassica rapa)染色体A03小种2, 4TIR-NBS-LRR类抗病蛋白 CRb白菜型油菜(B. rapa)染色体A08小种4未知(已精细定位) CRk芜菁(B. rapa)染色体A08小种3, 5, 8TIR-NBS-LRR类抗病蛋白 PbBa8.1甘蓝型油菜(B. napus)染色体A08多种小种主效QTL CRd欧洲油菜(B. napus)染色体A03小种2, 4未知(与CRa同源) Rcr1花椰菜(B. oleracea)染色体C07小种2未知(主效QTL)抗性基因挖掘的策略与技术
挖掘根肿病抗性基因主要依靠现代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策略通常包括:
1. 遗传群体构建与QTL定位:通过将抗病和感病亲本杂交,创建F2、BCP、RIL或DH群体。利用SSR、SNP等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分型,结合病害表型鉴定,进行连锁分析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将抗性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的特定区间。
2. 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更密集的分子标记筛选大量重组单株,不断缩小候选区间,最终克隆目标基因。例如,CRa和CRk基因就是通过此方法在芜菁中成功克隆的。
3. 比较基因组学与同源克隆:利用十字花科作物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根据已克隆基因(如拟南芥中的抗病基因)的序列信息,在其他作物中寻找同源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
4. 转录组与功能基因组学:通过RNA-Seq技术比较抗病和感病材料在病原菌侵染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出可能与抗病反应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利用VIGS(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或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功能验证。
分子育种的应用与展望
随着抗性基因的不断挖掘,分子育种技术为培育抗根肿病新品种提供了强大工具。其主要应用方式包括:
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针对已克隆的抗性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育种早代进行基因型检测,从而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携带抗性基因的个体,显著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例如,利用与CRa、CRb紧密连锁的标记已成功应用于白菜和油菜的抗病育种中。
2. 基因聚合(Gene Pyramiding):为了培育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品种,通常需要将多个不同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聚合到同一个优良遗传背景中。MAS使得这一过程变得高效可控,有助于应对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异。
3. 转基因与基因编辑育种:虽然目前直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十字花科蔬菜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潜力巨大。新兴的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基因功能验证,更可以精准地编辑感病基因或增强抗病基因的表达,为创造新抗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仍面临挑战,特别是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快、抗性容易丧失等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挖掘广谱、持久的新抗性基因,解析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并利用多种育种技术手段相结合,最终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蔬菜新品种,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抗性遗传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抗性遗传及r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侵染生理与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专家点评Cell | 周俭民/陈宇航合作解析广谱抗根肿病基因“卫青”的分子机制
我科学家克隆并解析广谱高抗根肿病基因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pdf
基因组学时代芸薹属抗病基因的挖掘与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广谱高抗根肿病基因“卫青”的克隆及机制研究获进展
广谱高抗根肿病基因“卫青”的克隆及机制解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治获突破
网址: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抗性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2599.html
上一篇: 炸鳞的病因和症状及防治方法 |
下一篇: 稷山县林业局利用管氏肿腿蜂和花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