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石榴籽儿心连心 同心共筑中华梦

石榴籽儿心连心 同心共筑中华梦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是学校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通过系统性、浸润式的教育实践,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

一、党建引领,构建“石榴花开”教育组织体系

民族团结教育需“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而党建引领是增进共同性、凝聚共识的核心保障。

强化组织建设。成立由校党支部书记牵头、党员教师为主体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项工作组”,构建“党建+民族团结”双融双促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年度计划、落实督导考核,确保教育目标与党建任务同频共振。

深化党员示范作用。党员教师应带头参与课程开发、活动设计及课题研究。如通过“和·融”教育实践,开发“石榴课程”,将劳动、艺术、科学等学科与民族团结主题融合,形成多学科协同育人模式。

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联合社区、家长志愿者成立“民族团结教育联盟”,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研学等活动,推动“小手拉大手”实践,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二、课程融入,夯实“籽籽同心”教育主阵地

《纲要》强调要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结合校本特色构建浸润式课程体系。

开发“石榴籽”主题校本课程。以“石榴”为文化符号,设计跨学科融合课程:如语文课:诵读民族团结诗歌,撰写“我的民族朋友”主题作文;美术课:绘制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

打造“四维一体”课堂模式。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基础课+拓展课+实践课+思政课”:基础课:在《道德与法治》中嵌入“五个认同”教育;拓展课:开设民族舞蹈、民乐等社团;实践课:组织“民族风情周”“手拉手结对”活动,促进跨民族交流;思政课:邀请民族英雄后代、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创新评价机制。设立“石榴奖章”争章活动,通过主题手抄报、演讲比赛、实践成果展等多元形式,动态评估学生参与成效。

三、实践浸润,创新“同心共筑”教育活动载体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通过体验式活动深化情感认同。

开展“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一次民族节日体验,一场民族团结义卖,一趟红色研学之旅,一项非遗传承项目,一封跨民族友谊信。

创设“民族文化微景观”。在校园内打造“民族长廊”“石榴园”等文化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多元一体文化魅力。

四、协同育人,拓展“中华一家亲”教育共同体

要统筹校内外资源,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联动高校与社区资源。与本地高校民族学院合作,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联合社区举办“民族文化市集”,展示学生手工作品。

强化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研修,赴示范校观摩学习,提升课程设计与活动策划能力。

搭建宣传矩阵。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传播民族团结故事,扩大教育影响力。

我们应以“石榴籽精神”为引领,将《纲要》要求转化为生动实践,通过党建引领、课程浸润、实践创新与协同育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助力青少年成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定守护者!

相关知识

秋意浓浓庆华诞,演讲比赛展风采——护理学院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同心建功 石榴花开
共育“石榴籽” 绽放“团结花”
石榴花开中国红,籽籽同心共逐梦
大兴举办“建党百年 石榴花红 同心筑梦”民族团结月系列活动
石榴花开别样红 籽籽同心共筑梦秀洲区播下团结“种子”结出幸福果实
“石榴花开心向党 同心共筑中国梦”——莲花南苑社区开展“网格+公共服务”市集活动
艺术设计学院开展“石榴花开结同心,携手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
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约十万人参加,主题同心共筑中国梦
安图:共育同心“石榴籽” 浇灌民族团结花

网址: 石榴籽儿心连心 同心共筑中华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168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台州学院:“苔花开”乡村美育教育
下一篇: 千里相逢育花开:柯城北川教育互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