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凝
结
也
节气
露
气
寒
冷
寒露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过完十一长假,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预示着秋季的结束。露已寒,将为霜,冬天的脚步声近了。到了寒露,一重秋风一重冷,一场秋雨一场寒,到了真真切切冷的季节。
01 寒露传统习俗
赏红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功能。
喝菊花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开放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每值秋收以后,温州人善于酿制各种美酒,寒露时也少不了酿制几坛菊花酒,一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才开坛饮用。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
秋钓边
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除了赏菊花外,人们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02 养生重点要牢记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容易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转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朋友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发疾病。
养阴防燥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睡早起,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适度运动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可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政务信息·省局动态·用药科普·两品一械
这些医疗器械不合格!包含隐形眼镜……
这一指导原则正公开征求意见中!
速戳!来看自己中奖了没→
来源:中国医药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健康科普|寒露时节话养生
节气养生丨寒露后 你一定要知道的养生全攻略!
【节气养生】寒露:萧萧秋意,暖暖添衣
寒露时节有什么花 寒露开哪些花
今日寒露 | 凝玉花上露 清影入晚秋
寒露秋花古诗五首,除了菊花,你还知道哪些花在寒露节气开放
【文化馆创意手工活动】四时八节 寒露小课堂
古诗五首,看看五种开在寒露时节的清新美花
寒露节气期间在花卉栽培管理上应注意什么?
寒露至, 菊花开, 秋季常见的6种菊花, 你最爱哪种!
网址: 今日寒露|长假过后遇寒露,养生知识记心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402.html
上一篇: 赏花季 这些花是中药治病养生 |
下一篇: 玫瑰花养生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