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1日讯 今年,高老家乡大力推广芦笋秸秆打捆离田技术,让芦笋秸秆变废为宝,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让村庄更加美丽整洁。
在高老家乡高楼村芦笋种植基地,经过芦笋收割机和打捆机收割、打捆,芦笋秸秆打包好整齐罗列在田里,芦笋种植户吴彦安忙着把芦笋秸秆拉出田地,准备送往收购点。
高老家乡高楼村种植户吴彦安说,自从有了打捆的机子,既省时间又省力量,以前两三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半个小时就齐了,打成捆用三轮车拉出去,到收购点还能卖个好价钱。
往年高楼村芦农收秸秆都是通过传统的收割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芦笋秸秆装车、运输也是麻烦事。
高老家乡高楼村种植户吴彦安接着说,以前就是用镰割,割完用耙子弄好,再用叉子装车,装车很费力,一车还装不了多少。
如今通过芦笋秸秆收割机和打捆机,不仅让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高老家乡高楼村党支部书记吴彦信告诉记者,他们村租了四台机器,这四台机器收芦笋秸秆,两三天就可以把全村芦笋秸秆都收完,打好捆以后,也能喂养做动物饲料,也能卖钱,往年村里芦笋秸秆放得到处都是,还容易引起火灾。
近年来,高老家乡大力发展芦笋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高老家乡通过推广芦笋打捆离田,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芦笋秸秆处理的难事,也让村里的环境更加整洁。
高老家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传刚说,今年高老家乡通过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努力,推广了秸秆打捆,打包的秸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和生物发电,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收入,也节省了群众的生产时间,进一步美化了村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