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松树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松树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松树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文预览结束

下载文档原格式(doc原格式,共4页)

合集下载

松树常见病虫害

制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菌剂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白 僵菌、苏云杆菌等微生物菌剂。
释放天敌
通过释放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如赤眼蜂、瓢虫等 。
植物源农药
使用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如苦参碱、印楝素等 ,这些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的优点。
加强林业管理,提高树木的抗病抗虫能力
科学施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促进松树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树木 的抗病抗虫能力。
健康栽培
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和管理措施,如合理密植、修剪树枝等,保 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修剪
对于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枝条或叶片,应及时修剪并集中处理,避 免病情扩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治方法
加强松树的栽培管理,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消灭病原菌。对于已经患病的树木,可以 采取刮除病灶、涂抹药膏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加强药剂防治,如喷洒农用链霉素等。
03
松树虫害概述
松树虫害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松树虫害是指寄生在松树体内的各种昆虫,如蚜虫、松毛虫、天牛等,对松树的 健康生长造成危害。
建立无病苗圃
建立无病松树的繁殖基地 ,保证种苗健康无病,提 供健康的种苗给其他地区 。
加强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虫害扩散
定期监测
定期对松林进行监测,特别是 在病虫害高发季节,增加监测
的频次和密度。
发现病株立即处理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松树,应 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和处理
,避免病情扩散。
使用虫害天敌
通过引进或培育病虫害的天敌 ,如寄生性昆虫、鸟类等,控
松树根癌病

华山松病虫害防治技术解析

华山松病虫害防治技术解析华山松是我国华北地区极为常见的一种松树,它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华山松的病虫害防治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我们有必要对华山松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做出深入解析。

一、病害防治技术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华山松的常见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松树树皮裂纹、树皮下部有虫孔和树皮剥落,严重时可导致树木死亡。

为了防治松材线虫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清理病树。

一旦发现有松树出现症状,应立即将患病树木移除,以防病害传播。

(2)加强施肥。

科学施肥可以增强松树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喷洒杀虫剂。

针对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的树木,可以在成虫出现的季节进行喷洒杀虫剂,以控制病害的传播。

(2)清理树下草丛。

松材盲蝽虫幼虫多以树下草丛中过冬,因此及时清理树下草丛可以减少害虫数量。

(3)加强树木管理。

保持松树的健康生长状态,可以减少害虫的寄生和传播。

3. 松树枯萎病松树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其主要症状为松树枝叶逐渐枯萎、掉落。

为了防治松树枯萎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取生物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寄主植物抗性培育、菌株优良性状筛选等生物防治方法,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3)定期修剪。

定期修剪松树,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1. 预防为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为主,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选择健康的种苗进行栽培,其次要加强松树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松树的免疫力。

2. 多种防治手段结合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对于较严重的病害可以适当使用杀虫剂或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同时也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监测和预警定期对松树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病虫害易发生的季节,要加强监测和防治力度,以防止病害的大面积爆发。

松树常见病虫害

分类与辨别
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松树病害大致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 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
辨别
不同致病因素的病害在症状表现、传播途径、发病规律等方面存在差异,需 要仔细辨别。
危害与影响
危害
松树病害的发生会对松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生长缓慢、枯枝落叶、 甚至整株死亡等现象。
影响
松树枯梢病
总结词
真菌引起,易传染
详细描述
松树枯梢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松树的枝条和梢部。病菌在病枝上越 冬,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新的枝条。染病枝条初期出现灰褐色或红褐色病斑,后 逐渐枯萎,导致树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松树疱锈病
总结词
影响树木生长,降低材质
详细描述
松树疱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松树的树干、树枝和树皮 上。病状初期表现为水疱状斑纹,随后逐渐扩大并破裂,形成锈色孢子堆。 该病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还会降低木材的材质和使用价值。
详细描述
松树紫色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松树的根系部位。由于土壤中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或土 壤过湿等原因,导致树木根系腐烂和死亡。染病树木初期表现为叶片变黄和脱落,随后逐渐出现紫色 斑点和块状坏死症状。该病对树木的生长和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
03
松树虫害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松树虫害是指对松树造成危害的昆虫和害虫,包括幼虫、成虫和蛹等形态。
THANK YOU.
或黑色,有光泽
危害特点
松褐天牛是松树的毁灭性害虫 ,幼虫在树皮下蛀食,造工捕捉、药剂防治、生 物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
松突圆蚧
01
02
03
形态特征
松突圆蚧是一种小型害虫 ,成虫呈半圆形或圆形, 表面有白色蜡质覆盖物

松树赤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松树赤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松树赤松毛虫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害虫,它是松树生长中的主要天敌之一。

虫害主要在5-7月份发生,因此在这个时候是防治赤松毛虫的关键期。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赤松毛虫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一、赤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及危害程度1、生态习性:赤松毛虫属于长豆娘科动物,幼虫的寄主以松树为主,也会攻击橡树和其他实生松苗。

成虫多为夜间活动,白天躲藏在树木的树皮、树洞等处。

2、危害程度:赤松毛虫的幼虫以松树的叶片为食,严重地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健康。

而且,一旦发生虫害,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对松树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使树木死亡。

二、赤松毛虫的发生规律赤松毛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5-7月份,这个时期正是松树新叶片茂盛的时候。

气温升高,天气潮湿,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赤松毛虫的繁殖。

在这个时候,松树容易遭受赤松毛虫的侵害。

三、赤松毛虫的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在虫害高发期,可以在松树周围挂上草帘和黄板,引诱赤松毛虫成虫,来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

也可以在树干下部涂抹涂有蜡的树胶,以捕获越冬后的幼虫。

2、化学防治:如果物理防治效果不佳,也可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按照规定浓度投入,并注意保护好周围环境。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害。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赤松毛虫的天敌来进行控制。

比如可以引入赤松毛虫的天敌豆娘,来进行生态平衡控制赤松毛虫的数量。

也可以适当增加赤松毛虫的天敌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

1、防治时机:赤松毛虫的发生主要在5-7月份,这个时期是防治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候应该加强对松树的巡视,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虫害。

2、防治过程中,要做到药剂使用科学,不可盲目施用农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松树本身的健康状况也是防治赤松毛虫的重要因素。

要做好松树的管理,保证松树本身的健康。

防治赤松毛虫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其生态习性和发生规律的了解,选用合适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松树的栽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松树的栽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松树是一种耐寒、抗旱能力较强的树种,在园林绿化、防护林、风景区等地广泛栽培。

本文将介绍松树的栽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松树的栽植1. 选择合适的地点:松树喜阳光,对土壤适应能力强,但对湿度要求较低。

选择坡度较大、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松树,避免低洼或容易积水的地方。

2. 土壤准备:松树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可在种植前进行土地改良,给土壤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并进行耕作和翻松。

3. 栽植时间:松树的适宜栽植时间一般为春季或秋季,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湿度较低,有利于松树生根。

4. 栽植方法:栽植松树时要保持苗木的根系完好,将苗木放入挖好的栽植坑中,倒入适量的肥料和水,填埋土壤至苗木颈部,用脚轻轻踩实。

1. 松毛虫防治:松毛虫是松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食害松树的嫩叶和小枝,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

松毛虫防治可以通过喷施杀虫剂或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

2. 松材线虫病防治: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严重疾病,其病害表现为松树的干枝枯死、松树树冠枯黄等。

防治松材线虫病可以通过消毒苗木、清除感染树木、喷施防治药剂等方式进行。

3. 松锈病防治:松锈病是由松锈菌引起的病害,其病害表现为松针上出现红褐色的锈斑,严重影响了松树的观赏价值。

防治松锈病可以通过剪除感染部位、喷施杀菌剂等方式进行。

5. 松树白蚁防治:松树白蚁会给松树的根系造成破坏,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

防治松树白蚁可以通过土壤处理或树木喷洒杀虫剂等方式进行。

松树的栽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证松树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在栽植和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地点、准备好土壤、正确栽植,同时根据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松树的生长健康。

红松苗木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松苗木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红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因此在苗木培育和管理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本文将就红松苗木的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红松苗木培育管理1. 土壤准备红松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松软和翻耕,同时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播种与育苗红松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春季,播种前需要选择良种,并进行消毒处理。

播种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浇水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 灌溉管理红松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幼苗期。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浇水,避免出现过湿或干旱的情况。

4. 修剪整形在红松苗木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的修剪整形工作,以促进苗木的树形生长,减少枝叶的交叉和拥挤,保持苗木的健康生长状态。

5. 病虫害监测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并进行防治措施。

1. 松毛虫防治松毛虫是红松苗木的常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松树的叶片。

防治松毛虫可以采取喷施杀虫剂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放置黄板进行诱捕。

2. 松材线虫病防治松材线虫病是红松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松树的树干和树皮。

预防松材线虫病主要是加强苗木的管理,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并在发现病害时进行及时治理。

红松苗木的培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红松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保证红松苗木的品质和产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油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油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油松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品质。

为了保护油松树木的健康,减少病虫害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油松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松树松球菌病松树松球菌病是油松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的松球大量脱落,甚至在成熟前期就掉落。

防治措施可采取剪除枯枝和病球、定期喷洗叶面、用石硫合剂喷洒杀菌等方法。

2.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是一种微小的线虫,它会寄生在油松的松枝和树皮上,导致松枝被钻孔,枯死。

防治措施可采取烟熏、用杀菌剂治疗割伤处、切割感染部位等方法。

3. 松材疱瘤菌松材疱瘤菌是侵害油松的常见病害之一,会导致树干和树枝上出现疱瘤,影响树木的生长。

防治措施可采取疏枝排水、化学防治、及时修剪感染部位等方法。

4. 松树针枯病松树针枯病是油松上常见的病虫害之一,表现为针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甚至脱落。

防治措施可采取用药物喷洒、加强树叶及土壤的养护管理等方法。

5. 松枯紧束孢菌松枯紧束孢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油松树身上出现褐色条纹,树皮裂开。

防治措施可采取用药物喷洒、及时修剪感染部位等方法。

二、油松的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1. 松墨天牛松墨天牛是侵害油松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在树木上产卵,并在木材中孳生,导致树木损伤。

防治措施可采取用农药进行喷洒、树皮涂刷防虫胶、集中砍伐病虫树等方法。

2. 松毛虫松毛虫是一种昆虫害虫,会大量食害油松的叶片和嫩芽,导致树木生长受到影响。

防治措施可采取用药物进行喷洒、布置灯光诱杀器、培养天敌等方法。

总结:油松的常见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需要进行及时的防治工作。

通过本文对油松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树木健康的关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松树,严重病株会枯死。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抵抗力较高的松树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受病害侵害的概率。

2.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方法是通过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和生活史,降低病害的发生。

a. 剪除和销毁病株:发现患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树,首先需要将其剪除,并及时销毁。

这可以阻断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b. 采用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杀线虫剂进行喷洒,防治成虫、幼虫和卵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剂量,避免对环境和其他有益生物的伤害。

c. 利用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寄生线虫来控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例如,可以引入捕杀线虫的寄生蜂、寄生蜇等昆虫。

此外,还可以利用真菌来控制松材线虫的生长和繁殖。

d. 疏伐和清除:及时疏伐和清除松林中的弱势树和病株,使健康的树木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降低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3. 防治区域隔离:对于严重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区域,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封锁疫区,限制病虫害的传播。

同时,也要加强对疫区周边松树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4. 强化森林管理: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松树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包括合理疏伐,改善林分结构,保持良好的生境环境;注重施肥和灌溉,增强树木的养分供应和抗病能力;定期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了解,加强预防和防治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加人们对松材线虫病的重视,并掌握相应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总之,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剪除销毁病株、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式。

此外,隔离感染区域、加强森林管理和宣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

通过全面综合防治,可以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率,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松树种植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松树也面
临着一些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确保松树能够健康生长,需要掌握一些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
术要求。

一、松树的种植要求
1.地形要求:松树喜欢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且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地更为适宜。

2.阳光要求:松树是喜阳植物,种植地的光照要充足,并避免遮阻。

3.水分要求:松树对水分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足够的雨水或定期进行浇水。

4.温度要求:松树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30℃,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20℃左
右。

5.土壤要求:适宜的土壤为酸性土壤,土壤PH值为5-5.5。

1.松树虫害
(1) 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林中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
方法进行防治。

如生物防治可以采用拟对虫菌等。

(2)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疾病,主要以侵害细根为主,发病
高峰期为5-9月。

可使用化学药剂喷洒或毒土保护等方法预防和治疗。

(1) 落叶松锯花菌病:落叶松锯花菌病是由锯花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树木枯死。

可采取喷雾、药丸下葬、灌根等方法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的简单介绍。

在进行种植和管理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为了保障松树的健康生长,还应注意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地特点,增强预防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油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油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林木之一,也是重要的造林树种。

油松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油松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保护油松树木的健康,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一、松毛虫防治1. 每年4月至5月初,在油松繁殖季节前后应在林区内进行成片松树的人工割幼龄松毛虫。

使用长茎割刀在松树干上切割一个环形切口,剥离松皮把松毛虫鞭打出来捡拾。

2.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对受害少的受害程度适中的地块,可进行地毯式松树追根成虫人工捕杀。

3. 每年6月-7月间,可以进行害虫主动追根杀虫操作,即人工将成虫越冬区域附近的松根伸入水中或杀虫剂中灭杀。

二、缘毛蚜防治1. 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选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或者树干刷洗。

2. 适当调整油松林的结构和密度,增加日照通风,减少虫害发生的机会。

3. 发现初期虫害时,及时对松树进行修剪和清理,以去除虫卵和病虫源,防止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三、松球隧蠹防治1. 进行定期的松球采收和清理,及时将病害严重的松球采集和销毁,防止其进一步繁殖。

3. 在松球孕育期、害虫幼虫孵化初期可适时进行手工和机械虫害清理,发现有害虫时立即进行捕捉或破坏。

四、栗松蚧防治1.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式,利用天敌进行控制。

3. 发现初期虫害时,进行手工捕捉和销毁害虫。

五、烟曲霉病防治1. 高效灭菌方法:在育苗和移栽过程中使用杀菌剂进行灭菌处理。

2. 加强林区的管理,保持林区内通风良好,防止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3. 在病害初发期进行体检和发现病变组织的处理,及时切除和销毁。

油松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需要结合油松生长的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和时机进行防治。

进行杂交育种和培育抗病虫优良品种,也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树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一、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导致树木死亡速
度快,传播蔓延迅速、寄主植物分布广、防治难度大,被世
界各国列为头号的植物检疫对象。松树一旦感染该病,最快
的40天左右即可枯死,3-5年间便造成大面积毁林的恶性灾
害。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其适生区。
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寄主树种,环境条件,
媒介昆虫密切相关。在中国主要发生在黑松、赤松、马尾松
上。苗木接种试验,火炬松、海岸松、黄松、云南松、乔松
红松、樟子松也能感病,但在自然界尚末发生成片死亡的现
象。低温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干旱可加速病害的流行。
防治方法:感病的原木及加工制品,可进行熏蒸处理,
但必须在松褐天牛羽化前完成。在自然界用溴甲烷进行帐幕
熏蒸,5-10℃时,68-83g熏蒸72h;11-21℃时,42-56g,熏
蒸72h。
二、松毛虫
形态特征:松毛虫成虫为大、中型蛾子。雄蛾触角近乎
羽状,雌蛾呈短栉状。雄蛾腹部细狭,末端尖;雌蛾腹部肥
胖,末端圆;中后足胫节有或长或短的端距。前翅较狭长,
翅顶稍圆;前缘过中点后逐渐弯曲;外缘相当弯曲。后翅宽;
前缘比较直。前翅4、5脉同出自中室底角;6、7脉同柄;8
脉出自中室上角;9、10脉同柄短。后翅4、5脉有短的同柄,
出自中室底角;8脉和7脉在近翅基部有一点上吻合或二者
间有一非常短的横脉形成一个小基室,基室上往往有小短附
脉。
发病规律:松毛虫只能在环境条件对它特别有利时,才
能产生数量积累和逐步发展到猖獗成灾。这个首先形成的、
最适的小生境,称为发生基地。害虫发生基地是可变的,常
随着林木的成长、采伐、更新、演替而变迁或形成新的基地。
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幼虫生长健壮,成虫体长、翅展增大,
雌雄性比、蛹长、蛹重、产卵量、世代分化比率等均有利于
后代增殖。营养不良至少可引起雄性比增高、蛹重减轻、产
卵量减少,相差可达一倍以上。爆发区往往由于食量不足而
引起断食死亡。气候不但直接影响松毛虫的分布和世代的多
少,同时也影响整个生物种群间的动态平衡,从而诱发间歇
性周期发生和数量变动。在光、热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
期缩短;在气候不适宜的情况下则可造成松毛虫大量死亡。
长期干旱时寄主植物内部水分减少、糖分增加,可使幼虫的
取食量增大,间接地促使害虫增加繁殖量。短时的暴风骤雨
可以冲刷树上的幼虫,长期连绵雨会影响幼虫的结茧、化蛹
和成虫的羽化。
防治方法:在越冬前后进行,常用药剂有50%马拉硫磷
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2000倍
液剂;超低容量喷雾可采用2.5%溴氰菊酯每亩1毫升,20%
杀灭菊酯、25%乙酰甲胺油剂,用量均为每亩150~200毫升;
也可用20%伏杀磷每亩10毫升。
三、松突圆蚧
特征:初孵若虫一般先在母体介壳内停留一段时间,待
环境适宜时从介壳边缘的裂缝爬出。刚出壳的若虫非常活
跃,温度越高越活跃,在松针上来回爬动,但实际爬行距离
不会超过30?C60 cm。找到适合的寄生部位后,即将口针插
入针叶内取食,固定不动。固定后5?C19 h开始泌蜡,20?C32
h可遮盖全身,再过1?C2 d蜡质增厚变白,成为圆形介壳。
寄生在叶鞘内的蚧虫多发育为雌虫,而雄虫多寄生于叶鞘外
的针叶上和球果上。2龄若虫后期,一部分若虫蜡壳颜色加
深,尾端伸长,虫体前端出现眼点,继续发育为前蛹,再蜕
皮成为蛹;另一部分2龄若虫虫体和蜡壳继续增大,不显眼
点,蜕皮成为雌成虫。影响松突圆蚧种群数量消长的气候因
子有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风等,其中气温是主导因子,
当日平均气温大于23 ℃或低于18 ℃时,其死亡率增大;
降雨不仅对初孵若虫有机械杀伤作用,而且影响其固定和取
食,当月降水量大于100 mm时,其虫口密度与降水量呈负
相关性。林分郁闭度0.9的林内的虫口密度要比郁闭度0.5
的大1倍以上。
危害症状:松突圆蚧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
在寄主的叶鞘内或针叶、嫩梢、球果上吸食汁液,使针叶和
嫩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
光合作用,致使被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
受害严重时针叶脱落,新抽的枝条变短、变黄,甚至导致全
株枯死。
防治方法:采用50%杀扑磷、25%喹硫磷药剂,500倍
液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对雌蚧的杀伤力也远优于其它农
药。
(作者单位:150300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林场)

相关知识

松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技巧和措施
园林植物松树虫害赤松毛虫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
花生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核桃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蔬菜主要虫害无害化防治方法
园林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仙客来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
黄花菜主要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阐述

网址: 松树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61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怎样让松树不生病
下一篇: 松菌怎么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