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
江苏省第三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共有3个项目入选
至此
苏州入选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数量
增至8项
数量在全省位居第一
苏州市塘浦圩田传统农业系统
(相城区阳澄湖镇、常熟市古里镇、吴江区七都镇)
苏州地区自古河网密布,湖漾众多。为克服丰水环境对农耕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先民创造性地将浚河、筑堤、建闸等水利工程措施统一于农业耕作,在“塘以行水,浦以均水,纵横分布,灌排有制”的塘浦水利格局之上,培土造田,因势利导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塘浦圩田传统农业系统。
相城区阳澄湖镇
相城区度假区(阳澄湖镇)位于阳澄湖沿岸,镇区内水域面积广阔,延续千年的塘浦圩田系统,属于太湖低地营田治水的一项典例,人、水、田和谐相处的水乡聚落模式,也是江南传统市镇自然、人文景观的杰出代表,塘浦纵横之间形成了水网养蟹、田内植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景观。
常熟市古里镇
常熟市古里镇地处“勾连太湖、通江达海”的关键区位,区域内水网密布,圩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塘内养殖种类多样,构成了古村落、稻田、水网等相互交织的传统乡土文化和生态景观,成为了塘浦圩田传统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江区七都镇
吴江区七都镇的塘浦圩田风貌保存良好,并以塘浦圩田为基础,形成了以桑基鱼塘为主的传统农业风貌。目前,七都在塘浦圩田中种植水稻9600多亩、小麦8000亩、香青菜1000亩、果树180亩。
塘浦圩田工程建设理顺了人与水和土地的关系,并最终使苏州从浩渺的泽国,变成了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是乡村振兴、传承江南文化的宝贵资源。
常熟虞山松树蕈生态与文化系统
松树蕈常分散长在草丛树根旁,颜色不显,采集不易,但蕈味鲜美,非一般蘑菇可比。有“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肉味”的说法,被誉为“素中之王”。
用素油熬制松树蕈油,香气扑鼻,鲜美无比,用来拌菜浇面,妙不可言。最早的蕈油面是寺院僧人的素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后蕈油面逐渐在香客中推开,逐步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虞山劳动人民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特性以及“识蕈”、“捉蕈”等一系列经验,逐渐发展出一套更有利于促进松树蕈与松树互利共生以获得品质上乘且食之不尽的松树蕈的独特方式,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依托虞山森林中的天然微生态环境形成了一整套的农业生产系统。
苏州市昆山湖荡圩田农业系统
“湖荡圩田”是指在湖荡密布地区,通过修建坝堰等水利工程,疏通支流、开垦构筑而形成的良田,是塘浦圩田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形态,但湖荡圩田位于湖荡积水区,水域面积大,一般被细密的河网分割,农耕单元尺度偏小。借由地形地貌,圩田与湖荡产生了更密切的关联,湖荡的水质和圩田的土壤相互影响,共生共荣,在历史演替过程中逐渐形成大的“湖——田”共生系统。其在空间肌理、农业产品、共生内涵、景观风貌、人文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保护价值。
(昆山市湖荡圩田农业系统分布图)
昆山市湖荡圩田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域位于周庄镇龙亭村,遗产地拓展辐射区包括周庄镇、锦溪镇、张浦镇和淀山湖镇4个镇,遗产地一般保护区为昆山市全域。
NEWS
新闻多一点
截至目前
苏州市拥有
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8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4项市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项)
江苏吴江基塘农业系统(2023)
江苏吴中传统水生蔬菜栽培系统(2023)
江苏吴江蚕桑文化系统(2021)
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2019)
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8项)
苏州市塘浦圩田传统农业系统(相城区阳澄湖镇、常熟市古里镇、吴江区七都镇)(2023)
苏州市常熟虞山松树蕈生态与文化系统(2023)
苏州市昆山湖荡圩田农业系统(2023)
苏州市吴江区环长漾桑基鱼塘农业系统(2022)
苏州市吴中区环太湖流域林畜复合系统(2022)
苏州常熟鸭血糯稻作文化系统(2022)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复合系统(2021)
苏州甪直水八仙种植系统(2021)
农业文化遗产
充分体现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
未来
苏州将高质量开展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展现乡村振兴的多元成果
相关知识
苏州博物馆3件“国家宝藏” 带你体验苏州古典园林之美
给自己买一朵花~苏州宝藏花卉市场大揭秘
坐地铁游苏州,这几条宝藏路线请收藏
苏州江陵期房楼盘
苏州老城区的人间烟火
花神崇拜3苏州花神庙
么噶!!苏州也有向日葵花海啦!!
《国家宝藏3》赋能营销,胡姬花打造“宝藏”年货节
2024苏州草莓采摘地大盘点(持续更新)
苏州丝绸博物馆
网址: 省级宝藏,苏州+3!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6194.html
上一篇: 第七章 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p |
下一篇: 松树林的蘑菇能不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