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最近一个月

  天气来到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

  随着雨水逐渐增多、湿度回升

  各种菌类也进入生长旺盛期

  而这个时候

  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

  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

  也开始频频出现

  前几天

  余杭有人在自家院子边摘了些蘑菇

  不料吃完恶心呕吐,情况严重

  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吃完采来的“蘑菇”

  6位村民陆续出现症状

  近日,黄湖镇1位村民在自家门口旁空地上摘了一些野生蘑菇,晚上将其做成了一盘蘑菇炒丝瓜,并与2位家人一同进食,全白如伞状的蘑菇配上绿油油的丝瓜,非常美味,但吃完饭2小时后,3位村民陆陆续续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随后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疑似毒蘑菇中毒” 。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鸬鸟镇1位村民发现自家桃树下长出了许多全白伞状的野生蘑菇,想必味道十分鲜美,于是摘了一些做成了蘑菇汤与2位家人一起吃,没想到饭后2小时左右,3位村民陆陆续续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送到医院后也被诊断为“疑似毒蘑菇中毒” 。

  万幸的是,6位村民食用的蘑菇毒性不强且就诊及时,经过积极的治疗,现在都已经平安出院。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村民吃的都是白色伞状的野生蘑菇,小小的蘑菇看起来人畜无害,没想到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以为

  “毒蘑菇”离我们很远

  其实,浙江不少地方都有发现

  这类毒蘑菇 浙江也有

  野生蘑菇的味道或许鲜美,但蘑菇种类繁多,生长环境相似,蘑菇是否有毒难以辨别!专家发现,浙江省常见的毒蘑菇有以下33种。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这些传言,别信!

  吃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数不清,但还是有无数人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有很多“大神”,自认为掌握了一套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

  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

  但都别信!

  误区1 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有毒。

  错

  我国一些剧毒的蘑菇,如灰花纹鹅膏、灰疣鹅膏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白色的,看起来与普通蘑菇相似,但实际却带有剧毒。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误区2 蘑菇与大蒜、大米、银器或瓷片等东西一起煮,变黑代表有毒,不变黑代表没毒

  错

  剧毒蘑菇煮过之后并不会使以上东西变黑,因此不能凭借此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误区3 会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有毒

  错

  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和人体不同。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有些剧毒的鹅膏菌经口喂养小白鼠后,小白鼠也不会死亡。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误区4 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错

  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很多种类可食用,因此不能凭此判断。

  误区5 长在潮湿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干净地方的蘑菇没有毒

  错

  蘑菇的生长环境大多都是一样的,蘑菇有毒和无毒的生长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那究竟什么方法靠谱?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

  不采!不买!!不吃!!

  万一中毒怎么办?

  蘑菇中毒后,请不要犹豫,立即就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后续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如果呕吐、腹泻后觉得有所缓解,也不能大意!还是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因为有些毒素潜伏期长,自己感觉有所缓解不一定就是真的痊愈了。

  在神志尚清楚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催吐来减少毒素吸收,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即可引起呕吐,尽量把胃内食物都呕吐出来。但吐出来了也还是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检查,以防万一。

  看见野生蘑菇

  牢记“四个不”

  不买、不卖、不采、不食!

  内容来源:综合健康余杭、天天看余杭等

[责任编辑:黄童欣]

相关知识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紧急提醒!海口街头大量出现,千万别碰!有的半颗就致命……
专家提醒市民 千万别碰开花豚草
6人食用野外采摘金蝉花后中招 警惕野生菌中毒风险
头皮发麻!臭屁虫虫卵千万别碰,臭液还自带强腐蚀性
高毒性重金属超标!有人已中招,提醒:千万别戴!
千万别碰这个!秋天到,上海大量涌现
提醒:全株有毒!别碰!路边很常见
千万别碰!疾控专家提醒
【警惕】紧急提醒:这些野菜都有毒,千万别挖!已有多人中招!注意辨别这些植物→

网址: 千万别碰!杭州刚有6人中招,年年都得提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08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又见毒蘑菇!区疾控专家教你辨认→
下一篇: 谨防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