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科研人员“组装”基因 破解水稻高产、好吃矛盾

中国科研人员“组装”基因 破解水稻高产、好吃矛盾

中新社合肥1月18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8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科研人员通过8年攻关,将水稻中的高产和优质基因筛出,重新“组装”改良水稻品种,破解了水稻“高产不好吃、好吃不高产”的难题。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刘斌美副研究员介绍,品种是影响稻米口感最关键的内因,生长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技术等是外因,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生产出好吃的大米。

他说,目前中国大米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如日本越光、泰国香米、巴基斯坦的巴斯马蒂等,最贵的价格超过人民币100元/斤。而中国国内公认最好吃的大米是黑龙江五常产的稻花香品种,具备优良品质基因和土壤肥沃、成熟期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但由于稻花香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仅限于东北五常区域,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科研人员通过解析巴基斯坦basmati和美国稻lement品质的关键基因,分别发现gw8和gw7基因对于提升稻米品质、外观、产量有重要作用。相关成果两次发表于世界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与中科院遗传所长期合作开展水稻种质创新和应用研究,利用最新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将gw8、gw7等高效基因进行人工杂交聚合,以离子束诱变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获得一个长粒型突变体为低盘品种,选育出优质水稻新品种——科辐粳9号。

经过3年以上的栽培适应性试验以及市场前期推广,“科辐粳9号”适合作为单季或双季晚稻生产,应用范围广泛,在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均可以种植。

目前,该品种推广提出五年规划,通过自租和种田大户种植,实现2万亩的种植规模。(完)

相关知识

中国科研人员“组装”基因 破解水稻高产、好吃矛盾
中国专家发现水稻高产优质基因
我国科研人员找到控制水稻多粒簇生关键基因 可促进增产
[新京报] 我国科研人员找到控制水稻多粒簇生关键基因 可促进增产
助力粮食安全 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
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
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土壤根瘤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研究
分析三千多种水稻品种基因序列,中国科学家揭秘植物免疫机制
这种水稻,为何“多胞胎”扎堆生长?

网址: 中国科研人员“组装”基因 破解水稻高产、好吃矛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88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新发现两个
下一篇: 山西省在谷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