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又称佛头果、释迦,属于番荔枝科,番荔枝属落叶小乔木,原产热带美洲,现全球热带地区有栽培。据《台湾府志》记载,中国以台湾栽培最早,于400多年前由荷兰传入。目前,台湾、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番荔枝与荔枝、芒果、菠萝、山竹子并称世界五大热带水果。
番荔枝因外形酷似荔枝,故名“番荔枝”,含蛋白质2.34%,脂肪0.3%,糖类20.42%;种子含油量达20%。树皮纤维可造纸。根可药用,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郁、脊髓骨病;果实可治恶疮肿痛,补脾,紫胶虫寄主树。
一、番荔枝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番荔枝在中国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并且认为它可能先传入台湾,再传入广东、福建等地。1964~1992年间台湾、华南农大等地相继从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地引进圆滑番荔枝、牛心番荔枝、“吉夫纳”番荔枝、刺果番荔枝、“非洲骄傲”番荔枝、伊拉麻番荔枝等番荔枝品种。中国番荔枝引种历史悠久,许多品种在引种过程中未记录,引种来源及时间难以考证。
番荔枝具有粗生易管,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病虫害少,速生、丰产、早结果、寿命较长的特点。引种早期,番荔枝多采用种子繁殖,随着引进品种的多样化,苗木培育、繁殖技术、建园管理、整枝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等栽培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番荔枝种植以肥沃、疏松、微酸(pH 5.5~6.5)水位较低的砂质壤土为好。施肥以氮肥为主,在挂果期分几批增施有机肥配合复合肥、磷钾肥。土壤缺水和水涝都会影响番荔枝的长势和开花坐果。番荔枝花雌雄异熟,自然座果率低,人工授粉能有效地增加番荔枝的坐果率。树体的整形修剪分冬夏2次,夏季修剪结合产期调节,可把果实的采收期延长至冬春水果淡季;适时的疏果与套袋能提高果实品质。
二、番荔枝的主要种类和品种
台湾台湾是我国释迦种植历史最长的一个地区,树种覆盖番荔枝属里的四大种类,品种也比较多,但生产上真正成为规模种植的并不多,仅有台东一号、凤梨释迦、大目释迦、软枝种、粗鳞种等寥寥几个品种。现将台湾释迦种植的最主要种类和品种简介如下:
1、主要种类
(1)普通番荔枝:半热带半亚热带性的释迦种类,为半落叶的小乔木或灌木,高2-7米,叶互生,揉碎有臭味,花单生或2-4朵顶生或腋生,果实为聚合果,形状多样,有圆形、心脏型、广卵形和圆锥形,果目突起明显,成熟时为浅黄绿色,软熟后肉质嫩似豆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0%以上,风味甜香。缺点是种籽较多,每只果有30-60粒种籽,而且外形不端正,果个不均匀。
(2)秘鲁番荔枝:又名高山番荔枝,属半亚热带半热带的释迦种类,为落叶性小乔木。树势直立或开张,树高大部分为3-6米,最高的可达7-8米,枝条柔软密生,呈灰色,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呈现卵形、圆球形或圆锥形,果肉细嫩乳白,状如冰淇淋,风味浓甜微酸。但因其性喜冷凉气候,在热带低海拔地区生长结果性状不佳。不过,由于它比别的番荔枝耐低温,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华南高海拔地区反而更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3)刺番荔枝:为常绿小乔木或低矮灌木果树,树高3-7米,枝条圆筒状,有细小的裂纹,表皮粗造、带红褐色,叶互生,揉碎有强烈的异臭味,果实特大,单果重可达4千克,有酸味,是纯热带的果树,在台东地区越冬都有难度,而且种籽多、品种差,种植的面积不多。
(4)阿蒂莫耶番荔枝:生长旺盛,树势开张,枝条密生,叶披针形至卵圆形,花单生或2-3朵腋生,果形与秘鲁番荔枝相似,果面平滑,果皮能整块剥离,可溶性固形物约在18-22之间,口感甜而不腻,鲜食品质最佳。适应性优于普通番荔枝,在台湾的种植面积较大。
二、主要品种
1、粗鳞种:普通番荔枝种类,台湾的早期释迦品种,树体高大,叶片宽,椭圆形,表皮粗糙,鳞目大且凸起,果实硬熟期鳞沟深陷呈奶黄色,鳞目为绿色,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28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0-22%,可食率高,种籽较少,外观成熟度尚明显,是早期的代表品种,只是易受气候逆境影响,产量不稳定,栽植面积有逐年减少情形。
2、细鳞种:普通番荔枝种类,台湾的早期释迦品种,树体较小,叶片披针形,小但茂密。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仅有200克左右,略扁形,果表鳞目小,鳞沟浅平,鳞目为黄白色或黄绿色,平滑,品质较佳,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3%左右,且肉质细密,丰产性状好。但由于种子多而果肉少,可食率不高,商品价值差,目前已逐渐淘汰,被软枝种所取代。
3、软枝种:普通番荔枝种类,台湾的早期释迦品种,果表鳞目深绿色,大且突起,光泽度低;叶片大如手掌,枝梢下垂,长枝条较软,果实大,果皮薄,果肉比率高。缺点是适采期鳞沟展开不明显,由外观较难判定成熟度,后熟软化快,容易裂果,不耐贮运。但因产期早,产量高而稳定,很受农民钟爱,所以栽培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4、台东一号(都兰种):台湾早期从土释迦选育出来的代表品种,产量较稳定,果实比重大,单果重350克左右,果表鳞目大且突起,外观鲜明亮丽,果面光泽度高,鳞沟呈奶黄色,外观成熟度明显,果肉利用率及肉质口感良好,商品价值高,采后货架期较长。产量稳定,为台东所广泛种植。惟对低温逆境耐受度较差,管理不当或气候变化剧烈时,易发生裂果、落果现象。
5、台东二号(大目释迦):大目释迦果表鳞目很大,光泽度高,果实硕大,果实平均重约900克,最大可达1,200g以上,种子小且少,果粒比重小,口感似软枝种,但肉质较好且糖度较低,约20~24°Brix间,果肉率50%左右,平均每果种子数为71.8粒,果实采收后至软熟日数约4~6日,主要产期在7月至来年2月间。
6、非洲骄傲:是台湾凤梨释迦种下的一个品种,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栽培品种。该品种树势开张,生长旺盛,早结丰产,较耐低温,在0℃时也无明显冻害。平均单果重380克,可溶性固形物25%,总糖18.3%,酸0.37,风味香甜,无需人工授粉,无大小年,稳产高产,是台湾南部地区的首选品种。
7、Marooch Gold:台湾最新引进的释迦品种,树体生长旺盛,雄雌蕊同花,无需人工授粉,自然坐果率高,果实外观端正平滑,平均单果重450克,肉质柔软,色如白玉,种籽较少,品质比非洲骄傲还好,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品种,但目前栽培还不多。
三、番荔枝的病虫防害
据调查统计,番荔枝虫害有25种,其中,红蜘蛛、介壳虫、蓟马、木蠹蛾、柑橘小實蝇、斑螟、蛀果虫危害较重;生理性裂果和果实黑点病是常见果实生理性病害;常见病理性病害有18种,其中焦腐病(黑腐病、蒂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软腐病危害较为严重,而焦腐病是为害广东省番荔枝果实最重的病害;
1、炭疽病
危害症状:主要造成落叶、黑果、烂果。
防治方法:在新梢抽发和谢花座果期,喷药1-2次,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根腐病
引发病因:积水、伤根、高温高湿、施用未腐熟的垃圾杂肥易引发该病,施用发酵腐熟的豆麸、禽畜粪等有机肥,有利抑制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及时挖除病株烧毁,迹地撒施10:1的石灰、硫磺粉,每株地施0.5公斤。
3、蒂腐病
危害症状:主要引起死苗,枯梢、烂果。
药剂防治:新梢萌发后或谢花座果期,喷药1-2次(可结合炭疽病防治),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的波尔多液。
4、红蜘蛛
防治方法:查虫适时喷药,查不到捕食螨,红蜘蛛密度每叶2只以上,并趋发展上升时,全面喷药: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5%的哒螨灵1500-2000倍液或24%的螺螨酯悬浮剂3000-5000倍液防治。
防治方法:在春秋两季新梢期和幼果期。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倍液防治。
四、番荔枝的采后贮藏与加工利用
1、采后贮藏
番荔枝完熟后柔软,无法运输,早期主要通过提前采果来增加果实的耐贮藏性。通常果实在果色转青黄,鳞目之间的缝合线开始松散,呈现乳白色浅沟时,即8~9成熟用枝剪带果柄剪下,经3~7 d,即可后熟食用;采收须轻采轻放。根据需要确定采果期,自销以常规采期采果,远销市场的以提前2~3 d采果以提高耐藏性。
番荔枝采后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常温下不耐贮藏,严重制约中国番荔枝产业的发展。此后,学者们对番荔枝的裂果原因与预防措施、适期采收、采后生理生化和防腐保鲜技术、外源物对耐贮性影响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形成了番荔枝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2、加工利用
番荔枝果实甜酸适中,风味佳,营养极其丰富,具有养颜美容、补充体力、健强骨骼、预防坏血病、增强免疫力、抗癌等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高营养健康食品开发前景。
番荔枝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聚酯类、环肽、萜甾和糖甙等,它们在抗肿瘤、抗疟、抗菌、免疫抑制、拒食及杀虫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番荔枝种子有消积杀虫之功,临床主要用于恶疮肿痛、驱虫等。番荔枝提取物粗多糖对正常HepG2细胞及胰岛素抵抗细胞具有糖消耗促进作用,同时,与生理胰岛素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呈非胰岛素依赖型。番荔枝种子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弱于维生素C。
相关知识
不拼颜值拼美味的怪异水果
番荔枝:一种不拼“颜值”拼美味的怪异水果#新鲜应季水果
水果六拼图片
Topkidz新品 春暖花开季,姐妹花拼颜值、看气质!
还在拼团买水果吗?快来识破骗局
拼多多烂水果怎么投诉(烂果投诉流程步骤)
今天,我们一起“拼”颜值!
“快乐生活—“Qi”拼”水果拼盘大赛
花的单词怎么拼
这些进口水果让你颜值飙升
网址: 科普|番荔枝:一种不拼“颜值”拼美味的怪异水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1521.html
上一篇: 水果农产品质量 |
下一篇: 亚热带水果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