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的“多肉治愈系”

植物界的“多肉治愈系”

喜欢多肉植物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萌”绝对可以排在第一位。因为它奇异的外形和便于照料的习性,日渐成为“治愈系”里面的代表,也成为都是男女和家庭主妇的新宠。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不同,多肉植物由于其厚实充满浆汁的叶片,从而展现出形态各异的奇特造型,配上红蓝粉绿的外衣,每个多肉植物都像是天然雕琢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景天科的玲珑可爱、百合科的娇艳欲滴、番杏科的肥厚肉质化叶片,这些千姿百态的多肉植物让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们像是染上了毒瘾,一头栽进这个奇妙的植物王国,不能自己。多肉们还有很多好听又文艺的名字,蓝松、火祭、姬雨露、花月夜、虹之玉……它们都无需你过多照料,只要简单掌握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你便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治愈系多有植物小花园。

常见的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又叫多浆植物。这类植物的根、茎和叶三种器官至少有一种具有肥厚多汁的薄壁组织。它们大多生长在干旱或降水较少的地区,当根系无法从土壤中获得水分之时,依靠其多汁的肉质器官来贮藏水分维持生命。

绫樱(Sempervivum Tectorum)

又名观音莲,景天科长生草属。叶尖有独特的红色。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不耐寒,不耐寒,夏季高温休眠。生长适温15~25度,冬季不低于5度。生长季节为春秋季,土完全干了再浇水。夏季请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曝晒。冬季请尽量可能多给予日照。

生石花(Lithops)

番杏科生石花属。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品种繁多,原产南非及西南非洲多石卵的干旱地区。这类植物为防止食草动物的啃食,则花色艳丽,犹如一床独大的花毯,极为奇特。喜阳光,耐高温,适宜生长温度为20~24度。

姬胧月(Graptoveria Gilva)

景天科风车草属。与拟石莲花属杂交。有着特殊颜色的蜡质叶片,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呈现迷人的深红色;光线不足的话,颜色会变得暗淡,茎也会伸长。喜欢较干燥的环境,盆土完全干了再浇水,不过,也需要避免持续缺水,造成叶片干枯。

翡翠珠(绿之铃)(Senecio rowleyanus)

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常绿匍匐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西南非干旱的亚热带地区。形态饱满圆润、色如翡翠,喜凉爽的环境,忌高温,夏季为休眠期,一定避免阳光直射,并控制浇水。适宜生长温度为12~18度,不耐寒,冬季越冬温度应不低于5度。

虹之玉(Sedum rubrotinctum)

景天科景天属。小型多肉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其叶片肉质呈长椭圆形。在秋冬季节或强光照射下,叶片部分或全部转为鲜红色,此时叶片红绿相间,色泽鲜艳,如虹如玉。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照,有较强的耐寒性。适宜生长温度为10~28度。

如何种一株多肉植物

准备工具:小铲子、无孔容器、大颗粒浮石、颗粒土、镊子、多肉植物苗

●在容器底部铺2cm厚度的大颗粒浮石。浮石需要透气的火山石或是轻石,其特有的多空隙结构可以充分吸水和透气,起到避免烂根的作用。

●将颗粒土均匀地覆盖在大颗粒浮石上。在保证根部生长的同时进一步避免积水。

●以手固定好植物的位置,沿着边缘的缝隙填土。小心操作,避免弄上植物。

●选择大小适合的浮石,用镊子小心地放到容器边缘。除了装饰的用处,也能避免下部叶片因潮湿而腐烂枯萎。

●完成后搁置2~3天在浇水,浇水量以倾斜容器后不滴水为宜。春秋季节每月浇4次,夏冬季节每月浇1~2次。放在明亮无阳光直射的窗后。

多肉植物的养护

多肉植物为旱生植物,有较强的耐旱能力。根据季节和种植器皿的不同,浇水的方式也略有差别。种植器皿有排水孔、土壤排水性好,可以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后不能曝晒,一定要在傍晚进行,放置于低光照阴凉处,确保通风,温度15~28度最适宜,5~35度时植物的忍耐极限。由于多肉植物组织细胞肥厚散热缓慢,夏季相对于其他三季浇水要少。秋季天气渐渐转凉多肉植物的叶也开始变红。之前控制水的可以浇点水了,瘦弱的植物吸收水分又会再次健康成长。如果光线弱的话植物将不会有红叶,放在光线好的地方的话颜色将会变得很好看。

文章来源:时尚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植物界的“多肉治愈系”
唯美小清新治愈系多肉植物唯美图片
治愈系多肉盆栽:用一抹绿意点亮你的生活仪式感
office治愈系绿植大PK,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几种奶萌奶萌的治愈系小巧多肉,你家里有吗?
芦荟,揭秘多肉植物界翘楚的奥秘
植人报道|用肉肉治愈生活[害羞]
多肉美人系(多肉美人系列有哪些品种)
花点时间「萌肉系列」上线 一键享受马卡龙多肉DIY
治愈系的花朵风景图片

网址: 植物界的“多肉治愈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35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好看的多肉真的很治愈,一起欣赏秋
下一篇: “颜”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