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4 污水生物系统特征 指标 多污带 强中污带 弱中污带 少污带 有机物 含有大量有机物,主要是未分解的蛋白质和糖类 由于蛋白质等有机物分解,形成氨基酸和氨 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为氨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水中有机物已经很少 有机物已经被矿化,蛋白质最后分解成硝酸盐,水中有机物极少 溶解氧 极低或全无 少量 多 多 BOD 非常高 高 低 很低 硫化氢 多 较高 少 无 底泥 因有硫化铁,呈黑色 硫化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不呈黑色 有氧化铁存在 几乎全被氧化,有氧化铁存在 细菌数(个/ml) 数十万至数百万 数十万 数万 数百 生物种类 很少 少 多 多 个别优势种 很强 强 弱 弱 练习题 完 * 唐 菖 蒲 (四) 乙烯( C2H4 ) 乙烯本是植物生成的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它已经成为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机动车辆排放的气体是它的初生源。 1、C2H4对植物的影响,一般是影响植物的生长及花和果实的发育,并且加速植物组织的老化。 2、 监测C2H4的植物通常有兰花(Cattleya spp.)、麝香石竹(Dianthus caryaphyllus)、黄瓜(Cucumis sativus)、西红柿(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万寿菊(Tagetes erecta)、皂荚树(Gleditsia triacanthos)等。 乙烯的指示植物 万寿菊 皂荚树 黄瓜 番茄 兰花 兰 花 万 寿 菊 氮氧化物指示植物 向日葵 菠菜 秋海棠 番茄 烟草 (二)监测大气污染的动物 1、利用鸟类羽毛、骨骼中的重金属含量来监测大气中重金属的污染物及污染程度。 二、大气污染的动物监测 (一) 大气污染对动物的影响 金丝雀对SO2最敏感,其次是狗,再次是家禽;蜜蜂会受到砷、氟化物、铅、汞等的污染,臭氧、氟化物缩短了蜜蜂的寿命。 2、 1970年初,北美和欧洲的科学家开始利用蜜蜂监测大气污染水平,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物会随着花粉、花蜜带回蜂巢,只要分析花粉、花蜜和蜂体就能够了解污染物种类及污染水平。 3、 一个区域中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也可监测该地大气污染状况。如一些大型哺乳类、鸟类、昆虫等,特别对大气污染敏感种类数量的变化很能够说明问题。 三、 大气污染的微生物监测(自学) 对矿井内瓦斯毒气敏感的动物 金丝雀 金翅雀 鸡 老鼠 第三节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 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洗涤剂、染料、酚类物质、油类物质、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以及一些富营养化物质如氮、磷。 一、 水污染的植物监测 (一) 以滇池为例,水生植被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如下: 1、严重污染:各种高等沉水植物全部死亡; 2、中等污染:敏感植物如海菜花、轮藻、石龙尾等消失,篦齿眼子菜等敏感植物稀少,抗性强的如红线草、狐尾藻等相当繁茂; 3、轻度污染:敏感植物如海菜花、轮藻等渐趋消失,中等敏感植物和抗污植物均有生长; 4、无污染:轮藻生长茂盛,海菜花生长正常。上述各类植物均能够正常生长。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海菜花、轮藻等敏感植物可以用作监测植物。 ?海菜花 荷花 荷花的地下茎和根对含有强度酚、氰等有毒的污水会失去抵抗力而死亡。 (二)赵彦霞等(1993)对太子河本溪河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 太子河本溪河段五个断面(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橡皮坝、牛心台、大峪、二焦化、白石砬子)及主要四个排污沟(溪湖、平山、崔东、千金沟)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 1、河本溪河段五个断面浮游植物调查 橡皮坝浮游植物11属——牛心台河段浮游植物12属——大峪断面浮游植物13属——二焦化河段浮游植物3属——白石砬子河段浮游植物6属 从以上各断面的藻类种群组成和数量分布可见,上游河段水质较好,藻类种类多、密度大,种群中寡污性种类多,耐污性种类较少;而下游水质污染严重,浮游植物种类数减少,清洁种类显著减少以至消失,被耐污性种类所取代;离开市区后,水质通过自净而转好,藻类种类和数量回升,硅藻数量增加。 2、四个排污沟浮游植物调查 4个主要排污沟的浮游植物种类稀少而单调,以耐污性种类为优势,说明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以上结果反映了藻类群落与水体污染之间良好的相关关系,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二、 水污染的动物监测 水污染指示生物一般采用底栖动物中的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固着生活的甲壳动物以及水生昆虫等。它们个体大,在水
相关知识
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规范.ppt
06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教案分析.ppt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ppt
《环境生物学》 第4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6
水体污染生物监测法
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与生态监测.ppt
城市生态学第6章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ppt
环境污染的“监测员“
用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监测环境污染
为什么植物能监测环境污染
网址: 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规范.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974.html
上一篇: 生态环境部权威解答:新污染物监测 |
下一篇: 用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监测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