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冬梅 陈鹏新)
暮春踏青,万物萌动。走进临泽县鸭暖镇千亩芦笋种植基地,犁地机来回穿梭“画”出标准的“线谱”,几十名工人紧随其后栽植芦笋幼苗,田间焕发着勃勃生机。
“今年新栽植的幼苗即将全部移栽完毕,明年4月就能采摘。1.4米的行距,亩均所需幼苗3000株,比东部地区可多栽植1000多株,山东芦笋亩均收入1至3万元,就连武威市每亩效益也在1万元以上,临泽的农业发展条件这么好,效益一定也差不到哪去。”正在指导工人移栽幼苗的盛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正毅介绍说。
“芦笋是一年种、多年生的作物,种一茬就能收十年左右,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公认的保健蔬菜,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耐轻度盐碱,耐寒、耐旱且温度适应性强,特别适合我们本地种植。”对发展芦笋种植,李正毅介绍说:“这几年玉米制种、甜叶菊效益下滑,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我们找到了适宜本地发展种植的产业--芦笋。”为寻找新的出路,两年前李正毅多次赴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多地考察,对比分析临泽的气候、土壤符合芦笋种植条件,而且经济效益好。
芦笋春管正当时。走进去年的芦笋种植基地,一排排嫩绿的笋尖已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冒出枝芽,点点新绿钻出泥土分外喜人。在李正毅的带动下,去年开始种植芦笋的李怀军头一年就试种16亩,他信心满满地说:“出土最早的芦笋已经10公分了,一天一个样,这几天已经开始收了。”
去年该镇引导盛旺公司邀请山东高级农艺师、芦笋技术专家赵效山以技术形式入股,从移栽、管理到收获各环节全程技术跟踪指导,确保芦笋种植质量和效益。“公司和山东、河北的企业签了订单,去年种植的2500亩马上就可以见效了,收入5000元不成问题,以后做好田间管理和采收就好。”李正毅在基地上介绍说。
在芦笋保鲜库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正忙碌着完成后续的收尾工作,李正毅说:“建成1200立方米的冷库可供芦笋外销周转使用,公司在种植生产、技术服务、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上都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临泽这边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种出来的芦笋品质好,市场行情稳定,一定能‘畅销两旺’。”河北得利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王鹏说。
今年该镇依托盛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五泉村流转土地1300亩,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芦笋产业。公司与山东恒盛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绿色食品加工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速冻芦笋加工厂开展芦笋加工和出口,实现产品就地加工销售,提升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该镇在培育发展主体、打造产业品牌、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围绕玉米制种、蔬菜、草畜、林果、新兴产业,加大对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鼓励通过集中规模流转土地,带动更多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关知识
香甜软糯市场俏 临泽鸭暖镇迎无花果采摘季
甘肃临泽:小小芦笋撬动农民致富梦
芦笋露出“尖尖角”乡村振兴“金引擎”
【基层动态】鸭暖镇总工会开展“巧手筑花艺 巾帼绽芳华”女职工插花竞赛
临泽向日葵花盛开 沃野披上“黄金甲”
【视频】临泽:芦笋套种高原夏菜 破解当年发展增收难题
临泽:无花果争“鲜”成夏日“新宠”
甘肃临泽:一粒种子的“逆袭”之路
临泽:流沙河流域生态恢复综合治理 再现“戈壁水乡”
四龙镇芦笋示范种植点亮现代生态农业“兴”希望
网址: 临泽鸭暖镇:芦笋尖尖角托起新希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0726.html
上一篇: 甘肃山丹县社:芦笋产业注入乡村振 |
下一篇: DB36 T 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