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因为热爱,和你共赏植物之美

因为热爱,和你共赏植物之美


黄欣在植物园记录考察

黄欣和游客合影 受访者供图
黄欣和游客合影 受访者供图

“公园绿地更近了,关注自然的人更多了。期待城市为乡土植物保有一席之地,让人与自然更和谐地共存。”

黄欣

材料科学家,STEM讲师,自然观察爱好者。自2018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在上海植物园服务,做科普导赏志愿者。她从市民角度为绿化、野保和生态发展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建议。

7年前,因为“想多认识些植物”,黄欣通过一场“堪比中考”的考试后,成为上海植物园630名在册科普导赏志愿者的一员。7年后,她已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导赏达人”。

一场亲子活动,让她成为志愿者

在世界500强化工企业做研发,黄欣的认知体系原本和植物毫不相关。要不是2017年在上海植物园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场世界地球日的亲子活动招募,她的生活会和现在不同。

“我喜欢野草花,但很多都不知道名字,就想跟老师多认些花草。”她回忆道,那天的带队老师是毕玉科,她带着大家寻花识草,竟没人能问倒她。黄欣觉得收获颇丰,问她自己能否来植物园学习。“我们每年招志愿者,你可以来试试。”毕老师的一句话,让她心动了。

当年12月,她坐进了植物园偌大的报告厅,参加了一场3小时的“魔鬼笔试”。“考题涉猎太广泛了,把语数外物化生甚至政治等各学科知识都考了一遍。不仅要写花的结构,还要算斜面上的摩擦力、配平方程式,甚至要从三个角度评论一桩国际冲突事件。”黄欣回忆道。

虽然笔试成绩不错,但当时她并不理解——挑志愿者而已,有必要这么严苛吗?直到她真正走上科普岗位才明白,志愿者不只是讲解员,还是服务者和冲突调解员,必须储备各种科学常识,并具备亲和力、表达能力、矛盾处理能力,要“能聆听,能共情”。

“真爱粉”很多,提问更是专业

10天的培训后,黄欣上岗了。科普导览每天设五场,包括温室、盆景园、兰室、杜鹃山、蔷薇园等多个点位。志愿者要了解植物一年四季的性状,设计不同的“观察点”,并融入自己的知识,讲出独特的风格。

这时,大家的本职工作就派上了用场。比如黄欣的“化学素养”就令她能得心应手地回答“叶片为什么能变色”等问题。另一位志愿者是图书管理员,各种典故、诗词信手拈来。还有一位是园林专业的,会将造园设计理念融入盆景园的讲解中。“大家会互相听对方讲解,取长补短。”她说。

有时,游客中也有“高手”。她还记得,有个叫“小卷柏”的男孩,每次导赏都会看到他在蕨类园找蘑菇。后来才知道,他从小痴迷于看蘑菇,还出过一本“上海地区常见蘑菇识别手册”。“这几年,游客群体明显更专业了,不满足于拍照打卡的‘真爱粉’更多了,提问也更专业。”黄欣说,这让她常有种“相见恨晚”的欣喜。

世界观重构,城市生态也在变

7年来,黄欣觉得,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变”体现在很多方面。对于植物园来说,免收大门票、新开放北区、申报国家植物园、将花展拓展至全城……一桩桩里程碑事件,折射出的都是园方对于科研、保育、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的重视。

而她自己的世界观也得以“重构”,从以前单纯的喜爱植物,转变为对昆虫、鸟类等一切“自然参与者”都感兴趣。“今天中午我在公司看到一只柳莺,想着它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还要飞到澳大利亚去,就觉得很感动,还开心地叫同事来看。就连女儿也成了观鸟爱好者,连续7年参加上海市民观鸟大赛,年年都获奖。”黄欣说。

黄欣和其他志愿者还经常对城市生态提出真知灼见。比如,导赏时看到植物铭牌有误,他们就会反映给园方。又如,在“上海发布”上看到有关植物的介绍错误,她也会评论纠正,“小编知错就改,还给我寄了个眼罩作礼物”。再如,面对南汇东滩面临的生态问题,他们也会通过12345市民热线提出建议。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共赏兰花之美,传承文化之韵
大湾区盆景艺术节启幕:领略自然之美,共赏岭南匠心
花儿美照 全民共赏
探索植物之奇,共赏自然之美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综合作品展
中秋佳节:共赏团花纹样之美|新知
2023第二届中国春兰节开幕在即,王冰冰邀你共赏“春兰之美”
851:论花叶共赏的回归
花海摄影盛宴全国摄影师聚焦四川康定,共赏甘孜州花之美
机关二工会举办“庆祝三八节,共赏兰花美”活动
牡丹之美

网址: 因为热爱,和你共赏植物之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5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爱护花草树木专题讲座
下一篇: 植保所组织“田间课堂”培训生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