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译文摘下荷花当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粉红色的荷花映酒中,杯里时时翻红浪。
注释旋:随时就地。当:当做,代替。红浪:指人面莲花映在酒杯中显出的红色波纹。
赏析此句描写了女子们在泛舟采莲时饮酒逗乐的情景,表现了女子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土气息的女儿行乐图。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阁 同:搁)
译文
荷花底下,忽听到双桨击水的声响,不一会,一群女友来把我寻访。摘下荷叶当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粉红色的荷花映酒中,杯里时时翻红浪。
清新的荷香、醇美的酒味,搅在一起;粉红的荷花、粉红的脸蛋,同映酒缸。绿色的荷叶丛中,醉了正好躺一躺。一觉醒来抬头望,船头搁浅在沙滩上。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此调原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南北曲均有。
逡(qūn)巡:宋元俗语,犹顷刻,一会儿。指时间极短。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首句“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着墨不多而蕴藉有味。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是一个倒装句,即“旋将荷叶当酒盏”的意思,倒文是为了协调平仄和押韵。这个“旋”二字,与上面的“忽
欧阳修以《渔家傲》词调共作了六首采莲词,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江辛眉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75-476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词中的采莲女活泼、大胆、呼之欲出,诗中写花底敲桨,荷叶当盏;花映人面,醉依绿阴,起风格清新婉丽,又巧用俗语,化俚为雅,妙趣盎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极有生活情趣。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355篇诗文 ► 1798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全诗赏析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唐宋词之欧阳修《渔家傲》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世界关注:以莲花为主题的廉洁诗句集锦来了!含有莲的诗句100首看这里
《芦花》董嗣杲
荷花诗词
有关荷花的诗词
莲花名句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全诗赏析
荷花的诗句古诗大全(精选25首)
网址: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0685.html
上一篇: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
下一篇: 唐宋词之欧阳修《渔家傲》原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