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型西瓜设施
栽培技术要点
一、早春日光温室栽培
(一)温室准备
1.施底肥、整地
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砂壤土。入冬前深翻,深度40厘米左右,开春以后进行土壤耙平、打细、施基肥、做畦做垄。按照每667米2施入腐熟有机肥4~5米3,磷酸二铵和尿素各30~35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或者与上述肥料有效成分相当的其他肥料。施肥完毕,做畦,畦高20厘米,宽60~65厘米,铺设滴灌带,双行种植铺设双行平行滴灌带。滴灌带铺好后及时覆盖地膜,以利于保湿保温。
2.加设二层幕
为了促进地温升高,提早定植,提前收获,应用天幕覆盖技术,在日光温室内部架设天幕可有效提高棚温、地温。
(二)播种
1.种子消毒
日光温室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播种。播种前采用种子包衣剂消毒法或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
2.播种
早春日光温室西瓜育苗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做育苗基质。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选用32孔(孔深5.5厘米边长6*6厘米)或50孔(孔深4厘米 边长4.5*4.5厘米)最佳,盘底设有排水孔。适宜的播种期为1月中旬至2月中旬。砧木播种时,种子平放,每个穴盘孔1粒种子,播后覆基质盖塑料薄膜;接穗播种时,种子平放,每个穴盘孔2~3粒种子,播后覆基质盖塑料薄膜。
小果型西瓜嫁接砧木选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欣砧4”,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杂交的西瓜砧木一代杂种,嫁接亲和力好,共生亲和力强,成活率高,发芽容易且整齐,芽势好,出苗壮,对果实品质影响小。
(三)嫁接与嫁接后管理
1.嫁接
播种15天后可以嫁接,嫁接后立即覆膜保湿。选择在没有直射阳光、温度、背风和湿度较大的场所嫁接,早春嫁接一般在育苗温室内进行,若晴天必须遮光,防止阳光直射造成幼苗失水萎蔫,影响嫁接苗成活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保证嫁接苗伤口的快速愈合。目前常采用的嫁接方法为贴接法。
2.嫁接后管理
(1)温度管理
育苗棚温度,白天26℃~32℃,夜间18℃~2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嫁接伤口愈合,并影响嫁接苗成活率。15℃低温条件下,嫁接苗愈合推迟1~2天,成活率下降5%~10%;32℃以上高温条件下,愈合缓慢,成活率降低15%以上。因此,早春低温期嫁接,应采取增温保湿措施。一般嫁接后10天,幼苗成活,温度调节进入常规育苗所需温度。
(2)湿度管理
嫁接后1~3天,棚内湿度应保持在95~98%,第4~6天棚内湿度降为90~95%,嫁接后7~10天湿度降为85~90%,嫁接10天后降为80~85%。如果湿度不够,可以采取嫁接后立即向穴盘内浇水,并移入充分浇水的小拱棚内,严格密封的方法以达到要求。
(3)遮荫管理
为了防止高温和保持苗床湿度,嫁接后3天内要加盖遮阳网进行遮光;第4至第6天,每天早晚各减少1小时覆盖;第7天只在中午遮荫,遮挡中午的强光照,以后则不需遮荫。遮光是调节床内温度,减少蒸发,使瓜苗不萎蔫的重要措施。如遇阴雨天,光照弱,可不加盖遮光物。
(4)补光增温
西瓜为蔬菜中需光最强的作物。早春进行育苗生产,补光增温是促进生产的有效方法。补光灯,45瓦可供面积8~12米2;增温灯250瓦/支,可有效提高棚室温度。
1.3.2.5倒苗
由于嫁接苗嫁接时砧木的粗细、大小以及接穗大小不一致,成活后秧苗质量也存在差别,嫁接后12~15天倒苗,分级管理。
(5)炼苗
定植前进行炼苗是西瓜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炼苗可以增强幼苗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使瓜苗健壮,移栽后缓苗时间短,恢复生长快。
炼苗前,选晴天浇一次足水(炼苗期间不要再浇水)。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逐渐加大通风量,棚温白天在20℃~25℃,夜间12℃~15℃。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当定植前2~3天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苗床除掉所有覆盖物,使瓜苗得到充分锻炼。
(四) 移栽定植
棚室地温稳定高于12℃时,选择苗龄45~50天幼苗定植。采用小果型西瓜单行密植栽培技术,株距17~27厘米,南北向单行种植,棚室两侧最边畦与棚室边缘距离可适当缩小,保持0.9~1米即可。每667米2可定植2000~2600株。
(五)定植后管理
1.整枝
单蔓整枝,主蔓绑蔓上架,留一条侧蔓在畦上不上架。主蔓留果处雌花开放后去掉侧蔓生长点,使之作为营养枝。每株留1个果,果实坐住后在主蔓坐果节位以后留15~20片叶,去除生长点。至一茬果7~8成熟时主蔓留2~3条侧蔓,选择两条生长势相近的侧蔓开花后授粉留二茬果。
2.水肥管理
在种植管理中水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定植前2天每667米2灌溉洇地水30米3(以下灌溉与施肥量均为每667米2适宜用量),定植后滴灌5米3缓苗水,伸蔓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长势滴灌10~15米3水,在坐果花前一个瓜花开放时浇一次水,每667米2浇水15米3,坐果雌花开放时不浇水。授粉后3~5天内,可浇小水。待西瓜长至鸡蛋大小时随水冲施元素含量为16:8:34全水溶性冲施肥3~5千克,再过5~7天后随水冲施3千克,再过7天后再随水冲施5千克,冲水量视土壤湿度和温度灵活掌握,膨瓜期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其它时期不宜湿度过大。二茬果时温度逐渐升高,成熟期缩短,补充水、肥要及时适量,在小西瓜长到0.5~1千克时冲施3~5千克全水溶性冲施肥,果实成熟前7天左右再随水冲施3~5千克。为了避免白粉病、叶枯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灌溉水量不宜过多,并且要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降低棚室温度和湿度。
3.授粉
早春日光温室西瓜种植,时间早,温度低,采用人工兑花与蜜蜂授粉相结合,提高坐果率。
人工兑花选择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当天上午8-10点,摘取当日开放雄花进行兑花。蜜蜂授粉在授粉花开花前1~2天将蜜蜂蜂箱搬进棚内,正常棚面积建议使用1~2箱授粉蜜蜂,每箱保持2500~3000只健壮蜜蜂,蜂箱内子脾与工蜂要匹配(最好有蜂王)。立架栽培小果型西瓜蜜蜂授粉时,将蜂箱放在距离棚前1/3和棚后1/3处,并且将蜜蜂蜂箱放在垫高至距离地面80~100厘米处,蜂箱门朝南打开。密植栽培可放2箱蜜蜂,确保果实及时授粉。
(六)病虫害防治
早春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病害以炭疽病、蔓枯病为主。
1.炭疽病防治
选用包衣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平整土地,防止雨后积水。保护地栽培可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预防。发病后可用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2~3次即可获得较好防治效果。
2.蔓枯病防治
种子用36%多·酮悬浮剂100倍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直播,也可以用咯菌腈种衣剂包衣的种子。易感染的病株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
(七)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早春日光温室第一批瓜一般在坐瓜后45~50天左右采收。采收标准是:果皮坚硬光滑,呈本品种固有皮色,脐部和果蒂部位向里凹陷、收缩。用手拍打果实,发出浊音为熟瓜,声音清脆为生瓜。远途销售西瓜可在9成熟采收,当地销售采收满熟西瓜。
二、早春塑料大棚栽培
(一) 塑料大棚准备
1.施底肥、整地
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砂壤土。入冬前深翻,深度40厘米左右,开春以后进行土壤耙平、打细、施基肥、做畦做垄。按照每667米2施入腐熟有机肥4~5米3,磷酸二铵和尿素各30~35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或者与上述肥料有效成分相当的其他肥料。施肥完毕,做畦,畦高20厘米,宽60~65厘米,铺设滴灌带,双行种植铺设双行平行滴灌带。滴灌带铺好后及时覆盖地膜,以利于保湿保温。
2.适时扣棚
早春塑料大棚在定植前20~30天扣好棚膜,能够促进地温升高,提早化冻。并安装设施大棚顶部放风装置。为了提早定植,提前收获,应用天幕覆盖技术,在塑料大棚内部架设天幕可有效提高棚温、地温,一般可较正常定植日期提前7~10天。
(二)播种
1.种子消毒
塑料大棚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种。播种前采用种子包衣剂消毒法或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
2.播种
早春大棚西瓜育苗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做育苗基质。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选用32孔(孔深5.5厘米边长6*6厘米)或50孔(孔深4厘米 边长4.5*4.5厘米)最佳,盘底设有排水孔。适宜的播种期为1月中旬至2月中旬。砧木播种时,种子平放,每个穴盘孔1粒种子,播后覆基质盖塑料薄膜;接穗播种时,种子平放,每个穴盘孔2~3粒种子,播后覆基质盖塑料薄膜。
小果型西瓜嫁接砧木选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欣砧4”,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杂交的西瓜砧木一代杂种,嫁接亲和力好,共生亲和力强,成活率高,发芽容易且整齐,芽势好,出苗壮,对果实品质影响小。
(三)嫁接与嫁接后管理
1.嫁接
播种10天后可以嫁接,嫁接后立即覆膜保湿。选择在没有直射阳光、温度、背风和湿度较大的场所嫁接,早春嫁接一般在育苗温室内进行,若晴天必须遮光,防止阳光直射造成幼苗失水萎蔫,影响嫁接苗成果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保证嫁接苗伤口的快速愈合。目前常采用的嫁接方法为贴接法。
2.嫁接后管理
(1)温度管理
育苗棚温度,白天26℃~32℃,夜间18℃~2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嫁接伤口愈合,并影响嫁接苗成活率。15℃低温条件下,嫁接苗愈合推迟1~2天,成活率下降5%~10%;32℃以上高温条件下,愈合缓慢,成活率降低15%以上。因此,早春低温期嫁接,应采取增温保湿措施。一般嫁接后10天,幼苗成活,温度调节进入常规育苗所需温度。
(2)湿度管理
嫁接后1~3天,棚内湿度应保持在95~98%,第4~6天棚内湿度降为90~95%,嫁接后7~10天湿度降为85~90%,嫁接10天后降为80~85%。如果湿度不够,可以采取嫁接后立即向穴盘内浇水,并移入充分浇水的小拱棚内,严格密封的方法以达到要求。
(3)遮荫管理
为了防止高温和保持苗床湿度,嫁接后3天内要加盖遮阳网进行遮光;第4至第6天,每天早晚各减少1小时覆盖;第7天只在中午遮荫,遮挡中午的强光照,以后则不需遮荫。遮光是调节床内温度,减少蒸发,使瓜苗不萎蔫的重要措施。如遇阴雨天,光照弱,可不加盖遮光物。
(4)补光增温
西瓜为蔬菜中需光最强的作物,早春进行育苗生产,补光增温是促进生产的有效方法。补光灯,45瓦可供面积8~12米2;增温灯250瓦/支,可有效提高棚室温度。
(5)倒苗
由于嫁接苗嫁接时砧木的粗细、大小以及接穗大小不一致,成活后秧苗质量也存在差别,嫁接后12~15天倒苗,分级管理。
(6)炼苗
定植前进行炼苗是西瓜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炼苗可以增强幼苗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使瓜苗健壮,移栽后缓苗时间短,恢复生长快。
炼苗前,选晴天浇一次足水(炼苗期间不要再浇水)。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逐渐加大通风量,棚温白天在20℃~25℃,夜间12℃~15℃。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当定植前2~3天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苗床除掉所有覆盖物,使瓜苗得到充分锻炼。
(四)移栽定植
早春塑料大棚栽培,苗龄45~50天可定植。5月上旬~6月初上市的西瓜采取四膜一毡多层覆盖栽培(地膜、小拱棚、二层天幕、塑料大棚膜与毛毡)。多层覆盖栽培2月中旬至3月上旬定植,地温稳定高于12℃时方可定植。采用小果型西瓜单行密植栽培技术,单蔓整枝方式缩小了株距和行距,株距17~27厘米,单行种植,棚室两侧最边畦与棚室边缘距离可适当缩小,保持0.9~1米即可。每667米2可定植2000~2600株。
(五)定植后管理
1.整枝
单蔓整枝,主蔓绑蔓上架,留一条侧蔓在畦上不上架。主蔓留果处雌花开放后去掉侧蔓生长点,使之作为营养枝。每株留1个果,果实坐住后在主蔓坐果节位以后留15~20片叶,去除生长点。至一茬果7~8成熟时主蔓留2~3条侧蔓,选择两条生长势相近的侧蔓开花后授粉留二茬果。
2.水肥管理
在种植管理中水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定植前2天每667米2灌溉洇地水30米3(以下灌溉与施肥量均为每667米2适宜用量),定植后滴灌5米3缓苗水,伸蔓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长势滴灌10~15米3水,在坐果花前一个瓜花开放时浇一次水,每667米2浇水15米3,坐果雌花开放时不浇水。授粉后3~5天内,可浇小水。待西瓜长至鸡蛋大小时随水冲施元素含量为16:8:34全水溶性冲施肥3~5千克,再过5~7天后随水冲施3千克,再过7天后再随水冲施5千克,冲水量视土壤湿度和温度灵活掌握,膨瓜期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其它时期不宜湿度过大。二茬果时温度高,成熟期短,补充水、肥要及时适量,在小西瓜长到0.5~1千克时冲施3~5千克全水溶性冲施肥,果实成熟前7天左右再随水冲施3~5千克。为了避免白粉病、叶枯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灌溉水量不宜过多,并且要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降低棚室温度和湿度。
3.授粉
采用蜜蜂授粉技术,蜜蜂授粉代替人工授粉,大大降低了授粉期间瓜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在授粉花开花前1~2天将蜜蜂蜂箱搬进棚内,正常棚面积建议使用1~2箱授粉蜜蜂,每箱保持2500~3000只健壮蜜蜂,蜂箱内子脾与工蜂要匹配(最好有蜂王)。立架栽培小果型西瓜蜜蜂授粉时,将蜂箱放在距离棚前1/3和棚后1/3处,并且将蜜蜂蜂箱放在垫高至距离地面80~100厘米处,蜂箱门朝南打开。在对着蜂箱的两边及顶部打开约2米的风口,便于蜜蜂出入。密植栽培可放2箱蜜蜂,确保果实及时授粉。
(六)病虫害防治
早春塑料大棚西瓜栽培病害以炭疽病、蔓枯病为主,虫害主要为蚜虫、白粉虱。
1.炭疽病防治
选用包衣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平整土地,防止雨后积水。保护地栽培可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预防。发病后可用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2~3次即可获得较好防治效果。
2.蔓枯病防治
种子用36%多·酮悬浮剂100倍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直播,也可以用咯菌腈种衣剂包衣的种子。易感染的病株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
3.虫害防治
物理防治蚜虫常用黄板诱虫与银灰膜避蚜。药剂防治可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20%啶虫脒可溶粉剂,每亩12~14克。还可用亩旺特(20%螺虫乙酯)+联苯吡虫啉,或隆施(1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或极锐(80%烯啶吡蚜酮)十阿维啶虫脒,或稳特(22%螺虫噻虫啉)十护瑞(10%呋虫胺)桶混液轮换喷施。还可选用吡虫啉(商品名:大功臣、一遍净、蚜虱净等)、丁硫克百威、乙虫脒,兼治瓜蓟马。
白粉虱可采用黄板诱杀成虫;或使用丽小蜂,一般温室内每隔两周释放1次,共释放3次。药剂防治可采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公灭乳油1000倍液。
(七)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塑料大棚栽培第一批瓜一般在坐瓜后40~45天左右采收。采收标准是:果皮坚硬光滑,呈本品种固有皮色,脐部和果蒂部位向里凹陷、收缩。用手拍打果实,发出浊音为熟瓜,声音清脆为生瓜。远途销售西瓜可在9成熟采收,当地销售采收满熟西瓜。
三、秋季塑料大棚栽培
(一) 塑料大棚准备
夏秋栽培种植前将土壤耙平、打细、施基肥、做畦做垄。该季西瓜植株生长时间短、只收一批瓜,基肥可比春季减少40-50%。施肥完毕,做畦,畦高20厘米,宽60~65厘米,铺设滴灌带,双行种植铺设双行平行滴灌带。滴灌带铺好后及时覆盖地膜,以利于保湿保温。
(二)播种
1.种子消毒
秋季塑料大棚7月播种。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或种子包衣剂消毒法进行种子消毒。
2.播种
秋季塑料大棚西瓜育苗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做育苗基质。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选用32孔(孔深5.5厘米边长6*6厘米)或50孔(孔深4厘米 边长4.5*4.5厘米)最佳,盘底设有排水孔。7月播种。砧木播种时,种子平放,每个穴盘孔1粒种子,播后覆基质盖塑料薄膜;接穗播种时,种子平放,每个穴盘孔2~3粒种子,播后覆基质盖塑料薄膜。
小果型西瓜嫁接砧木选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欣砧4”,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杂交的西瓜砧木一代杂种,嫁接亲和力好,共生亲和力强,成活率高,发芽容易且整齐,芽势好,出苗壮,对果实品质影响小。
(三) 嫁接与嫁接后管理
1.嫁接
播种10天后可以嫁接,嫁接后立即覆膜保湿。选择在没有直射阳光、温度、背风和湿度较大的场所嫁接,晴天必须遮光,防止阳光直射造成幼苗失水萎蔫,影响嫁接苗成果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保证嫁接苗伤口的快速愈合。目前常采用的嫁接方法为贴接法。
2.嫁接后管理
(1)温度管理
育苗棚温度,白天26℃~32℃,夜间18℃~2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嫁接伤口愈合,并影响嫁接苗成活率。15℃低温条件下,嫁接苗愈合推迟1~2天,成活率下降5%~10%;32℃以上高温条件下,愈合缓慢,成活率降低15%以上。因此,秋季高温期嫁接,应采取控温通风措施。一般嫁接后10天,幼苗成活,温度调节进入常规育苗所需温度。夏秋气温高生长快,要注意控温防止高脚苗产生。
(2)湿度管理
嫁接后1~2天,棚内湿度应保持在95~98%,第3~5天棚内湿度降为90~95%,嫁接后6~8天湿度降为85~90%,嫁接8天后降为80~85%。嫁接20天左右可移栽。
(3)遮荫管理
为了防止高温和保持苗床湿度,嫁接后2天内要加盖遮阳网进行遮光;第3至第5天,每天早晚各减少1小时覆盖;第7天只在中午遮荫,遮挡中午的强光照,以后则不需遮荫。遮光是调节床内温度,减少蒸发,使瓜苗不萎蔫的重要措施。如遇阴雨天,光照弱,可不加盖遮光物。
(4)倒苗
由于嫁接苗嫁接时砧木的粗细、大小以及接穗大小不一致,成活后秧苗质量也存在差别,嫁接后8~10天倒苗,分级管理。
(四)移栽定植
秋季塑料大棚栽培,苗龄30~35天可定植。采用小果型西瓜单行栽培技术,单蔓整枝方式,株距30~40厘米,单行种植,每667米2定植1200~1800株。
(五)定植后管理
1.整枝
单蔓整枝,主蔓绑蔓上架,留一条侧蔓在畦上不上架。主蔓留果处雌花开放后去掉侧蔓生长点,使之作为营养枝。每株留1个果,果实坐住后在主蔓坐果节位以后留15~20片叶,去除生长点。
2.水肥管理
在种植管理中水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定植前2天每667米2灌溉洇地水30米3(以下灌溉与施肥量均为每667米2适宜用量),定植后滴灌5米3缓苗水,伸蔓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长势滴灌10~15米3水,在坐果花前一个瓜花开放时浇一次水,每667米2浇水15米3,坐果雌花开放时不浇水。授粉后3~5天内,可浇小水。待西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追施水溶性冲施肥,肥量视结瓜情况较春季栽培减少30-50%。秋季种植温度高,为了避免白粉病、叶枯病、病毒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灌溉水量不宜过多,并且要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降低棚室温度和湿度。
3.授粉
采用蜜蜂授粉技术,蜜蜂授粉代替人工授粉,大大降低了授粉期间瓜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在授粉花开花前1~2天将蜜蜂蜂箱搬进棚内,正常棚面积建议使用1~2箱授粉蜜蜂,每箱保持2500~3000只健壮蜜蜂,蜂箱内子脾与工蜂要匹配(最好有蜂王)。立架栽培小果型西瓜蜜蜂授粉时,将蜂箱放在距离棚前1/3和棚后1/3处,并且将蜜蜂蜂箱放在垫高至距离地面80~100厘米处,蜂箱门朝南打开。在对着蜂箱的两边及顶部打开约2米的风口,便于蜜蜂出入。密植栽培可放2箱蜜蜂,确保果实及时授粉。秋季种植,温度高,要勤通风,控制棚室温湿度,确保蜜蜂授粉温度适宜。
(六)病虫害防治
秋季塑料大棚西瓜栽培气温高,虫口密度大,防虫和病毒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秋季西瓜常发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西瓜抽蔓后应把防治病毒病作为田间管理的重点。每隔5-7天就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一遍;特别是大雨过后,必须打一遍杀菌剂,以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发现枯萎病株时应及时拔除,轻微时用西瓜重茬剂500倍液灌根;病毒病应用小叶敌、病毒A、植病灵、磷酸二氢钾等几种肥药混合防治效果较好。
西瓜进入生长后期,天气转凉,应注意防治西瓜炭疽病、叶枯病,一般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每667米2用药液50-60千克。危害秋西瓜的主要害虫有瓜绢螟、蚜虫。瓜绢螟一定要在3龄前抓住时机彻底防治,一般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每5-7天防治1遍,重点喷打老叶的反面。蚜虫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采收前15天不要施农药。
(七)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秋季塑料大棚栽培一般在坐瓜后30~35天左右采收。采收标准是:果皮坚硬光滑,呈本品种固有皮色,脐部和果蒂部位向里凹陷、收缩。用手拍打果实,发出浊音为熟瓜,声音清脆为生瓜。远途销售西瓜可在9成熟采收,当地销售采收满熟西瓜。
四、大兴区西瓜栽培时间
大兴区西瓜种植以设施栽培为主,主要分为早春温室、春季塑料大棚、秋季塑料大棚三个茬口,具体栽培时间见下表。
来源: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相关知识
大兴区小果型西瓜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方形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是什么
设施小果型西瓜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
小果型西瓜设施栽培,学会这10个要点,产出优质西瓜
黄瓤小果型西瓜锦绣春兰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实用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教程
小果型西瓜春红玉
设施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基质无土栽培技术.pdf 免费在线阅读
小果型西瓜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设施栽培模式是怎样的
网址: 大兴区小果型西瓜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10600.html
上一篇: 2024西瓜种植基地智能化灌溉系 |
下一篇: 西瓜种植如何高产?西瓜水肥管理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