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水田搬到“厂”里!智能化育秧为春耕生产“加速”

从水田搬到“厂”里!智能化育秧为春耕生产“加速”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期,3月7日,茶亭镇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创联联合社”)农民正抓紧进行早稻育秧工作,现场一片春耕繁忙景象。该合作社依托智能化育秧工厂,让传统的春耕和春管方式悄然发生变化,育秧不再“靠天吃饭”,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

走进创联联合社育秧厂房里,一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火力全开”。覆盖底土、消毒、播种、覆盖面土……只见工人们将经过提前浸泡的种子、培养土投入自动化设备内,随着一道道自动化工序的完成,育秧盘瞬间被填满,不到5分钟时间,160个制作好的育秧盘就经带式输送机送至智能温控大棚,工人再将其一盘盘整齐摆放在大棚内,等待其破土而出。

“以前的传统育秧,10个人一天最多育秧2000盘,现在这样一条生产线,3个人一天可以育苗10000盘以上。”创联联合社负责人刘展说,育秧工厂选用水稻原种甬籼15号种子,传统育秧方式会受倒春寒等因素的影响,出芽率不会很好,而育秧工厂集中培育秧苗时,如室外温度低于15℃,会将其送至可控温控湿的催芽室,这样出芽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智能育秧工厂集中育苗,不但节约了育秧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缩短出芽时间,保证春播生产不误农时。“传统育秧需要35天左右,而像我们今天移入大棚的育秧盘,22天后,就能移栽到农田里了。”刘展说。

要想种出品质高的水稻,浸好谷、育好秧是关键。而在育秧环节,创联联合社还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贯穿秧苗培育、管护的全过程。

记者看到,在另一边的育秧大棚内,前些日子移进的育秧盘,在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精心“照料”下,秧苗已一片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只要用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这些智能化设备就能自动运转起来。”工厂智慧化平台负责人余博文一边介绍,一边操作,随着手机端开关的打开,不到10秒钟,大棚里的自动喷淋系统开始运转起来,细密的水珠从喷头均匀地挥洒出来,显得秧苗愈发青翠。“该远程控制系统就像一个智慧大脑,是育秧工厂的‘指挥部’,可以按需实现水肥控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据了解,创联联合社智能化育秧工厂目前共有40个智能温控连栋育秧大棚,全部采用了先进的场地工厂化育秧技术,可实现多批次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育秧,是长沙目前最大的集中育秧工厂。

创联联合社理事长谭新龙介绍,去年,工厂总共销售了将近三万多亩的秧苗,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民增产增收。今年,工厂秧苗订单不断,截至目前,较去年增加了五千亩,预计到春插的时候,还要增加一万亩,并将在4月迎来出苗高峰期。

记者 | 朱小红 周俊杰

编辑 | 陈淡宜(实习)

原标题:《从水田搬到“厂”里!智能化育秧为春耕生产“加速”》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从水田搬到“厂”里!智能化育秧为春耕生产“加速”
高县:“智能”育秧 助力春耕生产“加速跑”
智能化机械育秧闹春耕——
秧苗坐上“过山车” 高县开启智能化育秧
工厂化育秧技术助力春耕生产
育秧从“田”到“厂” 我县智能化“育秧工厂”本月投产
江西智能育秧助丰产 感受春耕“科技范”
智能化育秧新纪元:流水线农业绿色革命
智能化种地 泉州春耕满满“科技范”
智能育秧设备受欢迎

网址: 从水田搬到“厂”里!智能化育秧为春耕生产“加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15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智能化设备让农业生产迈向“智慧化
下一篇: 潍坊寿光的“超级育苗场”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