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感知温度的机制一直是个谜团

植物感知温度的机制一直是个谜团

据了解,植物感知温度的机制一直是个谜团,随着气候变化持续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探明植物适应气温变化的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来说是一个紧迫课题。

日本东北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现,豆科植物雨树下雨时合拢叶子的现象与温度下降有关,一种控制雨树叶子夜间合拢、白天打开的分子同时充当着温度感受器。

东北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温度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细胞活动的环境因素之一,因此,感知温度对所有生物来说都非常重要,而植物感知温度的机制一直是个谜。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教授上田实等研究人员注意到,雨树在下雨的时候会合拢叶子,研究后发现叶子温度下降是触发叶子合拢的原因。

雨树夜间会合拢叶子,早晨重新打开,这种类似植物睡觉的运动称为植物的感夜性。上田实等人2018年曾报告,控制雨树感夜性的是存在于叶柄部位细胞中的钾离子通道SPORK2。在本次研究中,他们又发现SPORK2同时也具备感知温度变化的功能。

研究员还发现豆科的另外两种植物以及最常见的模型植物拟南芥的SPORK2直系同源基因的活性,发现这些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同样是具备温度感知功能的离子通道。这证明植物界可能普遍存在温度感应分子。

公报说,近年来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探明植物适应气温变化的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来说是一个紧迫课题。

相关知识

【期刊】植物感知和传递低温信号的分子机制
植物的环境信号感知和适应机制.pptx
植物感知季节变换的机制
植物感应温度的机制
植物的节律与环境感知.pptx
植物的感知与决策.pptx
植物的环境信号感知与生长调控.pptx
生命科学学院钟上威课题组揭示植物光温共感知的分子机制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团队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机制及其在氮素响应中的关键作用
植物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

网址: 植物感知温度的机制一直是个谜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627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荆芥播种后几天发芽?
下一篇: 荆花胃康胶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