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杨文昌:红河谷畔共育“幸福花”的引路人

杨文昌:红河谷畔共育“幸福花”的引路人

在红河谷畔,昔日的“空壳村”已蜕变为今日的“绿富美”。这片土地的华丽转身,离不开一位坚定的引路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文昌。二十六年来,这位傣族党员深深扎根乡土,带领群众从人多地少、产业匮乏的困境中,闯出了一条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初,刚毕业的杨文昌回到家乡。面对祖辈长期耕作、土地亟须轮作却无良策的局面,一位供销社主任向他建议:“粮食和蔬菜可以轮种,蔬菜价格好,尤其冬季售价更高,不如试试种苦瓜。”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文昌先种了两分地的苦瓜,收获时竟赚了1600多元。这“两分地”的成功,像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点亮了他心中的希望。初尝甜头的他,立刻将经验分享给乡亲。然而,新事物的推广并不容易。

“我宣传给附近的农户,还有我的朋友,但他们当时想不通,他们没有种过,怕种不好。”杨文昌回忆说。

面对乡亲的观望与疑虑,杨文昌没有多言,而是选择用行动证明。他主动租下曼勒小组的3亩地,带头种植苦瓜。这片“试验田”,成了他向贫困宣战的“阵地”。从选种到田间管理,他亲力亲为,日夜守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苦瓜喜获丰收。

“他们看了我种出来的效益,来帮我摘,跟我学技术,知道了种苦瓜收成好、效益高,然后慢慢就扩开了。水稻和苦瓜轮作,水稻品质和产量都上来了,苦瓜也有收益,粮食种植也得到了保障。”杨文昌说。

随着苦瓜种植户增多,杨文昌意识到,要让产业行稳致远,必须解决技术和销路问题。2007年当选村支书、主任后,他紧握党建“指挥棒”,通过“一帮五、传帮带”,让党员做先锋、群众跟着干,构建“公司+协会+基地+农函大+农户”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网络。让漠沙苦瓜从“零散种”走向“规模种”,从“本地卖”走向“外地销”。

“为了苦瓜产业更好地发展,技术上确保品质、提升效益,我们成立了苦瓜协会,苦瓜面积也从原来的1800多亩到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亩。”杨文昌介绍说。

苦瓜稳住了群众的饭碗,杨文昌又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他带领“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聚焦冬早特色果蔬,按照“引品种、建基地、促推广”地思路,引进甜瓜、小米辣、粉冬瓜、秋葵等作物,实现四季有鲜、一田多收。这股“蔬菜热”很快辐射周边村镇,各族群众共同搭上了“增收快车”。

杨文昌说:“现在我们整个曼勒蔬菜种植已经达到了7200多亩,产值达到了8239万元,带动全镇蔬菜种植2万多亩,实现产值2亿多。”

图片

为让技术紧跟产业步伐,杨文昌整合县镇村组四级力量,组建30多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开展“点对点”帮扶和“面对面”培训,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他还创新温室育苗法,打造12亩示范苗圃基地,出苗860余万株,优质种苗远销外地。2024年,他带头试种红米成功,社区投资200万元新建红米加工坊。“曼勒红米”不仅获国家商标认证,还被评为“中国绿色健康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

种植户刀跃升说:“我家每年都会栽2到3亩的苦瓜,这两年苦瓜的产量每亩能达到3到4吨,看今年这个苦瓜的长势,产量会比往年更好。”朴实的话语,既是对收成的期待,也是对杨文昌工作的真切肯定,更是曼勒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缩影。如今,曼勒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苦瓜架下,各族群众携手奋斗、共同增收。

产业兴旺,文化也要“活”起来。作为土生土长的傣族干部,杨文昌深知,文化是民族团结的“黏合剂”。

“为了发扬优秀文化,把我们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经过多方努力,我们成立了民族竹编工艺坊,成立以后给周边的村民一起来参与学习,一起来参与编制,把我们花腰傣的民族竹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杨文昌说。

图片

工坊里,各族群众围坐一起,编织出实用的斗笠、精巧的果篮,也在协作中织就了“一家人”的默契与温情。同时,杨文昌积极推动虎头舞的传承。每逢节庆,象脚鼓声响彻社区,各族青年共舞虎头,彩带飞扬间流淌着文化交融的喜悦。

在基层治理中,杨文昌巧下“文化棋”。他推出“指尖共建”机制,群众通过微信群随手拍反馈环境问题,社区及时整治,推动大家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他要求村组干部主动上门化解邻里纠纷,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融入日常。如今的曼勒社区,道路整洁,村庄优美,各族群众在文化广场共话家常,民族团结之花在文化交融中常开不败。

二十六年来,杨文昌以党建为舵、技术为帆、文化为魂,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者”,成长为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育花人”。他用“一根苦瓜藤”,串起了不同民族的致富梦、团结梦、幸福梦,在红河谷畔书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篇章。

相关知识

军民携手播新绿,同栽友谊树,共育幸福花——普吉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植树节”主题活动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6页)
水塘:红河谷畔花事忙 百合香飘助增收
第二章 死神的引路人
教师的四个引路人指的是什么
被称为灵魂的引路人的工具是()
随州市季梁学校科学教师杨娜:当好孩子们科学教育的“引路人”
引路人作文700字(精选43篇)
【教师风采】春风化雨润桃李 慧心巧思引路人——筠连县优秀教师杨艳菲
家庭盛开幸福花

网址: 杨文昌:红河谷畔共育“幸福花”的引路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89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如何提高放苗和培苗成活率?尽早做
下一篇: 如何有效提高毛发种植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