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料发菌:按常规配料棉籽壳培养料,装料应低于盆口2―3厘米,一般直径16、高13厘米的花盆可装干料0.5公斤左右。层播后,将花盆逐层码放,方法有两种:①套装堆放法:将播种后的花盆重叠对堆放5―7层,并放4―6排;也可将花盆放于床架上,层数及排放方法视条件而定。②横倒层堆法:将花盆横放于地,逐层堆放。发菌期可堆放若干排,每平方米可排放200―300盆。花盆上部覆盖薄膜,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7―70%。
2、出菇管理:出菇期要将盆口朝外,并加强菇水、通风,使菇体正常生长。头潮菇采收后,任料堆干3―5天,然后浸于水中24―36小时取出直接堆放。管理同上,可收3―4潮菇。
营养:
可在花盆里加入碎的麦秸或玉米芯等,目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可以。栽培采用肥沃的土壤。
温度:
多品种在5~35摄氏度都能生长,20~30摄氏度是它们共同生长的适宜温度,图中所示平菇生长温度大约为18~30摄氏度。
湿度:
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佳,水量不足则发菌缓慢,水量在95%则出现烂菇。在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酵,出菇起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感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平时注意通风。
光:
平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处于黑暗或弱光,但是,子实体生长却需要光,尽量不要置于强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