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地区青花菜秋大棚高效栽培技术指南
一、品种选择
青花菜,又称绿菜花,以其鲜绿的色泽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冀东地区秋季气温由暖转凉迅速,特别是在秋大棚环境中,青花菜生长后期可能面临低温挑战,影响产量与品质。 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栽培品种至关重要。 推荐品种如绿岭、哈依姿、玉冠、绿秀、绿族等,这些品种不仅耐寒性强,还非常适合保护地栽培,能有效抵御后期低温的不利影响。
二、播种时间与方式
1. 播种时间
秋季大棚播种青花菜的最佳时间为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这一时段播种既能避开夏季极端高温,又能确保青花菜在秋季凉爽气候中健壮生长。
2. 播种方式
育苗盘育苗:营养土按草炭土、膨化鸡粪、田园土50:2:48的比例配制,并加入复合肥0.5公斤、硫酸钾1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混匀后装入育苗盘。 每盘播种5克,每亩需种苗约5至6盘。 播种后,用细土覆盖,保持苗床湿润。
地苗: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育苗场,每平方米施有机肥2公斤、复合肥100克,掺匀后整平。 每亩青花菜约需育苗床5至6平方米。 播种前浇足底水,每平方米撒播5克种子,播后用细土覆盖。
三、青花菜秋季大棚栽培技术
1. 苗期管理
子叶期管理:7月至8月间,天气炎热多雨,需搭建遮阳棚,用寒冷纱或塑料薄膜遮阳降温,防雨淋,同时保持苗床四周通风。 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小水勤浇,避免积水。
分苗期管理:当子叶壮足,真叶露心时,即可分苗至8×10厘米的营养钵中。 分苗前钵内浇足水,分苗后管理同样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天气炎热时可浇地下水降温,防止徒长。
2. 定植
选壮苗定植:秋季大棚播种后约30天,苗即可定植。 壮苗标准为5至6片真叶,叶片宽大厚实,叶色浓绿,腊粉多,茎短粗,节间短,无病虫害。
整地作畦:每亩施有机肥4000至5000公斤,深耕整平,沟施粉碎麻将渣150至200公斤或腐熟鸡粪200公斤,再施入复合肥25至30公斤或二铵25至50公斤,掺匀后做宽100厘米的小高畦,可铺地膜。 定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定苗3000至3300株。
3. 定植后田间管理
温湿度管理:每天早上8至9点打开大棚边缝放风,至水汽消散后关闭。 中午棚内温度超过25℃时,继续开边缝放风降温。 阴、雨、雪天应大放风,防止雾气积聚。 夜晚棚内湿度降至5℃以下时,大棚四周应围上草苫,南北向围上裙膜,大棚门紧闭。
光照:青花菜喜光,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花球形成。 应及时擦掉棚膜上的灰尘,减少遮光。
肥水管理:秋季大棚青花菜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一般每十天左右浇一次水,浇水后中耕调节土壤温湿度。 从定植到收获应追肥三次,多用随水追肥法。 第一次在定植后十天左右,每亩用速效性肥尿素8至10公斤;第二次在定植后30天左右,每亩用复合肥10至15公斤;第三次在植株顶花球出现时,每亩用硫铵20至25公斤,同时浇一大水。
整枝打杈:青花菜以顶花球为产品,应及时打掉侧枝及侧花球,避免分散养分,影响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霜霉病、褐腐病、黑斑病、菌核病等。
预防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均衡施肥,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种子消毒,用40%福美双拌种。
药剂防治: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如霜霉病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褐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黑斑病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菌核病可用70%甲基托布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常见虫害:小菜蛾、甘蓝叶蛾、菜青虫、蚜虫等。
防治措施: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综合防治,如安装防虫网、释放天敌、喷洒低毒高效农药等。
五、收获
青花菜的花球直径达到12至15厘米左右,花球紧而不散,小花蕾颗粒小,颜色鲜绿时,应及时收获。 收获过晚会导致花球散球,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 收获时去掉花球四周叶片,花茎不宜留得过长,收获后应及时上市,以保持最佳品质。
相关知识
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青花菜早春大棚有机栽培技术
大棚丝瓜高效栽培技术
冀东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pdf
长沙地区大棚辣椒秋延越冬栽培技术
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探究论文
辽西地区露地西兰花(绿花椰菜)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法
北方番茄越夏—秋延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高山地区大棚番茄避雨栽培技术
网址: 冀东地区青花菜秋大棚高效栽培技术指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7095.html
上一篇: 桉树种子怎么育苗 |
下一篇: 种植冰菜指南:从种子购买到育苗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