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孙琳洁 周凡茹 聂瑛琪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一座城市如何保持常精常美?
12月23日,记者从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导向,深入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按照“聚焦重点、紧盯痛点、狠抓节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键词”和“必修课”,精雕细琢有温度有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管理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交上一份圆满的年终答卷。

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冬日暖阳下,金水区东风渠生态文化公园里,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周围各色的树木交错排列,白色的沧浪桥映在悠悠浅滩,色彩晕染开来。这里就是火出圈的郑州版“莫奈花园”。
今年以来,金水区再添公园、游园各1座,补植补栽绿篱地被11.5万㎡,栽种行道树、乔灌木2200余株,建设屋顶绿化2000㎡,城区新增绿地20万㎡;优化原有游园、道路基础绿化,打造景观道路4条,种植月季、牵牛花等近7万余株,更好地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观效果。
“我们今年改良了金沙月季园栽种方案,从色彩搭配、品种丰富,品相优美等角度入手,栽植树状月季、藤本月季1000余株,极大提升了游园观赏性。”金水区城管局绿化服务中心主任赵俊涛介绍,他们还在金石游园现有基础上增设了防灾减灾文化设施,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百姓欢迎的慈善公园。

“大清洁”擦亮城市底色
无垃圾、无污迹、无积尘……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的背后,是金水区城管局专注细节、精细保洁的大功夫。
今年以来,金水区城管局严格按照“六步作业法”,常态化做好1836万平方米道路的机械化清扫保洁任务,保障21座环卫中转站和305座公厕正常运转,辖区近千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平均日出动各类环卫车辆280台次,道路冲刷作业206次,清扫保洁人员3800人次,清掏擦拭果皮箱3600个、城市家具140个、护栏3.1万米。
“我们每周二、周五定期开展全城大清洁,以垃圾清理和城市家具清洗为重点,对辖区卫生死角和脏点乱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已经开展64次。”金水区城管局环卫事务中心主任聂思民说。

“精心养护”让城市更有序
交通井然有序、路面平整安全,这需要对市政道路精心养护,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全程监控、应急处置……
今年以来,金水区城管局按下维修“快进键”,对辖区194条市政道路和53座桥涵进行巡视养护,开展“郑路平”“郑点亮”专项整治行动,修复人行道、车行道3万余处,修复面积4.1万平方米,修复桥梁设施145处,道路护栏200余处,更换损坏护栏500余节。
金水区城管局市政事务中心主任王怀奇说,本着“早部署、早发现、早处理”的工作原则,精心呵护每一条道路,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给广大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巡查修护“点亮”城市夜景
为确保城区路灯完好率和亮化率,金水区城管局以“品质之城显魅力,以亮丽夜景续写‘金彩’”为目标,采取白天重点巡查设施完好和夜间主要巡查亮灯情况的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路灯、亮化进行全面排查,第一时间掌控路灯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金水区城管局高标准做好228栋亮化楼体的日常养护工作,确保良好的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为市民照亮“出行路”。截至目前,该局整治“有灯不亮”路段6条,“有路无灯”路段1条,敷设线缆3150公里,点亮市民出行道路。

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线
为应对汛期强降雨天气,金水区城管局建立“问题、任务、责任”动态管理清单,排查并处置市政道路、环卫设施、行道树隐患628处,完成道路低洼位置市政设施检修维护37处,分阶段疏挖94条路段雨水井6505座;组织各项防汛培训10次、应急演练6次,组建市政、排涝、绿化、救援4支专业抢险突击队120人,储备防汛抢险物资80类2.1万件。
汛期,该局在辖区16个城区立交道口、22个隧道桥涵和4个易涝积水点等重要风险点位,合理预置值守巡查人员、抢险队伍及龙吸水、抽水泵等排水设备,做到“雨前响应迅速、雨中处置及时、雨后保洁到位”,有效应对今年以来的10余轮强降雨。

专项整治守护燃气安全
燃气老旧管网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安全工程。金水区城管局持续推进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工作,细化完善施工方案,及时跟进施工进度,联合各街道与华润燃气公司,全力推进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行动,共整治燃气管道占压隐患12处,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网120余公里,有效提升燃气管网安全性、稳定性。
同时,该局还组织开展燃气“敲门入户”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出动工作人员5800余人次,以空巢、独居老人为重点,排查用户3.9万余户,发放安全宣传资料6200余份,整改隐患500余处,为群众安全用气保驾护航。

垃圾分类跑出“加速度”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发动是关键。金水区城管局以“线上+线下”多形式协同发力,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快闪秀”“达人说”“志愿百日行”等主题活动,积极推选分类达人,打造亲子“分类工作坊”“志愿红进万家”“巾帼志愿者桶边‘帮帮团’”等特色亮点,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不断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智能爱心驿站24小时“在线”
前不久,金水区8座24小时智能爱心驿站正式开放,首次扫码登记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驿站休息,还有专人负责卫生保洁等日常维护工作。
金水区以服务全天候、爱心不打烊为宗旨,沿着“服务化、体系化、品牌化、创新化、数字化”思路,牢牢把握“小站大爱”的功能定位,不断充实服务内容,结合智慧平台的数据分析,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项目,帮助户外劳动者从“客人”变为“主人”。
目前,这些“爱心驿站”已全部纳入高德地图“户外劳动者驿站”模块,可直接导航到达驿站。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宜居、韧性、智慧’的总目标,高扬‘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的战斗旗帜,以更高水准的城市管理保障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让城市生活更有序、更安全、更靓丽。”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