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会对最终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当地的气候条件,优良品种,恰当的田间管理等等。而这其中合适的水肥调节,对于产量的影响,起到了40%以上的作用,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水肥管理措施,综合来说,合理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元素均衡。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于各个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不相同,底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磷,前期的时候需要较多的氮才能进行正常的营养生长,进入生育后期的时候需要钾较多,来促进营养生长。所以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合理的调整肥料配方。
其次,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将肥料溶解在水中施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选择少量多次的策略。避免一次性灌溉量过大,产生深层渗漏,白白浪费肥料的养分。
再有,用量恰当,很多农民的传统思想是,大水大肥出高产,但是过量灌溉,过量施用肥料,除了浪费水资源,提高肥料成本以外,同时还会污染环境,降低果实品质。所以要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给予恰当的肥料和水分。
题主还提到的化学调节,应该是指的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最常见的包括生长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等。合理的使用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速度,促进开花结果,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但是在使用这些化学调节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的用量和方法,不恰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畸形果,正常的生长受到影响等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