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医学百科
牡蒿牡蒿
【别名】齐头蒿、土柴胡[湖南、广东]
【特征】牡蒿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无毛或稍被蛛丝状毛。单叶互生,无柄,茎生叶或具1~2枚假托叶,茎中部以下的叶匙形,基部楔形,顶端多羽状3裂,中间裂片较宽,再作羽状3裂;花序下的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每花序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具短梗,总苞球形,苞片3~4层,最外层卵圆形,中间绿色,草质,边缘膜质,花托球形;绿花约10朵,雌性,仅有1雌蕊;中央为两性花,花冠管状,先端5裂;雄蕊5;雌蕊1,子房椭圆形。瘦果椭圆形,长约0.8毫米。花果期8~10月。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
【性味归经】苦、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暑。用于感冒发热,中暑,疟疾,肺结核潮热,高血压病;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疖肿毒。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2.《本草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3.《医林纂要》:治口疮,除疳,去虫。
4.《分类草药性》: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5.《陆川本草》:驱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6.《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7.《四川中药志》: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相关知识
牡蒿,牡蒿的功效与作用
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牡蒿
牡蒿的拼音
白花蒿
诗中有蒿药香飘
单选题青蒿的原植物是( )。A 青蒿B 滨蒿C 艾蒿D 黄花蒿E 茵陈蒿
青蒿的原植物是A.青蒿 B.邪蒿 C.艾蒿 D.黄花蒿 E.茵陈蒿
菊花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白蒿】白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网址: 牡蒿,牡蒿的功效与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5717.html
上一篇: 清明识“艾草”,食用、药用有不同 |
下一篇: 红艾的功效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