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等28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食安办发〔2023〕15号)通知要求,于11月28日启动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本次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食品浪费不仅关系到资源节约和社会文明,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供应保障,也关系到每个人合理的营养和身体健康。
卫生部门作为食安办成员单位之一,自治区疾控中心一直在预防食源性疾病、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宣传周期间亦根据食安办部署,将就季节性食源性疾病防可控,食品数字化标签等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01
毒蘑菇中毒
食源性疾病过去也被称为食物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对其的定义为因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有毒动植物导致的疾病。家庭是特别容易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场所,根据我中心监测数据,2022年全区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占全部事件的64.8%,发病人数占46.1%,死亡人数占100%。在家庭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第一位是采食毒蘑菇中毒,引起人员死亡的也主要是毒蘑菇中毒。秋季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不光发生在农村,城市也非常常见,今年南宁市就发生了一起居民在绿化带、公园误采误食了毒蘑菇引起的中毒。因毒蘑菇中毒症状特别凶险,一般人员难以辨别。
广西目前常见毒蘑菇种类
我国野生蘑菇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已知蘑菇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毒蘑菇有400多种,而广西境内的水土和气候都十分适合蘑菇的生长。近年来,在广西引起中毒的常见毒蘑菇种类主要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残托鹅膏、小毒蝇鹅膏、假褐云斑鹅膏、丝盖伞、鬼伞、马勃、牛肝菌、近江粉褶菌、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等几十种。其中,如:
1.大青褶伞:全区各地分布,是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甚至是垃圾堆旁,成了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主要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2.日本红菇:全区各地分布,主要生长于阔叶树枯木或倒木上,晚上可以发出白色荧光,主要引起胃肠道症状。今年3月份全州发生两起共14人中毒事件。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3.残托鹅膏、小毒蝇鹅膏:全区各地分布,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神经精神型,主要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兴奋、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等,5月份在横州市、平乐、昭平等地发生多起。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4.假褐云斑鹅膏:全区各地分布,生长于各种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可引起脏器的损害,主要攻击肾脏,造成急性肾衰竭等。2020年6月天等县发生1起23人中毒,3人死亡的事件。5月31日三江也发生1起2人中毒事件。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5.丝盖伞:全区各地分布,生长于阔叶林,中毒表现为由毒蕈碱引起的典型副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流汗、流泪、流涎,5月份在横州市、东兰、上思等地均有发生。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6.亚稀褶红菇:全区各地分布,6-9月份生于阔叶树、针叶树或针阔混交林地上。该菌受伤后或者干后会变得像火炭一样黑,因此与可以食用的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被老百姓统称为“火炭菌”。该菌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是我国引起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剧毒蘑菇之一。近年来,该菌在我国造成几十人死亡,病死率甚至可以超过50%。2021年9月在兴安发生过1起4人中毒1人死亡的事件。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毒蘑菇中毒主要临床表现类
1.胃肠炎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2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预后良好。如大青褶伞、日本红菇、鬼伞、马勃等。
2.神经精神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出现多涎、流汗、精神症状、幻觉等,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预后良好。如残托鹅膏、丝盖伞、裸盖菇等。
3.肝肾损害型:潜伏期长,多在进食后数小时-30小时发病,有假愈期,死亡率高。如致命鹅膏(俗名“白毒伞”)、灰花纹鹅膏、假褐云斑鹅膏等。
4.横纹肌溶解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2小时发病,早期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出现酱油色尿、肌肉酸痛、肢体无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可导致急性肾衰死亡。如亚稀褶红菇等。
5.光敏性皮炎型: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小时发病,一般在1-2天发病,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等日晒伤样症状,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预后良好。如叶状耳盘菌(像黑木耳),广西有分布。
毒蘑菇中毒急救要点
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唯一办法就是早治疗,临床治疗为对症支持治疗,不同种类的蘑菇引起的中毒,其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不同,总的原则:催吐、洗胃、导泻、吸附、血液净化等。
现场中毒急救措施:
1.催吐: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物吸收。
2.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便鉴定种类,确定治疗措施。
毒蘑菇中毒预防方法
1.最好的预防中毒方法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不认识的蘑菇不要吃。
3.吃蘑菇不要同时饮酒。
4.最好不要吃杂菌。
5.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蘑菇多有毒,尽量不吃!
图片来源:中毒事件处理资料图
02
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载体,食品标签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与食物匹配。所谓食品数字标签,就是通过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的得到食品相关的信息,解决了过去食品标签的版面限制,方便居民了解更多食品信息,挑选合适自己需要的食品。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的40多款产品加入了数字化标签的试点工作,包括乳制品、植物油、糖果等食品类别。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其他产品预计将在年底前陆续进入市场。
下面小编带你一起读懂标签
↓↓↓
食品安全无小事
健康饮食系万家
希望大家注重食品安全
让美好“食”光与我们相伴~
原标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这项活动开展→》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南通崇川天生港镇街道:促餐桌安全 守护舌尖上的健康
【万家福超市】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蔡家坡镇:拒绝“毒”食诱惑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把好食品安全关!光明镇多措并举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守护舌尖安全
临夏县加强农产品监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菜花节舌尖上的安全
公益诉讼守护群众“舌尖上”“针尖下”安全
科学安全用药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网址: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这项活动开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4926.html
上一篇: 霉变食品 千万吝惜不得——浅议黄 |
下一篇: 马铃薯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