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从一座园到一座城,花展完全可以离老百姓“家门口”更近一些,这是进入第18个年头的上海(国际)花展要转变的思路。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4月16日宣布,2024上海(国际)花展将于4月18日至5月22日举办,展示总面积超过100公顷,为历届花展之最。
与此前历届花展不同,今年的上海(国际)花展除了上海植物园、徐汇滨江、临港新片区3个主会场,还有6个分会场和10多个城市主题节点,花展不再是只有进公园才能欣赏到的限定版风景,而是市民游客不经意间就可能遇见的惊喜。
据介绍,6个分会场分别设在黄浦区、徐汇区、奉贤区、崇明区、闵行区的公园绿地、花卉产业基地或市民园艺中心内,名为缤纷新天地、花漾徐家汇、花开金海湖、活力花卉港、幸福梦花源、魅力园艺家。
城市主题节点设在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地标性中心绿地、城市景观公交路线、市民园艺中心等区域,包括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T1、T2)、陆家嘴中心花坛、人民广场花坛、人民大道花箱、复兴公园、春秋旅游观光巴士、市民园艺中心(中山公园)、爱琴海购物中心等。
设置如此多更“接地气”的展示点位,是让新优植物、特色园艺离市民更近,更容易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过去,很多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成本举办的花展在结束后便‘悄无声息’。”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表示,城市里缺的并不是花,而是可及性、持续性强的欣赏、交流园艺的渠道或平台,所以上海的花展要转变思路,不是坐在公园绿地里等市民来,而是走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去,走到市民的“身边”办展,让园中花展变成全城花事。
除了“放下身段”,坚持“低碳办展”,也是当下各类花展的转型方向。
近年来,郁金香、百合、风信子、洋水仙等观赏性强的花卉在中国走红,的确将各座城市的春天点缀得鲜艳夺目,但冷静反思,这些花卉及其种球、幼苗大多从国外直接购买,价格相对较高。有些花展举办一届就在“买花”方面耗资巨大,对国内相关产业却没有太大的激励,甚至影响了本土园艺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上海(国际)花展也曾是类似风格,直到2017年开始转型。查看近年上海(国际)花展的主题花,可以明显感到转变在发生:主办方开始倡导可持续办展理念,无论是第11届的天竺葵、第12届的大丽花、第13届的花毛茛,还是2021年的芍药、2023年的杜鹃花,都在保证观赏效果不打折的前提下,相对好养活,“续航”时间更长,养护成本更低。
今年的主题花是“花中皇后”月季,又名“长春花”“月月红”,是原产中国、能重复开花的蔷薇属植物,也是中国十大名花,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有长乐、长春、长安、长寿、永恒、吉祥等美好寓意。200多年前,中国古老月季传入欧洲,与当地蔷薇杂交,才产生了品类纷繁的现代月季,成为和平的象征。
今年花展将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展示从上万种里精选出来的500多个品种的月季。“选择月季,除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认知度,绿色低碳也是一大原因。”上海植物园园长严巍表示,最近十几年,通过种质资源创新等技术手段,诞生了许多抗逆性较强、养护成本较低的新优月季品种,比如猩红伯尼卡、樱桃伯尼卡、约定、甜蜜漂流、摩纳哥夏琳王妃等,栽植后不用频繁修剪,较低程度的养护下,完全有可能持续盛开数十年,为它们进到上海的大街小巷、进入居民家中创造了必要条件。
此前,多届花展的主题花已经成为上海花箱、花坛、花境里的常客。
2017年主题花天竺葵的糖果系列、中子星系列、大草原系列如今被广泛推广到城市绿化,可在闵行文化公园、上海南站广场、徐家汇地区的花坛、花箱中找到它们。2018年主题花大丽花“淘汰赛”的胜出选手诺娃诱惑已应用于南京东路步行街、淮海中路、南园滨江绿地。2020年主题花羽扇豆中的优秀品种鲁冰妮,成了黄浦、静安、徐汇等中心城区争相引入的“香饽饽”,广泛应用于道路绿化、口袋公园。
题图说明:市民在上海(国际)花展分会场之一的徐汇滨江欣赏月季。
相关知识
上海国际花展转型,“放下身段”用低碳理念敲开百姓家门
上海国际花展主题花,从百合、天竺葵,到大丽花,说明了什么?
上海(国际)花展回归 四个“上海杜鹃花”新品亮相
上海国际花展延期一个月开幕,80种花草组队参加“淘汰赛”
暂别一年后重启,上海国际花展用“好养活”替代“稀奇”,主角是位老朋友
2024上海(国际)花展奉贤会场圆满落幕,21余万市民共赴花花世界!
天竺葵接替娇贵的百合做主题花卉,上海国际花展试走低碳之路
宝山样板 绿色先锋|普洛斯(上海)宝山国际供应链管理平台:打造智慧 高效 低碳标杆园区
“绿色建筑”赋能低碳转型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海国际花展
网址: 上海国际花展转型,“放下身段”用低碳理念敲开百姓家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1537.html
上一篇: 逛不完根本逛不完,中国国际花卉展 |
下一篇: 国际花卉展乱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