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没有完全受到意大利传入的园林风格影响,而是利用建筑、道路、花圃、水池及形态修建十分整齐的花草树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极富组织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
安德烈·科诺特负责修建的豪华宫殿凡尔赛宫闻名于世,是其中的经典。
发展历程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三面临海,三边靠陆地,大部分为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雨水适中,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为多种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萌芽阶段
大约在公元500年,法国就已有供游乐的园林简单描述。当时在王公贵族的园林中,以实用为主,栽种果树、蔬菜等。这样的形式可看成园林的萌芽时期。此后,虽然在园林中增加了观赏植物品种,并开始对观赏植物进行修剪,但总体来说,12世纪前,园林经营仍处于低级水平。
12世纪后,法国扩大领土,王权增强,同时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贵族们开始追求更为繁华的生活方式。国王路易十一时期,建造了拉波麦特花园,此花园打破了法国的传统格局,采用自然式布局,注重自然和野趣。
文艺复兴使法国造园艺术发生巨大变化,受到意大利文化深刻影响,在花园中出现了雕塑、图案式花坛及岩洞等造型,而且出现了多层台地的格局。这时期的园林功能除了增加休憩、观赏功能外,仍保留着种植、生产的功能,总体规划很粗放。
二、发展阶段
到16世纪中期,随着中央集权加强,园林艺术发生新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建筑上,形成庄重、对称的格局,园林的观赏性增强,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园林的布局以规则对称为主。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法国造园从局部布置向注重整体布局转变,并且运用题名、图案表达思想的记载,这与中国园林中应用景题、对联等相似,可见此时的园林创造力和表达力都明显增强。这时期为法国早期的古典主义。提倡人工美,注重规则有序的几何构图,植物以绿墙、绿篱等形式出现,且技艺高超。
三、成熟阶段
17世纪中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技术得到极大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勒诺特尔,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花园。凡尔赛花园的总体布局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君权,以府邸的轴线为构图中心,沿府邸——花园——林园逐步展开,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在平展坦荡中,通过尺度、节奏的安排又显得丰富和谐。凡尔赛宫的完成确定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式样。
园林特征
1)道路与广场
各种平行和交叉的林荫道是视线的轴线,一般以雕塑或喷泉为终结。林荫道是园林构图在外围中的延伸,是园林与周边环境的纽带。
2)植物
灌木修剪成几何形式,统一到整体的几何构图中,花园中不种植高大树木。林园是隐藏在开阔轴线空间后,多为方形的种植区,种植整齐,是私密与内向的空间,既是花园的背景,又是花园的延伸。花坛多采用刺绣花坛形式,在宽阔的林荫道形成的轴线中间,布置矩形平整草地,延长景观透视线。
3)水体
作为园林中最壮观的部分,长长的笔直的岸线蔓延至远方,扩大空间。庭院以静水为主要水面景观,点缀喷泉,体现庄重典雅的气氛。园林中水面为人工开凿,以几何外形为主,如矩形、正方形、圆形、六边形等。
其他水景有喷泉、跌水或瀑布等,在主轴线的空间节点,一般设置喷泉水池,起到引领标志空间的作用,林荫道的交叉点也布置小喷泉池,作为装饰和引导。
4)小品和雕塑
林荫道两侧巴洛克及洛可可的雕塑等用来渲染庭院,烘托园林氛围,在绿荫的映衬下,愈发典雅。雕塑多为石材和青铜制品,以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动物作为原型,白色居多,其次为青铜或古铜色、金色。当然最常见的装饰元素还有仿旧铁艺,细节上运用法式廊柱、浮雕等。
5)色彩及材质
建筑小品以米黄、白色、蓝灰为主色调,其次为黑色、青铜、古铜、金色,多采用自然面石材饰面。铺地分隔线不明显,与整理铺装颜色相协调,多采用板岩、文化石、麻石等天然石材,颜色陈旧,一般为深灰、土黄色。
提倡人工规则美的法国古典园林,彰显恢弘大气,是规则式园林的代表。而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的英国自然园林,如何描绘出一幅幅田园般的优美画卷,请期待下一期花屿课堂,敬请关注。
相关知识
花屿课堂 l 世界园林史之法国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史 成熟期(二).pptx
古典园林知识范文10篇
欧洲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2)
世界十大最美园林 世界著名园林有哪些 美到极致的园林景观欣赏
园林史复习资料复习过程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范例6篇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秩序——几何绿化
世界十大最美园林之美到极致
网址: 花屿课堂 l 世界园林史之法国古典园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591.html
上一篇: 春天以花养人,8款养生花茶让春天 |
下一篇: 政治、战争与理想:中国古典园林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