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中医式生活# 治半身不遂祖传秘方7种,个个见功力,治愈无数人
1.中风偏瘫秘方--数十年治愈百例
大凡人患上中风,形成偏瘫半身不遂,多由高低血压引起脑血管出血阻塞病变所致。
治疗方法;以祛风,消栓,和中,升阳为主,我数十年来治愈百余例,无不奏效。
配方;荆芥12克、防风12克、【解表】。大枣3枚、【和中】。猪蹄夹壳10个、【祛风消栓】。大葱根须3--7棵,【发汗】。韭菜根3--7棵。【升阳】。
用法;左不遂者用葱韭根各3个,右不遂者用葱韭根各4个,全身不遂者用葱韭根各7个。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服,服药后盖被子发汗,避风。
2.急性声音嘶哑特效方——黄蒡汤
临床上对急性风火所致的声音嘶哑,说不出话,发不出声民间验方黄蒡汤有特效:方剂组成为黄芩10g,桔梗10g,牛蒡子9g,浙贝母6g,连翘9g,蝉蜕6g,甘草6g,水煎15分钟,取汁饮即可。一般喝下去,嗓子就有变化,常常3~5付即可痊愈
3.外治定喘膏
组 成:生麻黄10g,杏仁30g,白芥子40g,生半夏20g,吴茱萸20g,明矾20g。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砜50ml调成软膏,备用。
功 能:止咳、化痰、平喘。
主 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用 法:每晚洗脚后擦干,取外治定喘膏约蚕豆瓣大小,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侧涌泉穴,每晚换药1次,半月为1个疗程。
方 解:药用辛温宣肺、止咳平喘之麻黄、杏仁,与燥湿化痰之半夏、白芥子相伍,能较好地增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据现代药理研究,麻黄含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松弛平滑肌等作用,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杏仁、半夏对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白芥子能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吴茱萸具有辛热之性,民间有单用或配伍明矾,醋调敷足心治疗咳喘的经验。诸药相合,加之万能溶媒二甲基亚砜的调制,可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效果
4.伤筋方
生大黄50克,生栀子50克,川芎30克,透骨草20克,赤芍15克,苏木2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冰片20克。上药为面,用醋调糊敷患处,24小时换药1次,连用5天即可愈
5.自拟苍龙散治疗阳萎,效如桴鼓。
[方药]苍龙散:苍术30克、地龙15克、川芎15克、细辛5克、炒薏 米30克、川牛膝10克、露蜂房10克、麻黄3克。
[适应证]阳萎多无明显诱因,偶有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寒冷所致者。症见:阴囊冷湿,舌淡苔白厚腻,脉沉迟。
6.治疗鼻息肉效方
【配方】枯矾一两(或白矾二两,放入砂锅或者瓷碗中置炉火上熬干,放冷,绝对不能用金属器具)。硇砂一两,打碎成黄豆粒大小块。上好的冰片一两。
【制法】将 3 种药物拌匀,研为细粉,过筛,瓶装密封备用。
【用法】早上 7 点钟开始取适量药粉喷入鼻孔内,让药粉均匀沾满息肉上面,相隔 3 个小时左右喷一次,晚上睡觉前停用,第二天再如此重复喷药。
7.二味拔毒膏主无名肿毒
组成:白石英(俗称“白火石”)、蒲公英根(鲜品)等份。上药放石臼内捣极融如膏,视患处大小,厚敷、留头,外以树叶盖之,干则随换,以肿消痛止或有脓拔出,毒尽自愈。
功效:消肿散瘀,拔毒止痛。
主治:一切无名肿毒,赤热焮痛,或有脓不出
注:本博文中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或药方等,仅做中医知识分享,不作医疗疾病的方法、建议、推荐或指引。
转载/来自网络
你没见过的偏方、验方
网页链接
相关知识
#中国医药学##中医...
中医文化李时珍人物介绍.pptx
李时珍是医药学家还是什么学家 李时珍是著名的医药学家和什么学家
悦读中医好感悟|感悟本草,传承经典
盘点古代中医名著
中国编纂《中华医藏》 共2800种中医药典籍入选
从连花清瘟“错别字”做一场中医科普
藏经洞中的中医典籍及药方
艾叶,又称艾草,性味苦、辛、温,能散寒除湿。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
2021年山西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中国传统医学
网址: #中国医药学##中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6327.html
上一篇: 这味药治脚后跟干裂,... |
下一篇: 旧世中药研究(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