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虫生百态】蜈蚣结构浅析

【虫生百态】蜈蚣结构浅析

相较于昆虫,蜈蚣常常是一个更加令人害怕、不愿接触的存在,我于是萌生了带领害怕蜈蚣的孩纸来一个云观察的念头。

通常意义上的蜈蚣指蜈蚣目成员,而石蜈蚣、地蜈蚣(分别属于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与蜈蚣目并列)通常不被算做真正意义上的蜈蚣。少棘蜈蚣 Scolopendra mutilans (L. Koch, 1878)(过去曾作为模棘蜈蚣的亚种)是一种典型的蜈蚣,隶属蜈蚣目-蜈蚣科-蜈蚣属,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说是网络上出现频次最高的蜈蚣属成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烧鸡”。因此, 本文就以遍布大江南北的少棘蜈蚣为例,简单剖析一下蜈蚣的身体外部结构。

少棘蜈蚣属于中型蜈蚣,成体体长10-18cm,15cm以上个体较为少见。通常是身体青黑色,步足黄色,触角、头板、第一背板和最后一对步足红色。也有所有步足均为红色的个体,数量较少,但因产地不同,黄腿和红腿个体的比例也不同。

正常体色的个体,除了最后一对步足其他步足均为黄色,摄于江苏南京(高凡 摄)

所有步足均为红色的个体,摄于江苏常州(高凡 摄)

不过,不只是成体存在颜色差异, 少棘蜈蚣的幼体和成体的颜色也大不相同——幼体的触角和头部颜色与身体一样也为黄蓝色,之后随着生长才逐渐转为我们通常见到的红黄黑配色。

少棘蜈蚣幼体,摄于江苏南京(高凡 摄)

介绍完少棘蜈蚣的总体外观,下面就让我从头到尾细细道来:

触角基部6节光滑无毛,后面节密布短绒毛(高凡 摄)

头板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眼群,单眼大小不一致(高凡 摄)

第一体节上的足特化成膨大颚肢用于捕食,能分泌毒液(见左上红圈)。左右齿板前缘各具5枚小齿,内侧3枚小齿紧邻(见右下红圈)(高凡 摄)

气门着生在体节侧面,第3、5、8、10、12、14、16、18、20体节各具一对气门(高凡 摄)

纵沟自第4-9背板至第20背板,最末背板无纵沟(见右上红圈);侧棱自第5-9背板至最末背板(见左下红圈)(高凡 摄)

第2-19节胸板具2条纵沟(高凡 摄)

少棘蜈蚣雌雄肛生殖节异形,雄性具一对短小的生殖肢,雌性无生殖肢。但平时肛生殖节不会伸出,需要用力捏尾部挤出观察。图中为雌性肛生殖节,若为雄性则在红圈处各有一根生殖肢(高凡 摄)

共有21对步足,前20对步足均有跗刺,最后一对步足无跗刺(高凡 摄)

基侧板后端有2个小棘(少数有1或3个)(见右下红圈),最后一对步足前股节腹面外侧有2个棘(见左上红圈)(高凡 摄)

最后一对步足前股节背面内侧和腹面内侧各有1个棘(见左下红圈),隅棘顶端有2个小棘(见右上红圈)(高凡 摄)

本期编辑:高凡

相关知识

蜈蚣生虫后是否还能食用
蜈蚣的生活环境,蜈蚣虫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 – 百场汇
远古蜈蚣虫
蜈蚣虫长什么样 蜈蚣虫是什么虫
蜈蚣虫是什么虫
世界上最大的蜈蚣:远古蜈蚣虫长259厘米
蜈蚣图片和蜈蚣虫有何区别?带你了解这些神秘生物
蜈蚣虫有毒吗??
蜈蚣虫的功能主治是什么.docx
蜈蚣和千足虫有什么区别 蜈蚣和千足虫的区别有哪些

网址: 【虫生百态】蜈蚣结构浅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06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物种楚地蜈蚣在湖北被发现,长达
下一篇: 关于昆虫作文600字(精选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