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智慧农业案例:数字科技赋能,助推种业振兴

智慧农业案例:数字科技赋能,助推种业振兴


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首批、江苏首家、苏州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园区以“物联新时代、智慧新农业”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园区已形成“一核三带多园区”的总体产业格局,核心区基本建成新品水稻选育、设施园艺研究、特色水产育苗3个创新区和国家级“二花脸”猪保种与开发、智慧种业制繁种2个基地。近期,园区重点打造现代种业基地,新建集仓储、烘干、加工和检测管理服务等一体的智能化种子仓储加工中心15亩,建成自动化节水灌溉稻麦制繁种基地1560亩,并应用无人机、智能农机、机器人、物联网及配套大数据处理技术,高标准创建省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

 近年来,园区高度重视农业数字技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装备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涉农企业培育和人才引进培养。核心区累计投入资金已达3.2亿元,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打造苏南地区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基地,引领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园区通过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实施智慧种业项目等工程,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将常福街道东联村原有农田区域划分成智慧繁种区、品种示范区、常规生产区三个功能区。按照“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智能化”要求,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无人机遥感、农业物联网、机器人及基于北斗技术的无人驾驶农机等多项技术,共计传感器30种以上、智能装备11种以上,实现农场生产场景“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监控与管理,取得了智能化耕种收割、无人化田间管理、数字化存储加工、智慧化监测决策等四大成效。

 一是高质量打造智慧大田生产示范场景。1560亩水稻制繁种基地实现自动化节水灌溉全覆盖,区域内将明渠灌溉改为管道灌溉,新建生态排水渠道、生态步道、生态净化区及智能化泵站等,灌溉取水口装备IEV智能电动阀及太阳能电池,控制信号可通过外网接入手机端或电脑,通过智能控制软件实现远程操控。

二是高科技强化农业一张图“数字驾驶舱”作用。新建5G田间物联网监测系统,引入农情监测机器人,配合多光谱无人机为繁种、品种展示和生产分别提供亲本生育期监测、品种生长状况监测、病虫害预警等功能;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常规播种、施肥植保及自动赶粉,并为农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构建“机机协同、人机协作”生产模式;大数据中心建立精确可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对水稻农情、作物长势可视化管理与集中展示。

三是高标准建立智能仓储加工中心。新建集仓储、烘干、加工和检测管理服务等一体的智能化种子仓储加工中心15亩,购置安装种子烘干自动化设备15台套及种子加工、检验检测等配套设备,日烘干加工能力达180吨以上,并配置种子低温冷藏库1000立方米,年可生产存储杂交水稻及常规稻麦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供种能力达160万亩。

四是高要求强化现代种业基地智慧管理。创新应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四位一体共建的组织模式,以公司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智慧农业品牌管理体系,实行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加强环境一田间一加工一产品一包装的全程监控,做到从土壤、水质到稻麦生长全方位的检测管理。智慧种业综合管理平台集成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通过部署在种业基地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和无线网关,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决策等功能。

下阶段,园区将进一步完善智慧种业示范生产场景建设,推广应用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实现种业生产作业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全面打造天空地一体化、耕种管收储加工全程无人化的智慧农场,打好常熟种业翻身仗,绘就现代种业新画卷。

相关知识

科技赋能,让乡村有“智”更有“质”
副中心乡村开出“数字花”:“慧种植”贯穿农业全流程 科技模块打造村级“12345”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专家热议数字金融如何赋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盂县数智城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为农业赋能
天津仁爱学院:科技之光点亮乡野,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新航向
江川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花路”越走越顺
科技赋能,让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科技兴农丨种业“芯片”,花都现代农业“黑科技”,了解一下!
科技兴农⑥丨种业“芯片”,花都现代农业“黑科技”,了解一下!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网址: 智慧农业案例:数字科技赋能,助推种业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18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绿色防控,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下一篇: 虫情测报仪