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庄树鸿 黄奕群 文/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为提升春耕生产效率,洪濑镇顺和家庭农场投入50多万元,增添了一个“好帮手”——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
这是全省首台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有了它之后,农民把育秧工作从农田“搬”到了工厂,实现了育秧全程机械化。
全程机械化
育秧工作“搬”到工厂
自动化喷淋洒水系统、温控系统……27日,记者走进洪濑镇顺和家庭农场,工人们正忙着育秧。在他们的操作下,一个个秧盘通过自动化育秧设备流水线快速制作完成,随后自动分批送进一旁新建的南安市智能育秧中心。
智能育秧中心是一座宽敞明亮的智慧大棚。大棚里头,一台高5.5米、长34米、宽3.4米的大型育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农场负责人吕锦全将一个个撒好种子的秧盘整齐地放置在吊篮上。秧盘仿佛坐上了“15层的电梯”,通过自动滑轨上下循环,轮番接受光照和滴灌。
“传统的育秧,需要提前平整农田、灌水溶田等,再将撒好种子的秧盘放在田里,还要用竹子、薄膜做一个温室小棚培育秧苗,待秧苗长高后,再取秧插秧。”吕锦全告诉记者,2023年12月,农场引进了这台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经过安装调试,今年2月19日,该设备正式投入使用。有了新添置的“宝贝”,农场将育秧从农田“搬”到了工厂里,新鲜出炉的秧盘均被安放在了“W”形链式循环的育苗吊篮上,实现了育秧全程机械化。
“有了这台设备,我们就不需要提前做整地等工作了,省时省力还省地。别看这台设备只占地120平方米,但它可放置秧盘3020个,按照一亩地需要用到20盘秧苗计算,单批次就能培育150亩稻田的秧苗,节约了大概五分之四的占地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吕锦全向记者算了一笔账,3020个秧盘放置到田里,需要4个人花上2天左右,而这台设备最多只需2个人花2个小时的时间放置,“如果按照传统办法,撒秧苗的时候因为田里有水,人会陷在泥里头,速度就会变慢,很费人力”。
告别“靠天吃饭”
每亩可节省1万元成本
“与传统的育苗相比,智能化循环运动式育苗优势明显。”南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春福告诉记者,智能育秧中心内配备了通风、降温、喷洒药物等智能设施,通过手机可远程控制育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不仅能有效避开“倒春寒”的风险,让早稻育秧不再“靠天吃饭”,还可以大幅缩短育秧时间,方便管护,节省劳动力。培育出来的秧苗也更适合进行机械化插秧,从而实现育秧到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一批育的秧苗现在已经长到两三厘米高了。现在是一芽一叶,再等7-10天,秧苗再长出一片叶子,就可以到田里插秧了。”吕锦全指着在培育床中循环运行的秧苗向记者介绍,在智能育秧中心,15-2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育秧周期,比传统育秧大棚节约7天时间,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品质。
“以前育秧过程中的管护也比较麻烦。假如说今天温度高了,盖着的薄膜就要掀开一部分;天气冷了,又需要给秧苗盖上薄膜。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设置,便可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线等,对秧盘进行催化、培育。”吕锦全一边介绍,一边点击手机操作面板,几秒钟后,自动喷雾系统开始运转起来,细密的水珠从喷头中均匀地挥洒出来,显得秧苗愈发青翠。
“设备的结构是一种‘W’形的排列结构,采光较好,对于底层采光相对不足的地方,我们还设置了专门的灯带给底层进行补光。同时,整个温室里面还安装了光的传感器,如果光照不足,会自动启动补光系统进行补光。”设备生产方湖南木林森机械有限公司总工杨友文介绍,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能有效地规避恶劣天气对水稻育秧阶段的不利影响,每天还可以根据芽苗的生长情况变换位置,使每一盘秧苗能够均匀地采到光线。同时,通过秧盘吊篮运转加速空气流动,可混匀空气温度和室内空气养分,确保室内温度和空气养分均匀。
“培育出来的秧苗品质很好,完全能满足我们对于早稻秧苗的需求,而且每亩可以节省1万元左右的成本。”吕锦全说,该设备除了培育水稻秧苗,移栽后,育秧大棚还可用来培育蔬菜苗、花苗、草皮等,实现多元化利用,提升设备使用率。“等秧苗培育完,我计划培育辣椒苗,南安市的辣椒苗需求量很大,以前都是从漳州或是山东买回来,现在我打算自己培育,并提供给周边的种植大户。”
吕锦全说,目前,农场已接到1万多亩稻田育秧订单,自己仅购置1套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并不够用,接下来还要再引进3套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为南安、晋江等周边农户提供智能化育秧服务,实现育苗智慧化转型。
相关知识
预算资金共1亿元!江西省开展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申报,农机装备研发
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跻身“国家队”
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国外智能化农机装备简介
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摘得金名牌 发展天地宽
洛阳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集群进入“国家队”
名单公示!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有望挺进“国家队”
果园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
秧苗住上“电梯房”!智能化育秧工厂让你开眼界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总经理王云飞:发展壮大农机产业集群 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
网址: 秧苗“坐上电梯” 农机装备“上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1556.html
上一篇: 育苗生产线气吸式播种系统智能控制 |
下一篇: 工厂蔬菜育苗系统集成化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