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药知识文库:聚果榕.pdf

中药知识文库:聚果榕.pdf

中医药系列文库—— 聚聚果果榕榕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聚果榕”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聚聚果果榕榕 【概况】: 异名 丛生榕、优昙花( 《台湾药用植物 志》),优昙体罗( 《植物大辞典》) 。 基源 为桑科榕属植物聚果榕的果实和根。 原植物 聚果榕Ficus racemosa L .(F.glomerata Roxb .),又名马郎果( 《贵州植物志》) 。 形态 常绿乔木,高25~30m 。 胸径60~90cm 。 树皮灰褐色,平滑;幼枝和榕果被平贴毛,小枝褐 色。 叶互生;叶柄长2~3cm ;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长 1.5~2cm ,外面被微柔毛。 叶片薄革质,椭圆状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 10~14cm ,宽3 .5~4 .5cm ,顶端渐尖或钝尖,基部 楔形或钝,全缘,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浅绿色, 稍粗糙,幼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基出脉3条,侧脉 4~ 对。 榕果簇生于老茎瘤状短枝上,稀成对生于落叶枝叶 腋,梨形,直径2~2 .5cm ,顶端压平,基部缩狭成 柄;基生苞片3 ,总柄长约1cm ;雄花花梗,生于榕果 内壁近口部,花被片3~4 ;雄蕊2 ;瘿花和雌花有梗; 花被线形,顶部有齿3~4 ;花柱侧生,柱头棒状。 榕果成熟时橙红色。 花期5~7月。 ( 图见 《贵州植物志》.第1卷.147页.图12 ) 生境与 分布 生于河岸或溪边潮湿地。 分布于台湾、广西、贵州、云南。 。 【药性】: 功效 收敛,健胃。 主治 《台湾药用植物志》:“果实:为收敛剂、健胃 剂、驱风药。 治月经过多及咯血。 乳汁治痔疾及腹泻。 与胡麻油合用治癌病。 在孟买以液汁局部用治流行性腮腺炎及其他炎性腺体 肿大,如加小茴香及糖治淋病。 在越南乳汁外用治头痛。 根:治糖尿病及痢疾,根皮浸剂治月经过多。”

相关知识

中药知识文库:聚果榕
中药知识文库:聚果榕.pdf
中药知识文库:变叶榕(4页)
中药知识文库:向日葵花托
聚果榕简介 聚果榕照片图
聚果榕粉
聚果榕(桑科 榕属)
聚果榕
中药知识文库:荷叶.pdf
中药知识文库:七里香

网址: 中药知识文库:聚果榕.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78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叶垂叶榕主要价值
下一篇: 榕树皮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