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花果管理技术
第一节 疏花疏果技术
疏花疏果是实现优质、稳产的主要措施。正确的应用疏花疏果技术,可减少果树贮藏养分的无效消耗,调节果树营养的供需矛盾,促进来年的花芽数量和质量。增进当年果品品质,达到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一、留果(花)量的确定
果树生产当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有:
1、按亩留果法 盛果期果园亩产量控制在2500-3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果按4-5果计算,每亩留10000个左右,再加上20%的保险系数,每亩总果量约为12000-15000个左右,如亩栽55株的果园,每株留果量约为200-250个左右。
2、按间距留果 即在疏花疏果时按25㎝左右间距留一果,此法简单易行,容易掌握。
二、疏花疏果的方法
疏花疏果要坚持疏早、疏小、先序后朵再定果的原则,规范疏花定果技术。一般需要经过休眠期疏枝、花序分离期疏序、花期疏朵、坐果后定果四次完成。在疏花疏果上要注意克服两个倾向:一是怕冻不疏的倾向,通过早疏,可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花朵的抗动力,也是一个防冻保花措施;二是一步到位的倾向:有些农民怕麻烦,疏花时一次到位,一序一花,均留同一类型花朵,很不利于防冻,当冻害发生时,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1、休眠期疏枝 根据留果量,对多余的串花枝、过密的临时结果枝,特别是对细弱果枝,进行及时疏除,减少花量,节约养分。
2、花序分离期疏序 在4月中旬花序分离期,按间距留序,一次性疏除多余花序,对花序要从花梗处一次疏除,注意在疏序时,只疏除花序,不疏除果台,以促使果台副梢萌发、成花,达到以花换花的目的。
3、花期疏朵 每个花序一般是5朵以上,疏序后紧接着进行疏朵,每序留2—3朵,其余一次疏除,苹果留花应以中心花为主。
4、坐果后定果 一般在花后两周进行定果,这时由于授粉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落果以开始脱落,可选留果形端正、发育良好的中心果,每序一果,对畸形果、病虫果及疏花时多留的果全部一次疏除,在留果时,根据树体强弱情况适当调整,即强枝多留、弱枝少留;顶花芽多留、腋花芽不留或少留;侧生、下垂果多留,直立果少留。
第二节 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苹果属异花授粉作物,自花结实率低。尤其气候不良条件下,授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县苹果花期由于受低温霜冻的影响,加之授粉树不足,富士苹果坐果率低,果形不正,优果率低,已严重影响到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采用人工授粉技术是解决目前我县红富士苹果坐果率低,品质下降的关键技术。
一、合理配置授粉树
新植果园按15%—20%的比率配置适量授粉树,在此基础上,还可采取以下辅助措施,以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
1、花期放蜂:果园放蜂可明显提高果树坐果率,一箱蜂可保证5-6亩苹果园授粉问题,在果园放蜂期间切忌喷药,还可采用壁蜂授粉。
2、高接花枝:当授粉品种缺乏或不足时,在树冠高处嫁接秦冠、黄元帅等花粉量大的花枝,以提高授粉率。对高接枝在落花后进行疏果,避免坐果太多而花芽形成不好而影响来年授粉。
3、挂罐和震动花枝:在授粉品种缺乏时,也可在开花初期剪取秦冠、黄元帅等授粉品种的花枝,插在水罐或瓶中挂在需要授粉的树上,以代替授粉品种;或在花期剪取授粉品种的花枝,在需要授粉的树上震动,增强授粉机率。
二、人工授粉
在授粉品种缺乏或花期天气不良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保证当年产量和果实品质。
1、花粉采集:花蕾期采集秦冠、金冠等花粉量大的花序,在房子里铺上报纸,拿两朵花序对搓,让花药落在报纸上,阴干,用细箩过去杂质待用,也可直接购买成品花粉。
2、授粉方法:(1)人工点粉:将花粉用人工点在枝头上,此法费工,但效果好,为了节省花粉,可加入填充剂稀释,比例为1(花粉):10填充剂(滑石粉或淀粉)。(2)液体授粉:把花粉混入10%的糖液中喷雾。50克花粉+10公斤水+1公斤砂糖+10克硼酸,盛花期喷为好。
三、生长调节剂应用
保丰灵、蛇果美等所含的苄氨基嘌呤、赤霉酸A4、A7等均属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功效,可有效的补充由于自然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的内源激素的不足。可在初花期和末花期各喷一次300-400倍的保丰灵或蛇果美,能有效的提高坐果率和果形指数,如与花粉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第三节 苹果花期霜冻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花期霜冻是我县苹果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几年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依据我县的气候特点,果树的物候期和霜冻的发生规律,4月25日—5月6日是晚霜危害的关键期和预防的重点时期,此期正值我县苹果、梨的初花期至幼果期,而花器及幼果对低温的忍耐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较严重的霜冻,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搞好花期霜冻预防,是保证果产业产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预防和减轻霜冻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一、综合应用农业措施,增强树体组织对冻害的抵抗能力
一切能使树势健壮、花期饱满的栽培措施,都具有提高树体防冻能力的作用。主要是早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合理修剪,及早蔬花,减少养分的不必要消耗;加强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提高树体抗逆能力;花前及时补充肥料,提高树体抗冻能力,可在萌芽期用氨基酸液肥进行涂刷树干,发芽后喷洒磷酸二氢钾、尿素、氨基酸钙等高效肥料,及时补充树体营养,提高树体细胞浓度,增强抗逆性。
二、早春灌水
在土壤解冻至开花前对果园进行灌水,可有效地降低地温,推迟果树物候期2-4天,能避开晚霜危害,达到防冻目的。同时,由于灌水,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土壤的热容量,使接近地面的空气不会暴冷暴热,对气温变化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三、烟熏防霜
熏烟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预防措施,但必须要群防群放,不能单打独斗,孤军作战,要通过大面积放烟,在园内上空大范围形成烟雾层,才能达到预防目的。当气象预报气温低于组织器官受冻的临界值(苹果花芽萌动期忍受的临界最低气温为-2.8℃至-3.8℃,花期为-1.7℃至-2.2℃,幼果期为-1.1℃至-2.2℃)时,要进行烟熏防冻。具体方法是:在冻害来临前一天下午,提前做好生烟准备工作。用落叶、作物秸秆、杂草等(有条件的可加入废柴油)在果园上风口处,每亩堆放6—8堆,草堆外覆湿草或湿土,使其点燃后只放烟而不产生明火。在晚上气温降至2-3℃时,时间凌晨4-5时点燃草堆,使其不断产生浓烟,当柴堆燃尽时,要及时加燃烧材料,使放烟持续到日出。放烟后,在果园上空形成烟雾层,产生“温室效应”,使地面的热辐射不能散失。湿冷空气侵入时,遇烟尘凝结成雾滴,也是一个放热过程,一般可提高园内温度2℃左右。能起到很好的防霜冻作用。
四、加盖防护设施
加盖遮阳网,塑料布等遮盖物也是防止冻害的手段,有条件果园的可于晚霜来临之时,在树体上覆盖遮阳网、塑料布进行防霜。
第四节 苹果套袋技术
实施苹果套袋是生产优质绿色果品,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果品市场占有率,最终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技术途径;是实现我县果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套袋果以其果面光洁、色泽艳丽、无污染、质量好等优点,备受市场青睐,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开,和普通锅销售差价保持在1.5—2元/公斤左右,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为广大果农进一步科学规范的掌握技术,生产中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套袋条件
有良好的综合管理基础,树势健壮,枝量适宜,通风透光,肥水充足,病虫害防治适时。
二、果袋选择及鉴别
目前我县市场上的苹果果袋有几十种,建议广大果农在选择果袋时对无厂址、商标、没有申报登记办理许可证的果袋最好不要选用,以免造成苹果早期脱落、烧伤、畸形、退绿不好、着色灰暗不均,严重影响果品质量,鉴别的几种方法:
1、看外观 果袋外观要求平整、光洁、被粘合部分牢固;下方通气孔明显,上方果柄孔圆齐,质量较高果袋均为木浆纸,外袋纸外面颜色黄色偏绿,过绿、过黄或发黑、发亮的均为外纸质量不可靠。外袋纸内面一般为黑色,要求均匀不透光,内袋纸为红色或暗红色,单面蜡或双面蜡的亚光纸,蜡面均匀,透光柔和。
2、用手摸 外袋纸手感要薄厚均匀,不能过后或过薄,纸张柔软而有韧性,用双手大拇指与食指捏紧后,纵向及横向撕,用力越大,说明纸张拉力越好。拉力小的只带,遇水变形后难以复原,纸张紧贴在果面上造成日灼、落果、畸形等。纸张发脆过硬的,透气性差,过于柔软,张力不足,遇水易透黑。
3、用水浸 在同等条件下将几种果袋浸于水中比较一下湿水速度,水干后的变形程度,外纸表面是否露出黑斑。如出现变形、露黑均为不合格纸袋。
三、套袋时期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套袋时期 苹果落花后35—40天开始,我县以6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宜,套袋时间一般选在每天上午8时至11时,下午3时至6时为宜,注意应避开中午的 高温时段。在套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套袋前将果袋放于潮湿处返潮柔韧;幼果选定后,小心的出去附着在果实上的花瓣及杂物切勿将叶片等套人袋内。
②果袋膨开呈筒状,通气孔打开,幼果处于袋子中央,在袋内悬空,以防止果袋摩擦果面及日灼。不要将扎丝缠在果柄上,袋扣要扎紧,以免害虫爬入袋内危害。套袋时,用力宜轻,尽量不碰触幼果。
③套袋时,主张全树套,先套树上果、内膛果,再套外围、树下果。要避开中午12点到下午2点高温时段,持续高温天气(一般是指30℃以上)不要套;早晨露水未干时杜绝套袋,以避免幼果产生果锈。
④把握时机,防治病虫,谢花后至套袋前是霉心病、轮纹烂果病、斑点落叶病等病害的浸染和发病期,更是红蜘蛛、蚜虫、卷叶蛾类、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发生期,因此,套袋前2—3天全园必须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同时补充一定量的钙。这次喷药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果实的质量,因此,必需精细、高档施药,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有:杀虫杀螨剂(苦参碱、吡虫啉、齐螨素等)杀菌剂(进口甲托、金家托、烯唑醇、戊唑醇等)补钙药剂有(氨基酸钙、肽神等)。
四、摘袋的时期与方法
摘袋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套袋的预期效果,过早摘袋,果面颜色暗,光洁度差;过晚摘袋,果实着色慢,色泽淡,贮藏易褪色。
1、摘袋时期 一般要求果实在袋内生长时间为90-120天,因此我县的去袋时间应在9月20日左右至国庆前摘除结束。一天中适宜摘袋时间为上午的9时至11时,下午3时至5时。
2、摘袋方法 摘袋一定要分两次进行,除外袋前5—7天,将接触到果袋部分的叶片及可能影响到光照的叶片摘除,除袋时,沿袋切线除掉外袋,4—5个晴天后再摘除内袋,中途如遇阴雨天,除内袋期要加上阴雨天数,上午除南侧下午除北侧纸袋,一定要避免中午日光最强时间摘袋。
五、摘袋后果实管理
摘果、转果、收反光膜及适时采收,是提高套袋果优果率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全面加以实施。
1、摘叶、转果 摘袋后及时摘叶、转果。摘叶即是摘除紧贴果面影响着色的叶片,能有效避免叶斑,提高全红果率,但切忌一次摘除过多,否则将削弱树势,既影响当年果实着色和光洁度,又影响来年花芽质量。转果时,用改变枝条位置和果实方向的方法,将果实阴面转向阳面,为防止果实转回原位,可用透明胶带将果实固定式之充分受光。转果时间掌握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进行,以防发生日灼病。
2、铺反光膜 摘袋后立即在树盘下铺反光膜,有效改善树冠内和下部光照情况,使树冠下部果实,尤其是过时萼洼部充分着色。铺时行间留出作业道,距树干1米左右,向内稍倾斜,边缘固定。果实采收前1—2天收起洗净、晾干,第二年继续使用。
3、适期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果实着色情况,适期分批采收,一般采收适期为除袋后15天左右,过早采收着色过淡,品质较差;过晚采收则着色过深,缺少光泽。
相关知识
静宁县2024年7
青梅标准化栽培技术
【静宁】原安镇1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正式投产运营
静宁县羊肚菌种植技术发展农场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四河镇石河村村委会左侧邮政编码743416)
寒富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黄瓜标准化栽培技术课件.ppt
有机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黄土高原结出“致富果”——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新观察
胡萝卜标准化栽培技术
大蒜标准化栽培技术
网址: 静宁县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第五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1407.html
上一篇: 怎么判断罩杯(怎么判断罩杯abc |
下一篇: 消费者居家饮食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